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ngela

最近徐静蕾很活跃,为了宣传电影,大小媒体上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作为一位女明星,能在作品宣传期间,高频露面,但又不招人厌烦,实属罕见。
这就是老徐的魅力所在。
从艺20年来,徐静蕾在娱乐圈独树一帜,总是能引领话题风潮,从如何与前男友成为好朋友,到冻卵代孕,再到如今的“我的幸福和婚姻无关”,舆论风暴从她而起,刮了一波又一波。
她可以两三年都悄无声息,但往往能一露面,不靠炒作,自身就能制造话题,吸引大众目光。
这独门功力,非同一般。
她过得洒脱随意,对爱情和事业不随波逐流,对自己的定位认知清晰准确,一次次颠覆和更新人们对她的认知与感受。
她总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能够给予别人什么。
当你自己可以过得足够好,就不需要依赖任何人给你幸福
徐静蕾说过:“我这个人最不怕寂寞,从来就没有寂寞过。”
她这么说,并非狂妄自大,也不是为了博人眼球,是有证据支持的。
英语中有一句话:A Hobby a day keeps doldrums away。大意是说,有兴趣爱好的人,烦心事比较少。
我相信,如果谁能像徐静蕾那样,拥有这么多兴趣爱好和才艺,也同样能过得充实愉悦,很难感到寂寞。
她的才艺,是全能挂的:画画、写作、书法、打乒乓球、摄影、当裁缝、做手工。
她的才艺,绝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持之以恒,精益求精。
比如,摄影方面。当年她初学摄影时,用到一本《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
认真研读、实践后,她增加了数字摄影部分,重编成自己的版本《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徐静蕾版)》,并在网上分享,专业精神让人佩服。
早在10年前,她的字体就已入库方正字体库,取名“徐静蕾体”。
她在微博刚兴起时,写微博,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粉丝数千万,成为当之无愧的“微博女王”。
织完了“围脖”,她又重新给自己找乐子,迷上了当裁缝、做手工活。
不工作时,她宅在家里,做包、裁衣服、串珠子,状态松弛得让人垂涎。
她现在甚至自称为“徐裁缝、徐摄影师,偶尔客串一下徐导演和徐演员”。
从老徐对这些才艺的选择和态度,可以看出,她发展兴趣爱好,绝不仅仅是为了跟风炫耀,而是纯粹为了取悦自己、享受生活。
因此,她才能将这些爱好玩乐,做精做专,令人刮目相看。
有了这些才艺傍身,即使她不是女明星,就是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她也完全可以一个人,将平凡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甚至绽放成花。

这可能也是徐静蕾至今没有着急步入婚姻殿堂的一个真实原因。
正如她自己说的,我现在想要的都已经拥有:家人、爱情、朋友、和事业。我不需要婚姻带给我更多的幸福,因为当下我就已经很幸福。
没错。当你自己就能过得足够好时,你的幸福感才能自动转化为安全感,不需要任何人给予。
爱情相处之道:爱他,就尊重他的现在和过去
若你的另一半痴迷美剧《权利的游戏》,最后爱屋及乌,准备将剧中出现的高三米厚三米的铁王椅,订购一樽,搬回家,摆在客厅里。
你会说Yes吗?
我不知道你会怎么想,但老徐同意了。
她虽然也一度真心欣赏不了,那把插满了尖刀的王座的风采,但她能理解另一半的心情,犹豫片刻后,她还是痛快答应了。
虽然最后因为其它原因,黄立行并没有买成那把椅子。
徐静蕾说,生活中没有什么原则问题,非黑即白。
有些事情你注定想不明白,但如果,你能换一个角度,把它当成一个有趣的事情,它就真的可以变得很有趣。
这就是徐静蕾的思维方式,若不牵涉到大是大非,她会尽力成全别人,但前提是,自己也能想得通,不将就自己。
这种圆融的相处方式,在男女关系中,尤为珍贵。
老徐在描述自己和黄立行的爱情生活时,还说到了几个关键词:尊重、欣赏。
她开玩笑说:我男朋友哪儿都好,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有过爱情经验的人,都知道,人无完人,更何况是朝夕相处的另一半,怎么可能哪儿都好?
黄立行虽然作为男神,多才多金,颜值高家世好,但他毕竟也是你我中的凡人一个,总有他的缺点。
但这就是徐静蕾的智慧之处:她能将对方的缺点,看成优点。
她学会欣赏他。
比如,黄立行性格有点慢悠悠、喜欢宅在家中,不爱出去social交友、混圈子。
徐静蕾是这么看的:虽然有时候我也会觉得他有点慢,但我反过来想,他要真的有一天,变成了一个急躁的人,放弃了这种松弛的生活,天天在名利圈里打滚,这反而不是我想要的了,这就不是他了。
我爱他不是为了改变他。爱他,就尊重他的现在和过去。
被传为佳话的钱钟书和杨绛的经典爱情故事,也印证了相互欣赏的作用力。
杨绛爱钱钟书,爱他的才情、爱他的傲骨。连钱钟书身上的缺点,她也都甘之若饴。
钱钟书先生虽然学问做得大,但也许是从小贵公子出身,娇养惯了,他在生活中,是个日常起居都需要人照料的“低能儿”。
当钱钟书准备去英国留学时,同样出身名门之后的杨绛,放低身段,毅然决定放弃未完学业,追随他到英国留学,只为了能随身照料他的生活起居。
钱钟书称赞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总结的就是,两人心心相映、心有灵犀的包容与坚守。
徐静蕾的男友黄立行,出生在台湾,在美国长大,身上的ABC特质明显,而徐静蕾则是地道北京大妞。
两个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和睦相处、将恩爱保持这么多年呢?
徐静蕾的答案很简单,除了相互欣赏,就是彼此尊重。

她说,相互尊重是维系我们俩情感的基础。黄立行就像心理医生给我开的药,他从来不纠结,不焦虑,这是很好的品质,我尊重他的特质,我也一直在学习他的生活态度。
我们从来没吵过架,因为真的没有什么可吵的。她如是说。
的确,无论是男女恋爱,还是婚姻生活,当彼此都能做到相互欣赏和尊重,仔细算来,也就没有什么架,是非吵不可的了。
七年之痒,在他们身上没发挥作用。
那是因为,他们一直,没有为痒痛,留出入侵他们关系的机会。
高情商,从感恩知足开始
徐静蕾感慨地说:我的人生啊,虽然也付出了一些努力,但总的来说,还是很幸运的。
那一段采访里,她多次使用幸运、知足、感恩来描述自己今天的成就和状态。
她说,我所有接触的人和事情,都给我带来了很多美好的东西,如今,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再值得去较劲、去感到不满足。
对自己的现状知足,对取得的成就感恩,对身边的人宽容以待,这是属于徐静蕾的高情商。
她是一个能够在分手后、将前男友的关系转换成好朋友甚至好哥们的女人。
她的那些传闻中的前男友们,无论是王朔,还是黄觉,或者张亚东,在和她分手后,不仅不会恶言相向,反而更加真心对她,并且能在她需要的时候,帮衬她。
她自己也说:有时候,我和他们,就像一种亲人之间的关系,彼此有什么事情时,都乐意去帮忙。
她将这种关系,定义为:“另外一种形式的天长地久”。
对于前任,普通人惯常的做法,是相忘于江湖,老死不相往来。
但情商高的人,却能将前任发展成人脉。
爱情的缘分尽了,但人生的缘分却能维系得更长。
徐静蕾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另外,如果你注意观察,每当老徐有新的作品面世时,娱乐圈里总能有半壁江山的力量,为她摇旗呐喊。
这其中,有圈中大佬力挺,也有同辈女明星,仗义相助。
她的好人缘,在水深火热的娱乐圈里,不多见。这种关系,也不容易经营。
当谈起和其他同辈女明星之间的竞争关系时,徐静蕾说,各自头上一片天。我们都有自己的领域和成就,为什么一定要去竞争?为什么不能合作呢?
正是这种从容豁达的为人处世风格,练就了她在娱乐圈既别具一格,又叱咤风云的本领。
工作与生活两平衡:工作时拼命,休息时也尽兴
老徐说:我一工作起来,就变成了一个神经病。
因为她对工作的要求甚高,事事都要亲力亲为。
她的一位工作伙伴,在微博上讲述“和徐静蕾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时,引来几千人付费围观。
工作伙伴说,徐静蕾一旦启动了工作状态,她就一改温和常态,变身成大魔王和细节控。
发起脾气来,一点不含糊。对自身的要求,也一点不马虎。
她可以为了一件没达到要求的小细节,和大家一起加班到凌晨五点,不掰持好了,绝不罢休。
但她在忙完一个项目,准备放松休息时,也会妥善安置好员工,给他们休一个2年期的带薪长假。
然后,她也给自己放一个长假,去异国他乡,学习语言,四处游荡,去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真实生活。
“主业是生活,工作则是兴趣之一”,她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

徐静蕾说,我不要做一个讨人喜欢的人,而要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我想,对于普通人,我们毕竟不是明星,达不到徐静蕾般的财力和名气,也很难将“说走就走”的旅程,随心所欲地进行。
但最起码,徐静蕾的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原来人生不是单选题,还有其它种活法。
这无关男权女权,而是现代人,在解放心灵、获得自由后,对生活的终极选择权。
网友评论
--很喜欢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