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 原创儿童文学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 二十一、给李白讲李白的故事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 二十一、给李白讲李白的故事

作者: 日日昌 | 来源:发表于2018-10-11 17:55 被阅读29次

二十一、给李白讲李白的故事

从小到大,腾小追背了不少李白的诗,也听了不少李白的故事。他有时就好奇,这些故事李白知道吗?他听了这些故事会是什么反应?

我为什么不去找他,给他讲讲他的故事呢?这可是个不错的主意,对,我这就去找他!

见到李白,腾小追开门见山:“我今天给你讲故事来了!”

“你给我讲故事?好啊!”李白觉得很新鲜,“你要给我讲什么故事?”

“我要给你讲你的故事——说起来挺绕口哈!”

“你弄错了吧,小追?”李白不相信,“你要给李白讲李白的故事?!”

“对,我就是要给李白讲李白的故事!”

“真是匪夷所思,我的故事我会不知道?还要你来讲?”

“你还别说,你真不一定知道。”

“此话怎讲?”

“我有事为证。”

“那叫有诗为证吧,小追?”

“我这是有事为证,就是有故事为证。你先听我给你讲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卓别林是何许人也?”

“卓别林是一个电影明星和喜剧大师。有一次他来到一个城市,发现这里正在举行模仿卓别林的比赛。他觉得很有趣,就化名参加了比赛。”讲到这里,腾小追停下来问李白,“你猜,卓别林最后得了第几名?”

“卓别林模仿卓别林,肯定是第一呀!这还用说吗?”李白不假思索地答道。

“回答错误!告诉你,卓别林只得了第三名!”

“啊!还有这等事?”

“没想到吧?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别人眼里的‘你’不一定是真实的‘你’,他们可能按照自己的希望和想象造出一个不太一样的‘你’,这个‘你’连你自己都不了解。”

“噢,我明白了,你是说,你要给我讲的我的故事,是别人眼中的‘我’,我自己未必知道,是吗?”李白明白了腾小追的意思。

“正是。”腾小追进一步解释说,“记得以前我们也讨论过,你把诗写完,别人对诗的理解,对你的评价和看法,你都管不着了,你只能由着他们自己去解释和创造。我要给你讲的你的故事,和这差不多,都是别人的理解和创造。”

“那好啊,你快给李白讲李白的故事吧,我真想听了!”

“好,下面先讲第一个故事:铁杵磨针。”腾小追顿了顿,像说评书似的有模有样地讲了起来,“在眉州的象耳山下有一条磨针溪。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做完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婆婆在磨铁棒,他感到很奇怪,就问这位老婆婆在干什么。老婆婆说:‘我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问道:‘把铁棒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却说:‘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毅力感动了,就回去做完了功课。那个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边还有一块武氏岩呢。”

“颖悟过人,知错就改,你看我是一个多聪明的孩子啊!——这个应该有。”李白高兴地说道。

“这个故事我从小就听过,是一个无人不知、非常有名的励志故事。它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腾小追又来总结中心思想了。

“只是……我是不是太聪明、太懂事了?”李白有点犹豫。

“好像是。”腾小追说,“我看这个故事未必有。”

“我的事有没有你怎么会知道?”

“因为这个故事有破绽。你看,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有问题。”

“什么问题?”

“这个故事发生在眉州的象耳山,可实际上你没在象耳山读过书,你是在绵州的大匡山和梓州的长平山读的书,不可能在象耳山看到老婆婆磨针。”

“嗯,非常明显的一个破绽……”李白也看出来了,他佯装恼怒地说,“编故事的人真不专业,就不能把故事编得合理一点吗?”

过了一会儿,李白问腾小追:“下一个故事是什么?”

“下一个故事叫‘力士脱靴’。”腾小追接着讲道,“李白在当翰林待诏的时候,经常喝醉酒。有一天,皇帝召见李白,让他写诗,可李白已经喝多了,写不了了。皇帝让人用冷水给他洗脸才稍稍清醒,他拿起笔来一挥而就写了十多首诗,一点都不用改。皇帝很高兴,继续请李白喝酒。李白喝得畅快,把腿一抬,对高力士说:‘给我把靴子脱了!’高力士一时不知所措,只得给李白脱下靴子。”

“不畏权势,放荡不羁,我的形象好高大呀!——这个可以有。”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过瘾,很痛快,它展现了李白蔑视权贵、自由任性的一面,也表现了人们对李白的羡慕和敬仰。”腾小追继续总结中心思想。

“只是……我是不是太莽撞、太无礼、太狂妄了?” 李白有点犹豫。

“好像是。”腾小追说,“所以这个故事未必有。”

“怎么又是‘未必有’?”

“据说高力士并不是一个奸臣,有人说他是‘千古贤宦第一人’呢。他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威望很高,王公大臣都尊敬他,巴结他。对于这样一个人,我想你不太可能去冒犯他,让他给你脱靴。这太不符合常理了,也真的是太莽撞、太无礼了。”

“这才叫蔑视权贵、放荡不羁呀!”

“有人研究了你到长安后的表现,发现你在觐见皇帝、奉命作诗、结交官员等方面都很谨慎、很得体,不太可能做出出格的举动,让人家给你脱靴。”

“嗯,是不太可信……” 李白也同意,他佯装恼怒地说,“编故事的人很不专业,就不能把故事编得可信一点吗?”又对腾小追说,“我要听下一个故事。”

“好,我们来讲下一个故事:醉草吓蛮书。”

腾小追在手机上看了看,有板有眼地讲道:“有一天,番邦使者来到大唐,递上一封国书。皇帝让翰林学士读给他听。翰林学士拆开国书一看,里面的字乱七八糟,像鸟兽的足迹一样,一个都不认识。再让其他大臣看,也没有一个人认得,谁都不知道里面说了什么。皇帝龙颜大怒,命令他们限期读懂,否则就要严加惩处。

太子宾客贺知章向皇帝推荐了李白,说李白博学多能,要读懂番书,非他不可。皇帝于是宣李白上殿。李白接过蕃书一看,认出是渤海国文字,当场就译出来读给众人听。他读起来声音洪亮,流畅轻松,众人听得是面面相觑,大惊失色。原来这渤海国竟然让唐朝把高丽一百七十六城让给他们,否则就要起兵讨伐,大动干戈。

皇帝听了番书,问两班文武:‘今番邦要兴兵抢占高丽,诸位有何对策?’两班文武无计可施,没有一个人敢回话。这时,李白上前奏道:‘启奏陛下,此事不劳圣虑。来日可宣番使入朝,臣当面回答番书,就用番国文字羞辱他们,定让番国国王拱手来降。’

第二天天子升殿,宣番使入朝。李白对番使说:‘小小番国如此无礼!圣上气度如天,并不与尔等计较,现有诏书下达,你给我听好了!’番使战战兢兢,跪伏在阶下。李白左手一捋胡须,右手执笔,唰唰唰一会儿就写好了一篇吓蛮书。书中字画整齐,洋洋洒洒,跟那封番书字迹一模一样。

李白在书中说,我大唐王朝兵精将广,威震四海,多少番邦都来进贡称臣。你们小小渤海国和大唐比起来不过是一个郡县,希望你们不要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为人耻笑。

李白对着番使义正辞严地把诏书读了一遍。番使听罢,吓得面如土色,不敢作声,连忙告辞回国。渤海国国王看了国书,大吃一惊,唐朝有这样的神仙相助,我们怎么能打得过。于是赶紧写了降表,愿年年进贡,岁岁来朝。”

“文采斐然,博学多能,一人能抵百万兵!——这个必须有。”李白很兴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会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啊!”腾小追这回的总结不像中心思想。

“会一门外语?”李白听糊涂了。

“你懂得番国文字才写出吓蛮书,要是不会这门外语,你也没有办法!”

“对,学好外语是很重要。”李白表示认同。

“可是……我怀疑你是否真懂外语。”

“你是不是又要说这个故事未必有?”

“是,这个故事未必有。”

“我就知道你要这样说——为什么?”

“有两个原因。”腾小追说,“第一,故事中说的渤海国位于东北,在北方,你虽然去过很多地方,可你从来都没去过东北,你怎么能懂得渤海国的文字呢?”

“我去过北方的,我曾经北游塞垣,到过幽州。”

“那离东北还有好远呢。”腾小追说,“再来看第二个原因。就算你到过东北,你也不会懂渤海国的文字!”

“为什么?”

“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文字!他们跟我们一样,使用汉字!”

“噢,是这样……如此说来,这个故事就不可能有了。”李白明白了,他佯装恼怒地说,“编故事的人太不专业,就不能把故事编得准确一点吗?”

“下面接着听故事吗?”腾小追问李白。

“不听了。”李白略显夸张地说,“刚开始听,还以为你是来夸我的,谁知道你是在毁我。”

“毁你?”

“每讲一个故事,你后面就跟一个‘未必有’来揭老底,”李白以一种玩笑的口吻说,“你这可有损我的高大形象啊!”

“放心吧,保证不会的!”腾小追肯定地说,“千百年来一直有人指出这些故事的破绽,可人们不管真假,就是相信它们是真的,后来都习非成是、弄假成真了,已经分不清哪里是真、哪里是假了。你的形象不仅没受到影响,反而越来越高大了。”

“我今天听了你给我讲的故事,也有一种恍惚的感觉,不知道哪个李白是我,我是哪个李白。”

“人们就是这样,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他们不管是真李白还是假李白,只要自己心目中的李白。”

李白好像很高兴,又好像若有所失:“小追,你说这是我的荣耀呢,还是我的悲哀?”

“当然是你的荣耀啦!”腾小追说,“这说明人们喜欢你,热爱你。他们要歌颂你,赞美你。要把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寄托在你身上!”

腾小追盯着李白说:“在他们眼里,你根本就不是人……”

“啊?!”

“你是神哪!”

相关文章

  •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 二十一、给李白讲李白的故事

    二十一、给李白讲李白的故事 从小到大,腾小追背了不少李白的诗,也听了不少李白的故事。他有时就好奇,这些故事李白知道...

  •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22)

    十三、专访:李白之罪(一) 腾小追:我们的专访继续进行。上次我们谈的话题是“李白之谜”,今天我们来谈“李白之罪”…...

  •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12)

    七、专访:李白之谜(上) 腾小追和李白接触,长了见识,学了知识,好玩又刺激,非常开心。可是和李白接触越多,他发现李...

  •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10)

    六、从黄鹤楼到凤凰台(上) 腾小追随即穿越到二十年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这一年,李白已经47岁了,夏初他南...

  •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11)

    六、从黄鹤楼到凤凰台(下) “好,我来给你讲。”腾小追拿出手机查了查,说,“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和崔颢的故事就这样流...

  •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9)

    五、烟花三月(下) “只要他的解释是在诗句基础上结合他的生活经验所做出的合理想象,就是对的;有些解释与诗意不符,可...

  •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8)

    五、烟花三月(上) 腾小追和爸爸、妈妈去黄鹤楼旅游,看了许多和黄鹤楼有关的诗,其中自然有李白和崔颢的诗,还有李白搁...

  •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13)

    七、专访:李白之谜(下) 腾小追:你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人们对你进行了方方面面的研究,可还是有许多问题没弄清楚。我和...

  •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19)

    十一、举杯邀明月 李白最喜欢的是饮酒,最爱写的是月亮,他会击剑会骑马,据说还能歌善舞。腾小追一直想见识一下他的多才...

  •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20)

    十二、月亮大观园(上) “我知道你在好多诗里都写过月亮,你为什么那么喜欢月亮?都快成‘月亮诗人’了!”腾小追早就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腾小追和李白谈诗 二十一、给李白讲李白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ba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