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树丽
![](https://img.haomeiwen.com/i7588525/7c7f3d57664c1855.jpg)
读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个人玩,接着第二个人加入,然后第三个,第四个……这种滚雪球式的报团行走是最有力量的。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拿出玩的心态,很多事我们一本正经之后就会多出很多的约束和框架,这样反而让我们无法自由。
老梁读书会走到了第7期,这样的行走很难得,但更难得的是我们的成员一直在递增的状态,目前我们已有10名成员,当然今天我镇前辛庄学校的孙永娇老师也加入了我们读书会,刚好凑成11人。
我喜欢这个数字11,它像一个人的双腿,这就是行走。
![](https://img.haomeiwen.com/i7588525/7ae412c776b2c395.jpg)
这一期的行走很是特别。
01.这期的读书分享人很特别
原来的分享都是我们自己去做,而这次的分享却有了新的fresh,这次的分享人是李阳(秋丽老师的老公)。
听名字我们就觉得特别熟悉,早在十多年前我们都听说过疯狂英语的创始人,但是我们这个李阳更阳光,更温暖,人不仅长得帅气,而且还非常有才。
单从他精心绘制的思维导图上我们就很容易找到答案,他读书的方式果然很特别,我喜欢这样的年轻人,有思维,有创新,敢突破。
![](https://img.haomeiwen.com/i7588525/a51d1d70ae638af2.jpg)
我们共读的书目是《养育男孩》,李阳先生以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为点,然后把书中十个章节进行融入与铺展,同时围绕案例和实操给我们做有料有趣的解读,然后秋丽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和说明。
把一本书读薄,把思想读厚。
![](https://img.haomeiwen.com/i7588525/39583bc236c5f6ce.jpg)
打动我的不是书的内容,因为我已经认真读了这本书,对我来说,最打动我的是夫妻共读一本书,追求同频同步同向的行走。
这就是夫唱妇随最美的时光,可惜我们在分享结束后没有想到为他们拍一张合影,这不得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当然,责任在我,我着急着很多事,然后就忘记了很多事。
02.读书分享的地点很特别
七月份我们的读书分享都是在线上进行,但是这段时间因为下了一场雨后天气转凉,所以我想把读书会安排在线下。
最早我们考虑去宝龙广场或者去定国湖或平原湖这样的地方,但是又觉得带着孩子不稳妥,直到上周我去樊登书店借书,我突然有了想法。
我把自己的想法和美村老师做了沟通,她立刻就同意了,而且还专门调整了书店的课程安排为我们保留周四上午的时间,这让我非常感动。
我和美村老师的接触是在每周六的美村读书会上,她办读书会的目的就是想用阅读点亮生活,虽然我也参加读书会,但是并不经常,倒是美村老师非常热情邀请我来讲书,一次次给我正向确认。
所以,我们都非常感谢美村老师,感谢樊登书店给我们免费提供的读书空间。
“福来者福往,爱出者爱返”,下一周我去樊登书店分享《父母的格局》这本书,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我希望能像美村老师一样用热爱点燃热爱,一起用读书为自己赋能。
03.读书会增加了两个特别的人
真没想到这次读书会福磊的老公来了,他是公司的骨干,平时可是一个大忙人,但是为了和福磊比翼双飞,他也加入了我们的读书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7588525/782ba30cc09b730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588525/6e5d6b02ca09f13a.jpg)
就像秋丽老公李阳说得那样,他最早的时候觉得养孩子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他没有读书学习的概念,但当他真正走进读书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都走在错误的路上,自己处于缺席的状态。
福磊和秋丽一样都是两个男孩,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困难所以学习,这样的觉悟其实就是觉醒,一旦觉醒,孩子将收获满满的幸福。
对我来说,我更希望我们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读书,毕竟孩子成长的路上父亲和母亲需要合力托举孩子的明天。
不着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没想到的是读书会后,孙永娇老师加我的微信,她想和我们一起玩,对于我这个特别喜欢热闹的人来说,自然是满心欢喜。
她告诉我她也是英语老师,我突然又有了灵感,我们可以在小学和初中搞教研活动,比如我可以利用“特权”去小学讲讲课,她可以通过我来初中课堂互动,大家互相借力打力,玩出不一样的烟火。
这样想来,挺美。
接下来一起来看看我们的特别感悟吧!
崔福磊:今天听了秋丽及其老公分享的《养育男孩》后,我有四点收获。
首先,一张思维导图涵盖一本书的精华,清晰明了,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或者分享中借鉴。
其次,我对0—-6岁这个阶段思考的比较多,孩子需要陪伴,需要安全感,尤其是脑结构有差异的男孩。我总觉得我的孩子胆小,内向,调皮不守规矩,殊不知这都是正常现象,我们不应该去压制他,而是需要去引导他,比如陪伴阅读、交流沟通、做游戏等方式。
再次,分享中提到试错一词,我非常赞同,孩子还小,处于发展中的人,并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因此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并帮助他在错误的体验中分辨是与非,对与错。爸爸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
最后,我要检讨我自己。从今天开始:1、不乱发脾气,有话好好说。2、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3、尽可能的高质量的陪伴孩子。
感谢樊登书店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地方讲书,感谢所有姐妹们的坚持,感谢遇见!
裴伟娜:今天上午在梁大姐的带领下,我们成功从线上转战到线下的樊登书店,从单打独斗转型为夫妻档—秋丽夫妇共同分享《养育男孩》。
这次的分享有一种很正式很高大上的感觉。《养育男孩》这本书对于我有着两个男孩儿的妈妈来说就是及时雨。
通过分享让我明白了对于男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给予他爱和尊重,我们要经常夸夸我们的男子汉们,让他感受到父母的爱和自己的价值。
当然给男孩子(当然也包括自己的另一半)足够的尊重和肯定是我最为欠缺的,我总是喜欢用否定和挑剔的态度去跟他们说话,说的最多的就是“不行”。
所以以后遇到任何事都要想想怎样用肯定和赞扬的话语去教育和引导他们,可能会收到更想要的效果。另外,“做家务”和“运动”也是男孩子应该具备的两项技能,这也是两项大工程,我虽然一直在往这方面引导我的两个儿子,但效果并不显著,特别是运动,对于我家老大这个宅男来说真的是太困难了。每次我都下定决心跟他一起运动,跑步或者跳绳,但总是半路夭折,反思自己,这都是我自己没有做到以身作则。
感谢梁大姐这个读书带头人,感谢秋丽夫妇的分享,感谢樊登书店,感谢我们每个坐在一起听书的小伙伴。
“独行快,众行远。”相信我们的读书活动会越办越好。
张瑜:养育孩子,挺难的,养育好孩子,难上加难!除了要了解生命自然普遍的成长规律,还得应对个性不同孩子的特征。一颗种子需要合适的土壤,适宜的温度,或阳或阴的光照,才有可能成长为一颗正常的植株。养育孩子,父母就是要尽可能的制造适宜自己孩子的成长环境。孩子幼儿时,是父母的复写板;孩子少年时,又有了同伴的影子;孩子青年时便有了自己的模样!所以努力提高自己,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王宇飞:这本书给家里有男孩儿的家长指明了道路,只有了解了性别特征,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养育男孩,最重要的是尊重,在适当的时候让他有一个榜样,从而去引导他。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继续努力!感谢阅读,感谢樊登书店!
申培培:每次读书会都是提升自己的好机会,都是净化心灵的好时机,无论是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学生,这次更不例外,因为在“养育男孩”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问题,通过今天秋丽的解读,收获满满,尤其是以下几点我感触颇深:首先,肯定男女孩儿之间的差别,还要接受并包容生长规律,高质量陪伴他们;其次,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一定要保留孩子的探索和求知欲,这对以后长大了他们认知世界尤为重要,只有愿意干,不怕困难,才能突破自我,今天让我更加坚定的还有,孩子们运动能对孩子潜在的精力压力做很好的释放,所谓的“多动症”是因为能量没释放出来,今后我想践行这个理念,带孩子运动;最后,我认为以后我会和孩子加强沟通,争取做到他十五六岁了还愿意和我们聊天,爱是一切的基础,我们持续努力!
王秋丽:非常难得的机会暑假里大家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只为读书。一本书反复读、反复研究,还是收获满满的。交流让我们彼此按下确认键,更加坚定往前走。养育男孩通常会更加费心费力,当我们真正了解男孩儿和女孩儿的生理、脑结构差别后,我们会更加理解我们的男孩,并应给予更多的爱。本书中肯定了父亲在男孩儿养育过程中的重要性,父亲角色的不可缺失,母亲单打独斗更不容易培养出来一个有阳刚之气的男子汉。一个人进步还不够,这次拉上我家先生一起学习,让他也感受一下读书会的热情。
郭士魏:通过学习史蒂夫·比达尔夫《养育男孩》一书,作为家长,了解男孩成长过程的三个关键阶段,培养他所有积极正面的品质。
男孩在童年时期,在外缺乏安全意识,不知道遵守交通规则,在幼儿园时期,比较调皮,与女孩子相比,更容易粘上恶习。在中小学,缺少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没有团队的概念,不喜欢展示自己。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起到引领者的作用,孩子在很大度程上借鉴和模仿父母的行为。如果父母没有起引领者的作用,孩子会在自己的学习、朋友圈内更容易粘上恶习。
作为家长,应该对孩子讲一些生活经验、社会经验,比如了解并遵守基本的交通法规,健康的身体对生活的重要性。鼓励孩子展示自己。
改善和需要落实的内容:
1、鼓励孩子参与到家庭劳动中,并给予肯定
2、为孩子提供展示自己价值的机会
3、多陪孩子一起读书,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4、多组织家庭进行户外锻炼,锻炼身体
5、鼓励孩子大声讲话,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孟云:今天听了李阳和秋丽对《养育男孩》的解读,我受益良多。我明白了在男孩成长的三个关键阶段中,男孩的成长特点、需要的关注点、父母应该扮演的角色、父母错误的观念和行为以及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天性决定了男孩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包容。我反思和孩子相处的过程,发现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以后,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会改变自己错误的认知,不再想当然去评价孩子的语言和行为,而是尽量从孩子的视角去包容孩子的行为表现。我会让爸爸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让爸爸带着孩子一起运动一起劳动,慢慢树立父亲形象。我会尽力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尽量多陪伴孩子,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会更加尊重孩子,给予他充分表达自己思想的自由,交流过程中多用商量的语气去倾听孩子、去理解孩子、去支持孩子。
再次感谢美村老师,感谢所有的遇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