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bbit:
你好,见信如面。
在这个温暖的冬日,冬至以后,天色一天天地亮起来,你进入了寒假。你放假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要去独自图书馆写作业。
还记得牵着三四岁的你进入少儿图书馆读绘本的情景,恍如昨日。时间就这样偷偷溜走,你已经可以自己去那里自习了,在你宣布独立自主权的时候,我这个兔妈失落之余甚感欣慰。
今天就跟你聊聊阅读吧。说起来惭愧,我自己读了几十年书,才发现阅读也是有方法的,在这里跟你分享一下我的阅读体会经验和踩过的坑,一起共勉。
关于阅读名著
昨天听你说借了马克吐温的《汤姆索娅菲恩历险记》,是老师留的寒假作业让写读书笔记。你去图书馆借来读,才发现读进去也挺好看的。我之前向你推荐过这本书,你不感兴趣就没有强迫你。因为我认为读书是件快乐的事,也是件很自我的事,需要自己去决定要不要读一本书,在命令下去读就变成一件苦差事了。
我以前看名著走过一些弯路,所以不强迫你去读什么书,只是给你建议,读与不读,自己去选。
记得我在上初中的时候,老哥给了我二十块钱,那时这可是一笔“巨款”。我立刻拿着去新华书店买了一套《战争与和平》回来。结果可想而知一个14岁的女孩子去读四本讲战争的大部头是什么感受。
我像啃一块硬骨头,丝毫没有阅读的快乐,而是一种挫败感。在一大堆冗长的战争情节描写中,唯一能抚慰我心灵的可能就是娜塔莎和安德来公爵的爱情了。从那以后就对名著不大感冒了。
再次激起我对名著热情的是《基督山伯爵》,现在还记得在读到这样一套同样很厚的上下两册的大部头时我的惊喜,原来名著也可以如此有趣。尤其是唐泰斯在地牢里与神父相遇走进他那个“笔墨纸砚”齐全的牢房时,我感觉到了知识创造的奇迹,这位博学的神父也改变了唐泰斯的命运。
恰好在那个时候第一次喝到了老爸出差带回来的一整袋装的速溶咖啡,沏一杯咖啡,在那股浓香中读着精彩的复仇故事,我的脑海中闪过一个词:品味。品味一种味道,品味一缕书香。
在这一点上你比我幸运,你遇到的第一本厚一点的书是《小海蒂》,拿回来就迫不及待地要把它看完,接下来,《淘气包埃米尔》、简装版《海底两万里》等都让你有了轻松的名著体验。
选书原则
从那次读书教训以后,我在一本书中发现了一个好用的找书方法:看一本书适不适合你读,可以把书随便翻上几页,如果你能看进去,觉得挺有意思,就借回来看;如果觉得乏味或者不喜欢,就放下,即使是名著也不例外。
用这个方法,我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书,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可能别人不喜欢的书却恰恰是你的菜。所以,在读书这件事情上,由自己作主,绝对可以任性一把。也只有喜欢的书才可以充分吸收其中的营养,将其内化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阅读“拉伸区”的书
阅读时选书还可以参考一个词——拉伸区。可以读一些对于我们来讲很简单和很难的边缘地带的书,对内容很感兴趣,但稍微有点难度的那种,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读完会更有成就感。
反复阅读一本书
这点你做得比我好,经常把一本喜欢的书反复阅读,尤其是感兴趣的情节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看,在吃饭的时候讲给我和兔爸听,里面一些精彩段落甚至都能背诵下来。我看了这么多年书,都没有背下来哪一本书中的一个段落。
这是一种很好的消化方法,在不知不觉就可以用到其中一段个情节在自己的写作中。
有一次,在读一本英语小故事说到某个道理的时候,你说:“哈利波特里也有一段话是类似这样的意思,”说完你立刻回卧室取来那本书很快翻到了那页指给我看。
我当时非常吃惊,你能迅速联想到读过的那本书还能准确找到那一页。不仅把内容熟记于心,而且懂得互相建立联系,你已经在不自觉地建立知识体系了。我还在学习摸索中。
如果说要给你一点建议的话,就是不要局限于文学类,可以读读科普,地理历史都可以广泛涉猎。
阅读应该是多种类开放式的,这样思想就不会被局限在某一个领域。这个世界很大,我们在没有行万里路之前,可以读万卷书,但这里指的是各种类型的书,才不辜负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
这里我是一个反面教材,我对地理历史一无所知。现在我意识到了世界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它拥有山川、河流、大漠、草原,兼容并蓄才会风景旖旎。同样,一个丰富的心灵容纳不同的知识,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才会均衡不偏颇。
文学类书籍让我们更了解人类的各种情感,对人性理解得更透彻;科普可以让我们科学地去认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方法比努力更重要,方法用对了,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历史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古往今来事物的发展规律,了解那些前人的经验教训,会少走很多弯路。
知识都是相通的,在阅读不同种类的书的同时,也可以建立起相互的联系,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就不会太偏颇不会走极端。
说了这么多,还是要告诉你一句话,读书应该是件快乐的事,尽情享受沉浸其中的乐趣吧。
正在学习如何高效读书的兔妈
2024年1月1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