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射:音shè、yè、yì,会意字,从身从矢(后演变成从身从寸)。会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之意。此字始见于商代。射的古字形像箭在弓弦上,本义指开弓放箭,如《论语》:“弋不射宿”。
射后来引申指气体或液体等受到压力迅速流出。做名词用时, “射”指官名或射手。 “射”也是古代六艺之一,指射箭技能的训练,又转指射击,也引申表示抽象义,指用言语伤害人。
本文中的射指“射礼”或者“射艺”。
主皮:意为主张射穿皮革,“以贯革为能事”。后特指射中目标,如唐代诗人耿湋(wei第二声)的《和王怀舟观西营秋射》诗:主皮山郡晚,饮算柳营寒。
儒家十三经之一的《仪礼》中有记载:“乡射,射不主皮。”古人会定期举行“乡饮”,乡人聚在一起饮酒,沟通感情,提升凝聚力,“乡饮”之后会举行“乡射”,就是射箭比赛,比赛不求射穿射靶(不主皮),只求射中射靶,也就是“尚礼不尚武。”
射靶也称为“侯”,用布做的射靶叫做布侯,用皮革做的射靶叫做皮侯。
为:“母猴也《说文》”。许慎这样的解释,很多人表示有误。“为”是会意字。早期的图形文字“为”,像一只形状毕肖、躯体备全的大象正驯顺地站在地上,象头之上有一只控象的“手”,表示牵象去干活,也就是役象以代劳。
因为是“干活”,所以“为”字本来便是“做”、“干”的意思。直至今天,在“大有作为”、“事在人为”、“好自为之”、“为人”等等词语中,“干”、“做”的原义依然不变。
“为”后来引申为“修为”、“作为”等意,如民间俗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意为一个人如果不好好修为自己,是很难立足于世的。“为”还有“被”、“因为”等意。
“为”读第四声时,意为“为着一定的目的;为人或事着想。”如“为了共产社会事业”等。
科:会意字,《说文》:“科,程也。”科从禾从斗,禾就是谷物,斗就是斗量。禾与斗结合,意思就是衡量谷物。后延伸指分类,区分,类别,程度等意。《广雅·释言》又云:“科,条也。”这里“科”字引申为法律条文。
科也指科举,如“开科取士”。关于科举的学问又叫“科学。”如南宋的思想家陈亮 《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现在的“科学”一词一般指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
合乎科学的,合理的行为也叫“科学”。如“这样不科学”。
古之道:自古以来就定下来的规矩,原则。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在射礼上,只求射中不求射穿,因为每个人的力量都不一样,这时自古以来就定下来了的规矩。”
春秋时期,贵族子弟必须学会六种基本技能,即“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不但是“艺”,也是“礼”的一部分,古人“尚德不尚力。”礼射观人品行,注重养德,古时不主张射穿其皮,但能射中目的即可,甚至稍偏,亦无不可。
南宋教育家张栻(四川绵竹人)曾说:“君子之射,以观德行,习礼乐也。岂为力哉”?
《礼记》曰:“武王克商,散军郊射,而贯革之射息。”意思就是武王克商后,天下太平了,就解散了军队,让他们去郊外进行“射礼”活动,只要求他们射中,不要求他们射穿射靶。
孔子曾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思就是:人要立志向“道”,“道”要以“德”为依据,即“修德以证道”,“德”又必须以“仁”为根本,用“艺”来提升。“射”就是修德之艺中的一种。
然而,到了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各国之间相互攻伐、兼并,为了富国强兵,他们逐渐转向“尚武不尚德”,射箭逐渐沦为战争杀人的技能之一,礼乐文明逐渐沦丧,孔子感到非常的担忧。
朱熹在他的《朱子集注》中说:“周衰,礼废,列国兵争,复尚贯革,故孔子叹之。”
两场经典战争
河南许昌市的鄢陵县曾是周初周武王伐纣灭殷后,封给陆终第四子求言的封地,故名鄢国。公元前770年,郑武公灭鄢,废鄢国为鄢邑,改为鄢陵,因城筑在一南北向土陵上,故名。鄢国被灭后,其遗民以“鄢”为姓。
在鄢陵曾发生一场重要战争,叫“鄢陵之战”,是晋国和楚国争夺中原霸权的一场战争,晋国在这场战争中获胜,但双方都大伤元气,楚国再也无力进军中原,中原战场进入沉寂状态。
在“鄢陵之战”中,有段插曲令现代人哭笑不得,
晋国大夫郤(xi第四声)至在现场上多次遇到楚共王。每次,他都要脱下头盔,小步快走。表示尊敬,也是行礼。
到了中场休息的时候,共王就派了一个人带着一张弓,去慰问郤至。使者代表楚王说:“刚才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有一位穿浅红色军装的人,真是君子啊!他见了寡人就小步快走,会不会受伤了呢?”
卻至立即脱下头盔回答:“伟大的君上!您卑微的外邦小臣卻至,追随敝国寡德之君参加战斗,承蒙君上恩准披上了盔甲。公务在身,因此不敢当面叩谢君上的亲切关怀。拜托贵使禀告君上,下臣身体很好,正要与贵军决一死战。”
他们就这样客气了半天,这才依依惜别,然后继续战斗。
这就是春秋时期的战争,讲“文明”,讲“仁义”,讲“礼仪”,点到为止,以“诡诈”,“阴谋”为耻。
随着社会的发展,武器越来越精良,战术越来越成熟,战争慢慢失去了道义,慢慢变得残酷,为了取胜不择手段。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助晋文公夺得晋君之位,然后又协助晋文公平定了“周王子带之乱”。穆公声威陡增,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同样迅猛崛起的楚国。
第二年(楚成王三十七年)秋,秦国联合晋国进攻秦楚边界受楚国庇护的鄀(ruò)国。
楚成王得悉秦晋联军南下攻鄀后,立即做出反应,命斗克和屈御寇二将率领申、息两地的楚军火速前往救援,由令尹成得臣(字子玉)率大军随后出发,以备不虞。
斗克和屈御寇率军进入鄀国后,在析隈(今河南省邓州市南)驻扎下来,与西北方的鄀都商密(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西)形成掎角之势。
秦穆公见楚、鄀二国已经有所准备,下令绕过商密,沿着丹水向东南方斗克、屈御寇所部楚军的驻地析隈进发。
秦晋联军行进到靠近析隈的地方后,秦穆公不仅没有向楚军发起进攻,反而将自己的役徒装扮成析隈之地老百姓的模样,下令把他们捆绑起来,然后押着他们原路返回。
傍晚,秦晋联军借着夜色的掩护包围了商密。夜里,秦晋联军在城外燃起火炬,掘地歃血,把盟书放在上面,似乎秦穆公正在与楚将斗克、屈御寇盟誓一样。
商密城中的鄀人见此情景,不由猜测道:“秦晋联军肯定已经占领了析隈,楚国援军出卖了我国!”
恐慌很快让猜测变成了谣言,一传十,十传百,以致商密鄀人全都信以为真,于是未做任何反抗,便献城投降了。
兵不血刃拿下商密之后,秦晋联军乘胜挥师再次奔赴析隈,发起突袭。秦晋联军连番动作,让楚军不知所措,旋即被击败,斗克、屈御寇二将也被俘虏。
鄀之战,是秦国与楚国之间有历史记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秦晋联军得胜之后也不多留,果断带着俘获的人马、财物向北撤退。
这种诡诈的战术令尹子玉(成得臣)闻变大惊,当即发重兵追击,但没能追上。子玉不自安,为以功补过,引兵伐陈,因为陈国灭掉了顿国(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同时把正在楚国避难的顿子护送回新建的都邑顿城复国之后,这才收兵回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