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生命的意义。换句话说,到底要怎么度过自己仅有的一生才是对生命的不辜负。但我至今都没有答案。
我曾一度彷徨,迷茫,惶恐。对于未来,我在怀有美好期待的同时,也倍感焦虑。焦虑自己的工作,焦虑自己的生活。毕业后进了一家不错的单位,日复一日地重复手头的工作,但我不知道自己未来的位置在哪里,没有人知道。
The Mis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Elite &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这几天在读《优秀的绵羊》,这是一本对于美国常春藤精英教育的反思,同时也是一本颠覆美国中上层阶级价值观的警示之作。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中国的名校也大多存在同样的教育弊端。这本书的作者威廉·徳雷谢维奇,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在耶鲁大学担任过10年英文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过5年研究生导师,经常到各个大学发表演讲。书中有一句话相当打动我:“我现在就可以郑重地告诉你未来的位置:与大部分人一样,位居中流”。
我以前一直觉得自己和别人很不一样,也许很多人都这样感觉过。但长大后突然就觉得大家其实都差不多。
上学的时候,大家一心追求成绩排名,选择最好的大学。工作以后,大家一心想进待遇最好的单位。可是无论你怎样努力,总有人的学校比你的好,总有人挣得比你多。
我们总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优秀,想同时抓住很多东西不放。可这世上不可能有全才。术业有专攻,大部分人擅长的也是自己熟悉的领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有的比较就像一条无限延伸的马路,没有尽头。
《优秀的绵羊》中提到了一个名词叫做“干细胞现象”,意思是我们一直认为自己可以成就任何事情。但是谁都懂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成年人必须得懂得“得失”的道理,哪里有什么完美的工作,完美的恋人,完美的生活!懂得放弃又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智慧!
02.
我小时候很喜欢画画,鬼灵精怪,口才也很好。所以每当有老师问,“你长大后要做什么”时,我总是回答说自己要当一名律师。后来接触到电视,看到舞台上的主持人灵活又机智地接住一个又一个临场出现的“梗”,听到广播里那些柔美动听的治愈系声音,我又萌生了学播音主持的想法。
但是,我的妈妈总是认为刻苦学习才是重中之重。我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思想就是,考上大学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所以即使我偶尔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画几幅美人图,我妈妈都会将它们撕碎,然后教导我不能再“不务正业”。步入高中后,我的压力非常大,以至于彻夜失眠。不过好在自己咬紧牙关坚持过来了,考了一所普通的二本学校。
高考后的三个月里,我每天都窝在房间的沙发上看电视。看肥皂剧也好,新闻也好,广告也罢,总之就是让自己麻痹在电视主动发出的信息里。一旦我完成了我的“人生目标”——考大学,我妈妈就再也不管束我了。而我,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沉沦在无尽的白昼与黑夜里。
填志愿的时候,全家人,当然包括我自己,首要的考虑因素就是“好就业”。没有人问过我想要学什么,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学什么,毕竟我一直以为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一劳永逸了。
不知道这世上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被“考上大学就好了”这句话欺骗了十几年。
威廉·徳雷谢维奇在书中引用了作者艾略特就《米德尔契约》发表的一句评论:“我们这一群微不足道的百姓,用我们每日的言行吞没了像女主人公多萝西娅那样自由奔放的灵魂”。很多时候,我们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这个角色下的行动就像一张大网,束缚着我们自己,也断绝了人生的其他可能性。
现如今,大家都在追寻所谓的成功。就像之前我在写《成功心理学》的书评时提到过的,当我们谈起“成功”时,很多时候都有一个既定的概念影响着我们。很多人一味地追求成功,然而“成功到底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取得所谓的成功?”诸如此类的问题却经不起深究和考验。
中国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学生总为了考试而学习。高中生为了考上好大学而学习,大学生为了做份漂亮的简历以至于找到好的工作而学习。这种情况其实在美国的高校里也并不少见,正如作者所说,“我感觉当前美国教育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他们非常善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03.
心理学上有一种成功的动机叫做“对无能的恐惧”。《优秀的绵羊》中也提到创建自己生活的前提时必须要铲除自己心中的那颗种子:恐惧失败。
“失败”指的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大部分的时候,它所带来的是一种挫败感、失望感、愧疚感、愤恨感等等各种情绪。然而,所有的这些负面情绪都是自己的态度所导致的,并不是失败本身。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我们自己产生的焦虑是因为我们抱有不合理的信念,他提出一种ABC模型,表明:激发事件A激发人们形成对它不合理或消极的信念B,它将依此产生事件的后果C。
当然,也有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虽败犹荣”。即使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但收获了成长,以此作为下一次成功的铺路石。
书中还提出了Echoing Green公司高级副总裁拉拉·加林斯基强调的一种心态——“有意天真”,也就是面对“不可能”的事情,你能够无视“不可能”的种种原因。
我妈妈以前总是教育我说“考不上大学就只能去做全年无休的裁缝”,与书中提到的影响许多青少年的惶惶言论“不上名校就捡破烂”的思想不谋而合,这种思想影响了我很长时间。但现在我却发现,做个快乐的裁缝一点也不比上大学差。
考不考大学,或者上不上名校其实只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许多精英的未来从小就被父母精心地规划着,他们在秩序内稳重地发展。他们害怕跳出那个框框,因为他们从小就被教导上名校找到好工作就是所谓的成功。他们害怕失败,害怕丢弃名校身份所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
我偶尔会向我的妈妈抱怨自己的工作,向她表明自己有辞职的想法。但我妈妈每次都向我举一个相同的例子:隔壁村有个姐姐,以前做护士,后来辞职去干了很多事情,最后兜兜转转还是发现做护士是最好的选择。简言之,做护士其实还是很好的,只是你自己没意识到,愿君好好把握。但我亲爱的妈妈并不知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职业规划”与之前的“职业规划”俨然不能相提并论。
04.
我不记得是谁说过一句话,大意是,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人生是一段旅程,充满着各种诱惑和挑战。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每个人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于是有很多人开始刻意“装扮”自己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穿着奇异,或者培养怪癖。
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些都是外在的因素。真正的与众不同,从来都是自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就像书中所提到的,“我们必须抵制这种缺乏内涵的声音”。
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学里面都不需要为生计担忧,而毕业后的情况就截然不同了。我们会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背负各种责任。也是在毕业以后,我们越发感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然,如今也有许多人“假装”对金钱嗤之以鼻,自命清高。我之所以说“假装”,是因为我觉得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不喜欢金钱。“金钱本身并不邪恶,邪恶的是人类对金钱的狂热和贪婪”。作为物质交换的工具,我们的生活实在是离不开金钱。但就算家财万贯,你的幸福感也不会比其他人高多少,甚至有时候,还会更低一下。因为随着金钱的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各种牵绊和困扰。
我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些不真实的情况,相信许多人也会有我一样的经历。
某些人前一秒还在为生计担忧,后一秒就在朋友圈的地址里输入某高档餐厅。这些虚荣和不真实,终究骗不了自己,这种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总会在午夜梦回里瞬间坍塌。
其实他们并无恶意,只是希望得到外界的认同。只是这样做根本毫无意义。借此引用一段书中的原文:“为了装酷追求独特也不可取,你不过是为了争取同伴的认可,代替现实对你的评价。你更没有必要为了满足自我,让自己获取一种优越感。创建自己的生活,最终不论它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它不一定是光辉灿烂的、时尚潮流的或者反思潮的,它存在的唯一目的是为你自己”。正如我们常说的,最好的不一定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05.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自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你会逐渐加深对“不公平”的理解。为了弥补自己的缺陷,大家总是努力往前奔跑。毕业后着急买房,着急结婚,着急生孩子,然后又着急孩子以后的教育和生活。
看着身边的朋友跑在自己的面前,你着急,你恐慌,你焦虑。没有人在二十多岁的年纪里不彷徨,不迷茫。很多人都被催促着加快脚步,不能停歇。然而我们需要做的恰恰就是放慢脚步,认清属于自己的方向。作者在书中引用了达斯汀·霍夫曼的措辞:“二十多岁是‘带着问号生活的十年’”。
前几天我跟我的舅妈聊天,我说我迷茫又彷徨,情绪有些低落。我舅妈已经五十多岁了,人生经历相当丰富,她很不可思议的看着我说:“天哪,你才二十来岁!你的人生有无限的可能性!我真不懂你为什么会如此焦虑!”
是啊,世事无常。以前不相信的事情现在相信了,以前讨厌的人现在喜欢了。所以为什么要在二十几岁的年纪里就焦虑人生呢?“绝对不要为你的一辈子做好计划,因为人的变化在两三年内都是巨大的,而且时刻会产生新的想法;你真正可以做到的是,想好现在要做什么”。
我们不可能拥有一切,在人生旅途中,除了会欣喜,会成功,我们还会徘徊,会迷茫,会犯错误,会失去信心。这是常态。但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许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网友评论
大晚上还不睡,会变老哦,早点休息
哎…说的怎么好.可我也在焦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