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传习录比对学习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40】要下切实功夫,不要意必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40】要下切实功夫,不要意必

作者: 唐松涛经营实学 | 来源:发表于2019-01-12 17:26 被阅读46次

【来书云:养生以清心寡欲为要。夫清心寡欲,作圣之功毕矣。然欲寡则心自清,清心非舍弃人事而独居求静之谓也,盖欲使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耳。今欲为此之功,而随人欲生而克之,则病根常在,未免灭于东而生于西。若欲刊剥洗荡于欲未萌之先,则又无所用其力,徒使此心之不清。且欲未萌而搜剔以求去之,是犹引犬上堂而逐之也,愈不可矣。

必欲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此作圣之功也,必欲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非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不能也。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此正《中庸》“戒慎恐惧”、《大学》“致知格物”之功,舍此之外,无别功矣。夫谓“灭于东而生于西”,“引犬上堂而逐之”者,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为累,而非克治洗荡之为患也。今日“养生以清心寡欲为要”,只养生二字,便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根。有此病桹潜伏于中,宜其有灭于东而生于西、引犬上堂而逐之之患也。】

       陆原静来信说:养生就是以清心寡欲为首要。能做到清心寡欲,那圣人的功夫就算做到位了。做到了寡欲,心自然会清净,清心并不是要舍弃世间人事而独自居住以求得宁静,而是要使此心纯粹都是天理,没有一丝一毫的人欲之私才行。现在想要下这番功夫,只要是人欲生发就得克制,但是病根还没清除,难免在东边清除了,在西边又冒出来了。如果想在人欲未萌芽的时候就想清洗扫荡干净,但是又不知道在哪里用力,反而搞得自己的心不清净。那人欲明明没有萌动,我非要把它挖出来,就好像厅堂上没有狗,我把狗带来,又把它撵下去,这更加不行啊。

       王阳明回复说,要将此心纯粹都是天理,没有一丝一毫的人欲的私心,这就是圣人的精一之功。要想做到这个,必须得在人欲未萌芽的时候就得防范,在人欲正在萌芽的时候就得克制住。这就是《中庸》说的“戒慎恐惧”的功夫,以及《大学》说的“致知格物”的功夫,在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功夫了。你说的“消灭了西边,东边又冒出来了”,“把狗带上厅堂,又把它赶走”,这是你的自私自利的毛病所在,这就犯了孔子所说的意必固我的意必的病。只要有了这个病根,就会有消灭了西边的欲望就会出东边的欲望,把狗带上厅堂又赶下去的心腹之患。

       关于个人欲望与所下功夫之间的关系,王阳明说得很清楚了。我们只要下了精一的功夫,内心就会纯粹是天理,戒慎恐惧也好,致知格物也罢,都是在精一之功的范畴内,我们要有的行动。很多时候,之所以我们的欲望难以消除,那是因为我们为了消除欲望而消除欲望,一开始的出发点都带着私欲,不用说,肯定会走到死胡同里。至于那些东边欲望和西边欲望,还有那条“狗”的事,不过是自己的意必的毛病,自己胡思乱想而已。戒慎恐惧,致知格物才是切实的行动,让那些臆想靠边站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40】要下切实功夫,不要意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iq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