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630541/a72312c5ed46109b.jpg)
康乐斋杂集 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九0:杨妃棠睡①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30541/f8d36055a4a1e446.jpg)
【简介】本典出自宋•惠洪《冷斋夜话》。有次杨贵妃醉酒未醒,玄宗命高力士将她扶至,玄宗见她醉眼朦胧之貌,大为高兴,并且打了个趣说:“这不是妃子在未睡醒,是一朵娇艳的海棠花还没有绽开呢。”海棠花是一种近似牡丹的名贵之花。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30541/8d417328be2e71da.jpg)
【出典】宋•洪惠《冷斋夜话》卷一:“东坡作《海棠》诗曰:‘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烛照红妆’。①事见《太真外传》,曰:上皇登沉香亭,诏太真妃子。妃子时卯酒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②上皇笑曰:‘岂是妃子睡,真海棠睡未足耳’。”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30541/69f4aa9e7392900c.jpg)
清•黄葆真《事类统编》卷七八引《太真外传》:“明皇登沉香亭,诏太真妃宿酒未醒,钗横鬓乱,不能再拜,上笑曰:‘岂海棠春睡未足耶!’”④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30541/3d1722dfcff0ac58.jpg)
注:
①更烧银烛照红妆:语本唐•方干《陪李郎中夜宴》诗:“遍请玉容歌白雪,高烧红蜡照朱衣。”朱衣,与“红妆”同义,指身着红色的衣服的美女。康按:苏轼《海棠》诗前两句即“东风嫋嫋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又按:“更烧银烛”四字,原本作“故烧高烛”。
②上皇:指唐玄宗。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后,将帝位禅让给儿子,仿效汉高祖刘邦称其父为“太上皇”事,因亦自称太上皇,故称。
卯酒:与下面的“宿酒”同义,指隔夜的醉酒。
诏:皇帝的行文文收谓之诏。
力士:即高力士,是受玄宗最宠爱的一个太监。
③海棠:是一种近似牡丹的名贵之花。
睡未足:指未睡醒,此指海棠花含苞待放。
④春睡:春困貌。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30541/0fc394eedd852698.jpg)
〖释义〗①唐玄宗以尚未睡足的海棠花来比喻贵妃的醉酒貌,苏轼作诗以此事来咏写含苞待放的海棠花。后诗文中常见的“海棠睡未足”、“妃子睡”、“华清睡”、“睡海棠”、“棠睡”、“春睡”等用典均本此而来,所言即指杨妃的这一迷人醉酒睡貌,诗文中引用,借指美女的娇艳迷人的睡貌、醉酒睡貌、醉酒貌以及春日困倦娇柔的样子,但多用作咏写海棠花或其它花艳丽迷人的典实,特别是含苞待放的花卉(海棠花为最)多见引用;也以“睡未足”、“海常睡未足”、“杨妃睡未足”、“海棠睡未醒”、“海棠未醒”这些用典表示美女醉酒未醒或未睡醒的样子,以“海棠初醒”这一用典为美女刚刚睡醒的艳称,以“杨妃睡足”、“春睡足”、“睡足”、“海棠睡醒”、“阿环醒”等用典词表示睡醒(多比喻美女之睡醒),或用来比喻已开放的花蕾以及用作白中透红的花色(荷花、牡丹花多见引用)的比喻,又“杨妃睡足”一典也为古时投壶戏中的一种,也本此而来;诗文中亦以“海棠”、“棠颊”等用典来形容美女艳丽的面容像海棠花一样鲜艳美丽而红润可爱,但引用时由于受杨妃这件事的影响,故“海棠”这一花名又称作“妃棠”,“断肠花”一名为秋海棠之称;又杨妃醉酒时红润的面容极为美丽,玄宗用白里透红的海棠花比之,诗文中以“棠颊”这一用典来比喻极为艳丽迷人的美女红润的面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30541/d5976418d6fbe15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