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风语阁人民广场每天写1000字
古文观止 || 礼记·有子之言似夫子(五)

古文观止 || 礼记·有子之言似夫子(五)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4-05-17 06:25 被阅读0次

    昨天我们讲到,有子跟曾子聊天,他就问曾子,问他有没有听说过老师关于一个人丢了官职的言论,如果有,老师是持什么态度和观点。

    曾子说还真有,于是他就把孔子的那句“丧欲速贫,死欲速朽”这八个字搬了出来,并说老师认为一个人若是丢了官职,就应该早点变得更穷;如果死了,就应该尽快腐烂掉。

    有子听闻眉头紧锁,他说这不应该是我们老师说的话。但曾子却坚持说,这是他亲耳听到的。

    有子不为所动,仍然坚信这不是老师说的话。于是曾子就拉出来一个证人,说不光是他亲耳听到过,而且是和子游一起听到过的。

    有子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并说,即使这话真的是老师说的,那也是有所指说到,背后一定有其特殊的原因。

    两人各执己见,僵持不下。曾子见无法说服有子,便去找子游作证,并把他刚才和子有的对话如数家珍地叙述了一遍,并让子游给他们评评理。

    那么,子游闻言是怎么说的呢?

    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

    子游说:“我的天哪,有子说话太像咱们的老师了!

    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

    当年,老师住在宋国,他看见桓司马给自己做棺椁,做的是石制的棺椁,结果用了三年的时间还没有完成。

    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

    先生说:‘要是像这样奢靡,人不如死了赶快腐烂掉,越快越好啊。’希望人死了赶快腐烂,是针对桓司马说的。

    所以,正如有子所言,孔子这句话不是凭空而论,而是有所指的,指的是桓司马,是针对其奢侈浪费的这种行为说的。

    接下来,再说另外一个人。

    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

    南宫敬叔,他丢掉了原来的官职后,离开了鲁国回国,但他每次返回鲁国,总会带一些珍宝去朝见鲁国国君。

    显而易见,他这么做就是还想着做官,是想把官捞回来,这种行为就是行贿。

    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

    先生说:‘像这样对待钱财行贿的,丢掉官职以后不如赶紧贫穷越快越好啊。’希望丢掉官职以后迅速贫穷,是针对敬叔说的啊。”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

    曾子将子游的话告诉有子。

    看来曾子不是冥顽不灵哈,在听了子游的一番叙述之后,知道自己误解有子了,于是找到有子,说我刚刚把您跟我说的话跟子游说了,子游给我如此这般地解释了一遍。

    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

    有子说:“是啊。我就说了这不是先生的话嘛。”

    曾子曰:“子何以知之?”

    曾子有些纳闷,说:“您怎么知道的呢?”

    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

    有子说:“先生给中都制定的礼法中有:棺材板四寸,椁板五寸。依据这知道,老师不希望人死后迅速腐烂啊。

    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

    从前老师失去鲁国司寇的官职时,打算前往楚国,就先让子夏去打听,又让冉有去申明自己的想法。依据这知道老师不希望失去官职后迅速贫穷。”

    我们知道,春秋时期人才流动是很频繁的现象 ,孔子在鲁国丢了官,他就要跳槽到楚国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在去楚国之前,孔子是做足了功课,他没有贸然前往,而是首先派了自己的弟子子夏到楚国去打探消息,了解情况。这还不算完,紧接着他又派冉有去确认各项事宜,让准备工作做得更加充分。

    所以说,孔子并不是认为丢了官职之后就要马上赶快受穷。

    孔子本来主张“丧不欲速贫,死不欲速朽”。

    可是,当他看到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时,就转而认为“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当他看到南宫敬叔回到鲁国后,“必载宝而朝”时,就转而认为“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

    可见,孔子的话,要结合说话时的具体情境与具体对象去理解,才不会偏离其本意。

    所以,曾子的固执一端,不知变通,寻章摘句,恪守教条的做法是不足取的。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观止 || 礼记·有子之言似夫子(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hb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