家乡地处偏僻山野之地,远离都市繁华。民心淳朴,至今仍保留许多祭拜活动,其中大年初二开年祭甚为隆重。
是日,天色微亮,万里澄空。父母兄弟姐妹一一起床,男人杀鸡宰猪,女人备足葱菜元宝,香烛纸钱。
祭物备妥,务必用箩筐装入,由长者挑担前行,方可表明诚心实意。这对箩筐已经使用多年,左右分别刻“嘉”“卓”字,家里男丁兄弟之名,以求神明保佑之意。各家各户情形类似。
需要祭拜的地方很多,次序从大到小,先拜大神,再拜小神。首先踏足百家庙祭拜大神,百家庙即百姓庙,是本地最恢宏的庙宇,无论任何姓氏都可以参与祭拜。
我们八点来到庙前,早上澄净的天空已无踪影。现场人潮拥挤,鞭炮齐鸣。烟雾弥漫天地,呼吸变得困难重重。真是一人更比一人快,庙宇广场早已水泄不通,但无法抵挡人们虔诚的脚步。
庙宇绿墙金顶,坐立在小山丘的最顶端,其正前方向下链接大马路的是百米石梯,香炉设在百米长梯中间偏上处。大哥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拨开重重人群,最后喵得一丝缝隙,如愿插入香火。
接近香炉的每一级石梯都已被先到者所占据,并且放满了装满祭品的箩筐。长梯尽头有一个广场,广场离石梯二十米左右的地方业已被瓜分,我们只能排到空地二十米开外了。
跟现场绝大多数人家一样,派个男丁杀出重围到上面上香,其余的家人在几十米开外放下箩筐,对着香炉祭拜。三拜一斟酒,如此往复三次礼毕。不知道祖先神明能否透过重重障碍看到我们的诚意,但没有人会因为可能被忽视而省略掉一个小小的步骤。
每家每户上香鞠躬斟酒后,还要放一大卷鞭炮。炮竹声声驱逐瘟神,渴求来年安泰幸福,整个祭礼才算圆满功成。
若是平常闲时,在广场上就可以燃烧鞭炮。现时人多拥挤,为安全起见,镇上有长者自发组织成小团队,并在广场左边隔离出一块空地,专供人们放鞭炮使用,有保安定时洒水灭火。由于炮仗多而鸣响不断,人们无需点燃鞭炮头,直接打开仍进空地里面,就噼里啪啦自发燃烧起来了。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参加过祭礼了,一开始,我实在无法接受这巨大而刺耳的轰隆声。我想逃离这烟雾弥漫,氧气被烧尽的地方。但是无论我把耳朵捂得多么严实,仍然抵挡不了炮仗的巨响轰炸。
我想起小时候,自己不但不怕炮仗,还像男孩子一样,在大人们放鞭炮的同时,充满期待地,站在安全距离外的最前面,争取抢先聆听它的响亮声。待鞭炮放完,小伙伴们会仔细地寻找,并捡起首次爆裂失败的碎炮,争先恐后地当场一个一个点燃,然后迅速扔向远处。“砰”一声响毕,内心的喜悦和满足无法言喻,天上的鸟儿都能听到我们欢快的笑声。
后来慢慢长大,慢慢不再期待这些过年的声音了。再后来,节日回家,听到鞭炮就嫌吵杂,远远就躲开,选择不再聆听,以致多年以后的我变得如此胆小。
想到这里,突然有一股力量在我心里呼喊,让我放弃抵抗,再聆听一下幼时无限期待的声音吧!于是我任由噼里啪啦攻陷我的耳海。有些事情,你抛弃躲避,越是勇敢面对,反而不再害怕。噼里啪啦很快消灭了我的恐惧,空气里弥漫的都变成了喜庆的味道,那是节日的味道啊,那是过年气氛。
祭拜完百家庙,还有好多个地方需要祭拜,如古桥,河神,池塘,家门神,X姓庙等。X姓庙即镇上同一个太公的同姓后代组织建立的庙宇,如黄姓庙,蔡姓庙,孔家庙等。
到了晚上,镇上的鞭炮此起彼伏,万家烟火东边未落下西边又升起,祈求来年福运连连,财源滚滚。
我现场录了一个小视频分享到闺蜜群,嫁到阳江的茵说,那边都没听到鞭炮声,完全没有祭拜的习俗了。嫁到广州的梅说,婆家人过年想都没想过要放炮仗。嫁到韶关的华说,那里过年好冷清。
我们虽同在一个省份,很多地方早已没有了年初二祭拜神明的习俗,有些小孩甚至都没听过鞭炮的声音。而在我的家乡,传统的大年初二拜神祭礼,却似乎从来没有因为我的缺席而有所改变,祭礼隆重依旧,人心虔诚如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