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能做隐士的都不是一般人,是高人。道德高尚,行为自由,学问五车,再厉害一点的,法术高强,通天彻地。简而言之,不出仕的高人,叫“隐士”。一般是来源于道家人士。延伸一点说,是指修大道、且具备高深学问、隐居山林的贤人隐士,比如鬼谷子、黄石公、陈抟老祖这样的。尤以老庄为代表。这些人都是一等一的高人,你说以前的皇上动不动跑到“山中宰相”那里不耻下问,真当皇上是傻、是闲?
隐士们修的是“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牗而见天道”的真本事,再不济,也是天下形势了然于胸,有一家之见解,开一家之宗风,实在高明得厉害。高人的道德又是国事决策之悬镜,能为一国之主开宗明义、拨云解惑,所以从尧舜禹时代,贤明之主必以玄纁织锦礼聘道德之士,希望他们能够建言献策为国出力,比如汉高帝刘邦的太子因为得到商山四皓的辅佐,而打消了戚夫人阴谋为自己的儿子谋权夺位的野心。即使隐士们不出仕,皇帝自己的言行也能够为天下做表率。
隐士之名出自道家者流,但是在传习教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带有儒家色彩的名流隐士。比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陶渊明,先仕后隐,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贫穷节气和超凡脱俗的诗作《归去来辞》隐成天下第一等名仕。又比如宋代的林逋,清风明月,梅妻鹤子,隐在风景佳天下的西湖杭州而名动天下,拜访的人络绎不绝,连皇上都惊动了,死后赐“和靖先生”。
说实在的,这个林逋挺讨厌的,大家都学你这样,挑好地方隐居起来,衣食百米无忧,还尽玩些高大上的闲情雅好,最要命的是还挣了名气,简直是空手套白狼啊。那从今往后,谁还想着老老实实出来做事,做事还不讨好?你比如才子苏东坡,本性高洁,仕途欠缺,是做事吃力不讨好的典型啊,常感叹“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东坡一直中意在佛道之间流连忘返,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终于不想再做官了。
再看看佛家的出世之思想,总体来讲,中国人对于“隐士”的向往和推崇是一种文化承留,也是古来有之,深入精髓血液的。
隐于山林、寻找诗意的人生居所当然是其最主要的特色,但是并不是所有隐在乡间山林、为躲避失意人生的遗夫野老都叫做隐士。
首先,隐士之所以选择做隐士是一种主动选择,而不是被逼无奈。所以隐士是自由的。无论是心理层面还是客观环境。道家隐士源流久远,但是他们可能比许由、善卷、巢父等人隐得还要深入、久远,比唐伯虎、林逋、竹林七贤等人还要隐得朴素、无名。这些见素抱朴之士,很多都成为历史上无名、无相、无生平事迹的樵夫、渔者、河上公。有意思的是,很多典籍中的大道智言都借这三者的口中说出。
所以儒家君子先仕后隐、以隐求官、半官半隐、无奈而隐的情况看起来够不上道家隐士“真隐”和“全隐”的格调,很多情况下,儒家君子都是因为仕途不畅、心灰意冷才选择找个没人的地方隐居起来,像范蠡这样功成身退携西施泛舟江湖,之后又成功转型成为富甲天下的陶朱公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陶渊明和林逋、刘伯温、诸葛亮等人能隐成名震天下,万世垂范,自然就有那些沽名钓誉之辈,选择在长白山、昆仑山、终南山隐逸些许几年,然后再学那姜太公钓鱼,钓出一番事业来。这种心思真应该拿“诛心”的修行来讨伐自我一番,用心不良,其心可诛。
每个时代,商人、出仕的人肯定占绝大多数,像吕尚(姜子牙)那样把狂狷华士之流杀了,生怕贤谋之士不出仕为国效力的人,几乎是个异类。吕尚自己当年八十岁之前流落民间不知名,犹如隐者,有人羡慕仿效吗?世间多的是汲汲于利者!隐士再风雅再神仙风骨,到底没有名与利的追随者多。隐士务虚,名利务实。务虚者言必称当下、今天不知明天,务实者为万世子孙谋生计。是商人当然都以功利为重,是以在中国,任何一门事物都可以做成一门生意,包括文化、国学、瑜伽、隐士。
隐士是“三高人士”:高情商、高智商、高知识分子。
高情商,懂得享受生活。比如梅妻鹤子,比如丝竹管弦;寄情于玄素,托墨于毫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未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高智商,学富五车,经纶满腹;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比如鬼谷子,纵横家之鼻祖,学问通天彻地无所不知。他自己从来没有出仕,但是培养的几个弟子,苏秦张仪、庞涓孙膑,那可是战国混乱合纵连横、翻云覆雨的人中龙凤。
再说说范蠡,是知所进退,未曾有失。以佐智之谋助越王勾践二十年复国,这份忍力、忠心与同时为相的文种是不相上下吧,二人真正的差别在复国以后显现出来了,原来是智力上的差别。范蠡选择功成身退,文种不知道“狡兔死走狗烹”、“伍子胥怀忠而漂尸”的道理,即使知道,还是贪恋权贵呢还是不舍越王呢?总之一个活了,一个死了。
所以高智商和高情商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一个高智商的人肯定情商高,显得高不高,那是人家愿不愿意的问题了。比如尼古拉斯.特斯拉,一辈子搞科学发明,一辈子羞涩内向、单身狗不谈恋爱不结婚,人家不愿意浪费这个时间啊。还有些人把高情商看成是人际交往中的推杯换盏、迎来送往、撒娇卖萌、曲高和众,不要说这种情商在大是大非面前点用没有,更无法想象情商第一的陶渊明会做出此等事来。
隐士们的情商,格调高雅,尤其表现在人生选择和行止进退之间。
很多隐士都是为自由而隐,那真正的隐士如果不出仕的话,生计该作何计呢?
隐士必定是财务自由的。首先是降低欲望,安贫乐道。这样就算赚的少,也不至于饿肚子,精神上也能够超凡脱俗。如果注定要饿肚子,要学辟谷术。
其二,如果住在山林,依山傍水,可以农耕渔猎。
其三,用聚宝盆练黄白之术。道家史上,外丹术可以炼制黄金。技术性太高,可能一般人做不了。虽然听起来貌似天方夜谭,但也不是不可信。
其四,收徒授学。这个同样需要一技之长。张三丰如此受人尊崇,除了他的太极拳专业技术,还与他的创富能力有关,武当七子而外,传说他指点明朝巨贾沈万三点金之术,使其成为明朝初期的天下首富。有这等本事,隐士已经不足以匡他之名,隐仙倒是贴切。隐仙乐得隐逸自在,神龙首尾不显,连皇帝也无需搭理了。
所以最理想的情况,是做到像范蠡、张三丰这样的隐仙级别。财务自由才能时间自由,时间自由才能创作自由。是以只有张三丰才是太极拳的集大成者,普通人虽说隐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要么受制于生计,要么受制于没有远大的理想。
我们通常说六朝之时,隐士之多无出其右,但是就今而论,现在之时,才是隐士最多最多的时代,远远超过魏晋南北朝时期。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隐藏在网络背后的隐士,一个人可以有无数的网名和身份,进可以做网络红人、键盘侠,退可以刷微博玩抖音,赚钱、投资的方式更是多不剩举、匪夷所思。做隐士,在这个时代,完全不是问题。所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大城市呆不下去,返回二三线城市,回到农村,甚至跑到终南山去的年青人多了起来。哪里也不去的人,网络是最好的隐居之地,网络适合隐居,适合藏起来做一个无名之人。但是现在之隐居者,最欠缺的,是古人隐居的那种南山之景、高尚格调、道德品质和胸怀、大志。
文|花藏花无缺
|本号撰写太极和东方智慧文化,欢迎关注!此文系原创文章,转载请窗口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