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部荡》第三十八章

作者: 徐云喜 | 来源:发表于2018-03-21 00:05 被阅读161次

    老部荡第三十八章一一一单车电视进万家

    临江仙,自行车之梦。

    破旧单车骑梦幻,斜撑三角栏杆。百折不挠练屋前。摔跤揉腿脚,爬起又欣颜。

    莫叹泥泞归路远,谁能一马平川。成败看淡苦犹甜。晨听钟鼓响,禅境在深山。

    人的一生中,会有几件永生难忘的“大事”,虽然多年后那只能算小事,但在当时的环境与年龄段,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其主要的意义,在于进步过程中的欣喜,在于坚持努力后的收获。

    我人生中第一次有成就感的事是学会了骑自行车,那年我10岁,暑假的一个下午,在老房子旁边的稻场上不知疲倦地练习。我有个表哥叫小花,小花哥来云山哥家中玩(他们是亲姑舅老表,堂哥云山住我家隔壁),他有一辆旧自行车,五成新的样子。我向小花哥借自行车练习,开始学大人一样,双手扶车龙头,左脚踏车拐,右脚在地上蹬,慢慢向前滑行,噗通!连人带车向右边摔倒,右手背破皮,坚决不哭,要是别的事肯定不会干了,但有一个信念在引导我坚持下去,两个轮子的自行车跑走来多拉风,比走路快得多。爬起来继续练习,不到两下又摔倒了,这次是向左倾倒,自行车压我身上,三姐看到后帮我把车扶起来,我请三姐帮我把车尾架扶住,就这样,我在前面用脚蹬,三姐扶着车尾架在后面跑,练了半天,基本上能独立地单脚滑行,心里满满的喜悦感。

    到了晚上,小花表哥要回去,我央求他把自行车留下来让我学习,他居然同意了,他说就放你这三天,三天后我来骑,当晚他走回去的。

    第二天早上放完牛,吃过早饭,我便开始练车技,一向严厉的父亲,见我心情迫切,便没有管我,他们都忙农活去了,我一个人在稻场上练习,慢慢学习用右脚伸过三角架,踏住车拐子,两脚交叉踩动小半圈,链条带动自行车后轮,自行车加速向前,但扶车龙头的手没有配合好,哐啷,带人带车摔倒,爬起来继续。不知摔倒了多少次,有时不会捏刹车撞到树,有时我压车,有时车压我,有时我摔地上而车还在跑,就这样,经过三天的练习,我基本上能踩三角架骑行了,而小花表哥一时心软借自行车给我,待他来取车时,那是欲哭无泪,车龙头歪了,铃铛掉了,踏脚拐子掉了,前轮的防水雨壳掉了,车轮变形甩盘明显,后刹车的连载铁丝断了,当初借给我五寸新的自行车,经过我三天的摧残,最多还有两寸新,成了除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老爷车。

    我每天骑完后把车放云山哥家中,没有推回我家,上贵大叔对小花表哥说:新龙表弟学车心切,把你的自行车撞坏,他家也没有钱赔,你自己推到街上去维修。小花表哥心好,没有到我家告状,不能我一餐家伙肯定跑不了。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农村,自行车可是相当珍贵的资产,一家人全年的收成,也只能解决温饱,而一辆自行车要200多块,很多人家买不起,一般都是青年结婚时才买新自行车。祖辈传下的旅行方式是步行,运输方式是肩挑,一代代用淳朴的语言传承孝义,用厚实的双脚丈量土地,用坚韧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

    我们队第一个买自行车的是徐云新大哥,他年轻时挑过货担,身材魁梧,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是比较前卫的人物。

    我们老部荡周边地区,都是黄土,每到下雨,便满路泥泞,提脚一个坑,走几步便弹脚甩下泥巴,至于自行车,那是骑几步便用棍子戳雨壳中的淤泥,力气大的,干脆把自行车往肩上一扛,那样走得还快一些。回到家后,用清水把自行车冲洗干净,再用布条轻轻擦干,温柔地打上防锈油,比现在的摩托车与小车还要精心保养。

    最知名的自行车是“凤凰”、“永久”、“飞鸽”等品牌。上海生产的凤凰自行车是全球知名的自行车品牌,自1959年1月1日注册“凤凰”商标起,全球有近2亿消费者选择该品牌,是自行车行业中的领头大哥,数十年而不衰,获奖上百次,直到现在仍盛名在外,这是一个让人尊敬的品牌。

    自行车的普及,给乡村带来欣欣向荣的景象,上街买卖由它代步,姻缘嫁娶由它代轿,驮物载重由它代马,一串串“叮咛咛”的铃声,让红尘的烟火渐丰,让人生的旅途渐暖。

    那时候的自行车,铁厚钢纯,可载重200一300斤,一般是30#和28#型的,龙头后面的大架横梁上可坐一个大人(或是俩小孩),座板上是骑车人,后座上可坐150斤重的胖子,手扳的铃铛,坚立的站架,半挂的链条壳,长方形的刹车胶片,像朴素厚重的庄稼人,勤劳勇敢,载走了一个个春夏秋冬,载走了一段艰苦的岁月,载走了一个个温馨的梦。

    若说自行车给百姓带来方便,那么电视机便给百姓带来欢乐。

    黑白电视机也是那个年代值得珍藏的记忆,它给寂寞的乡村带来欢声,给寂寞的人们带来笑语,给贫瘠的土地带来甘泉,电视机的出现,让人民的生活多姿多彩起来。

    最早的黑白电视是14寸,正方形的屏幕微微凸出,朴素典雅,尾巴很长,还要到屋顶上装室外天线才收得到台。价格最便宜也要400多,那个年代,条件一般的家庭根本买不起。

    我们村最先买电视机的是十队的刘上强先生,好像是1982年,那时候我还小,夏天的晚上,我常和发小李建新与徐明前往刘上强家看电视,全村就一台电视,每天晚上都和看露天电影一样人山人海,坐着的,站着的,靠在墙边的,趴着窗户的,都聚精会神地看电视,完全没有看露天电影时的大声喧哗。

    曾记得那时候正在放《霍元甲》,每天两集,没有广告,那时候的电视好像只收得到中央台,我们深深地被电视情节吸引。

    《霍元甲》是中国香港丽的电视(亚洲电视前身)出品的一部20集电视连续剧,该剧生动地描绘了清末著名武术家霍元甲富有传奇的一生,他摒弃门户之见,博采众家之长,创建了“精武体育会”,以民族大义为重,致力于中华武术界的团结,在民族危亡,列强入侵的时代,他纵横大江南北,以自己高超的武艺,屡次战胜外国武师,为民争光,为国雪耻,大大激发了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热情。

    “万里长城永不倒”,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热歌,铭记在人们的脑海,数十年来,每当唱起,还是那样的让人热血沸腾。

    还有一部经典电视连续剧《上海滩》,让我们记得一个铁血英雄许文强,记得许文强的扮演者周润发,那个皱眉都帅气的男子,头戴大礼帽,斜叼着卷烟,目空一切又偶显沧桑的双眸,恰到好处披在身上齐膝的黑色风衣,系着一丝不苟的领带,他的骨子里有着傲气与善良。这个叫周润发的男子,将男人的成熟与浑厚,沉稳与沧桑,机智与勇敢,奔放与内敛,做到了真正的收发自如,将撼人魂魄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他的举手投足之间,演绎了一段上世纪30年代上海滩的恩怨情仇。

    这部拍摄于1980年的《上海滩》堪称香港电视史上最成功、最经典的电视集。

    数十年后,很多人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激动紧张的三声枪响后,激昂的音乐响起,伴随着叶丽仪那充满男子气的演唱:“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爱你恨你,问君知否,似大江一发不休……”,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开始上演,许文强、冯程程、丁力,众多的有血有肉的人物走向幕前,港剧之绝唱的许文强,他从衣兜里拿出银色的烟盒,抽出一根香烟,含在嘴里,划燃火柴,微吸一口,烟头暗红半闪,许文强吐出淡烟,他桀骜的眼神对着镜头,有着睥睨天下的神彩。

    80年代中期,条件好点的家庭,基本上都买了电视机,特别是新婚夫妇,电视机与自行车,小三洋,这几大件都会配齐,我们石首人嫁女儿,一般除了家具与床上行李,还会陪嫁电器,一直跟得上时代的潮流。

    当时都看的黑白电视,最知名的电视机品牌有上海产的“金星”,“凯歌”,“飞跃”,还有北京产的“牡丹”。在那个年代,能拥有一台“牡丹”牌彩电,曾是中国普通家庭的梦想。一个知名品牌的守护,除了精益的质量,还要有市场竞争的魄力与创新,由北京牡丹电子集团生产的“牡丹”牌电视机,在凭票供应的时代,取得了50%以上的惊人市场占有率,成为了绝对的业内龙头,直到90年代末期,彩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牡丹日渐衰落,后被江苏赛博电子有限公司合并。

    还记得在夏天的晚上,数十人围在稻场上看电视的情景,那时候没有电风扇,人们用芭扇散热,在巷子的上风口,点燃艾叶青稞覆盖的稻草,阵阵烟雾飘来,驱逐着让人讨厌的蚊虫,天上繁星点点,地上萤火虫闪闪,偶有轰隆隆的飞机飞过,尾巴上带过一条白色的汽带。

    让我们来回忆一下曾经的电视剧,那有我们珍藏的美好。我第一次听到二队的徐言贵唱《济公》里面的歌词:“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笑我没老婆……”,我当时就呐闷了:咦!谁会没有老婆呀?我们家乡把曾祖母称为老婆,年少的我,根本不知道老婆就是夫人的意思。

    那时的电视剧是群英荟萃的时代,除了金庸古龙的武侠篇,还有琼瑶的言情篇,璀璨了时代的烟火,丰满了寂静的红尘。

    《霍元甲》,《陈真》,《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翁美玲版),《武则天》(冯宝宝版),《八仙过海》,《西游记》,《红楼梦》,《再向虎山行》,《楚留香传奇》(郑少秋版),《一剪梅》,《星星知我心》,《情义无价》,《福尔摩斯探案集》,《几度夕阳红》,《含羞草》,《渴望》,《昨夜星辰》,《西游记》,《济公》,《天涯明月刀》,《京华春梦》,《绝代双骄》,《十六岁的花季》,《神雕侠侣》,《陆小凤》,《梅花三弄》,《婉君》,《人在旅途》,《海灯法师》,《四大名捕》。。。。。。

    每部电视剧都印着时代的烙印,每部电视剧都有主题曲,那精彩的情节,那悦耳的歌声,那淳朴的黄土地,那善良的乡亲,每个精彩剧情的人物中,每个优美动听的歌声里,有一个梦中的你,梦中的我,梦中的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泗四坊方:铃铛不响,那儿都响,好句子。
      • fee2b4125ad2:为了忘却的记忆!朴实无华而真实的文字忠诚地记录着那段江汉平原农村共同的历史,娓娓道来,激活沉入心底的回忆,有那时的你我,只是缺少村头的阿芳。问好云喜兄!
        徐云喜:@剑诗 谢谢剑诗兄的鼓励与厚谊!那段虽苦犹甜的岁月虽已远去,但在我们心底,永远珍藏着那一方沃土。
      • 原始生命:时光一逝不复返,以往事只能回味,满满爱,淡淡愁,如何解烦忧,兄弟来杯竹酒忆当年!🍶🍶👍👍👍👏👏👏
        徐云喜:@原始生命 多年往事忆故乡,纯粹还是,当年少年,折纸鹤一枚,心香一瓣,祝兄安好!
      • 蓝海才子:此篇出色,非常传神,无论小人物,还是大时代。
        徐云喜:@蓝海才子 谢谢才子兄的鼓励与点评,还请你多指指导意见。
      • 简阅人生a:美好的回忆!人也是怪啊,年少时的苦日子,现在竟然冒出许多的甜滋味,想一次甜一次。谢谢云喜老弟,又赐予我们甜蜜!
        徐云喜:@心中的蓝 谢谢姐的关注与支持,让我们一起追忆那曾经的美好,那贫瘠的黄土地,那淳朴的乡情。
      • 5c943253527a:那么年代,一个家庭一年毛收入两三千元,纯收入也就一千多元。如果没有其它副业收入,几百元的黑白电视也难买得起。谢谢你的深切回忆。
      • 袁本立:勾起了回忆。我家有这3样时是家属随军后,那时得凭票。后来飞鸽、缝纫机都送了人,14时黑白看了多年才下岗。一个时代的记忆。
        徐云喜:@袁本立 谢谢袁老师的关注与点评,那个年代,贫困而淳朴,简单并快乐。
      • ec82cf101659:满满的回忆!满满的亲切!时光已走远,那时的人,很多已经离开,那样的故事,永远不会重来,那纯真的快乐,在梦里,愈发幸福!
        徐云喜:@上帝爱你到永远 虽时代久远,然历久弥新,乡情依旧。
      • 蓝蓝的子夜爱在阳光:🌺🌺🌺🌺🌺
        徐云喜:@蓝蓝的子夜爱在阳光 谢谢你的关注与礼物。

      本文标题:《老部荡》第三十八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ai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