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转必沉是一种智慧,一种姿态,乃至一种抗压力的优秀品质。人生之路,不但在转向时需要沉胯,乃至道路崎岖不平时、走下坡路时都要沉着胯、夹着尾闾走下去。
一气为太极,太极即是一气。太极拳不仅仅是动作,是无所不在的太极之理。
气无所不在,有气的地方就有太极,就有道。我们学习太极拳还要学习太极文化,将太极之理融入生活中,太极拳为我们更好地应用大道,做一个有道之士提供了更多一个门径。而且,正因为太极无所不包,太极文化是迄今为止容纳百家、超出国界和宗教定义的一门人人可学的文化,从博大如海的太极文化中吸取营养、指导人生是每一个有识之士的高效选择。
逢转必沉,既是客观环境的必然趋势,也是主体对客体做出的必然反应。
说到逢转必沉,首先是要知道什么是“转”。在太极拳的练习中,一般是指脚步的转化方向,而身体亦随脚步转动。脚步要以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的运动方式按照八卦的方向,通俗地讲就是东南西北四正方加四斜方,去转换。
五行的运动方式和八卦的方向都比较好理解,五行运动即是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八卦方向即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其简要在辨明角度和进退得宜,但是最紧要的是这个“沉”字。转换之际,无沉字做功,则失于轻浮,失于神气无定,乃至脚下无根,身法大乱。太极拳无身法,则拳不成拳,亦不成太极。
转向时,松沉可以保持下盘的稳固,尤其是骨盆的稳定,骨盆稳得住,则双腿的虚实、胯的开合能够自如、自由。同时能够虚心实腹,心空则能精神提的起,意念时时保持虚灵。此是在身体上做文章,用之于人生道途,实是一途。
我们都知道沉胯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当中是从一而终要保持的姿势,为什么要在转向的时候又强调“逢转必沉”呢?只因为此处的沉,又多了几分重任。在转折处沉,除了沉胯之外,还要合胯,更要往后抽胯或者说移胯,以完成后撤之势。比如在武当太极十三式中,搂膝拗步这个势子,无论是后腿往前上步这个动作,还是在转身左顾或右盼时,在合胯的同时要完成抽胯、竖脊的动作,虽然只是骨骼缝隙之间很微小的一种移动,但却起到了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作用。向下、向后这个组合运动,在太极人生的旅途上同样意义深远。
人生路上,逢转必沉是一种必然,一种趋势。广大股民热爱的K线图,有起有落,有涨有跌,其实转向之际,涨就是跌,跌就是涨。一年四季,春有百花秋有月,换季之时,正是前物凋零,后物兴盛之时。万事万物,莫不在兜兜转转、沉沉潜潜之中。
试想人生路上哪能一帆风顺、一条直路走到头?哪个紧要关头不是转向之际?转换之时正是气沉丹田、姿态放低、向下蓄劲之时。设若越王勾践不能卧薪尝胆,怎能十年练兵,十年复国?晋文公重耳虽贤才兼备,但逢骊姬之乱也只能流亡他乡寄人篱下,沉潜忍耐十九年,方才回国励精图治开创百年霸业。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曾向毛泽东提了一个问题:“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毛泽东回答:“那是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其实毛主席一生中不止一次经历过很艰难的时刻,但是都被他用超强的忍耐力和智慧所化解。
沉潜之时正是潜龙勿用做功修炼之时。根基越是潜藏得久,吸取的能量越强大。范仲淹年轻时家贫,住在寺庙中日以继夜读书,每日只吃冻粥四块,他的同窗,南都学舍的儿子送给他吃食,他也拒不接受,真正的是一个寒窗苦读的学子。后来范仲淹终于成为一代名相,在德行、政治、文学、书法、执教兴学方面均有杰出建树,后辈中也能者倍出,官商巨贾不泛其人,绵延名门风范800载。
逢转必沉是一种智慧,一种姿态,乃至一种抗压力的优秀品质。人生之路,不但在转向时需要沉胯,乃至道路崎岖不平时、走下坡路时都要沉着胯、夹着尾巴走下去,否则只能面临跌落的危险。这是比之练太极拳更要紧的地方,也更需要时时刻刻沉着冷静的道理。毕竟练拳可以一遍又一遍,而人生之旅,一次不小心,就于进步之阶梯当面错过了。
我们都知道沉着胯练拳,要沉到位,练起来是很累的,能坚持长时间地降低姿态练拳需要毅力和恒心。练拳时,须胯沉(重心沉),肉沉,气沉,意沉,唯要精神能提的起。这是有阴必有阳,有下必有上的意思。
要耐得住挫折,提的起精神,稳得住心气。设若只管沉下去,却不把精神提住(虚领顶劲),意念时时关照住,那么全身就懈怠掉了。一味消沉下去,心气也会散掉。拳经谓之:精神内敛,气宜鼓荡。人不能失了“神气”二字,方能让“沉”字做出一番功夫来。古语云: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比喻修炼之人能经得起困苦、磨折,有金石之忍耐力和志气,虽百般困难,而精神依然不凋不谢,屹立于寒冬不倒。
松沉是连在一起说的,要想沉,必须先松而且要松得好、松到位,骨肉、筋膜之间完全松开,脊椎节节松开。于人生之借鉴,还有心意要松开。能松开,方能沉的低,沉到位,沉得姿态优美,沉的心甘情愿。否则肩耸胯紧,手僵脚硬,于神意迟寒,心高气傲,却只在外形上做姿势,越是沉得低越是断了气息,伤了膝盖和腰骨。这就是自欺欺人,徒费功夫了,到最终反致自身身法散乱,心烦气躁,无所得益。所以,沉必以松字做前提,以精神为主宰,以气息为定力,以智慧为导航。
|本号撰写太极及东方智慧文化,欢迎关注。转载请注明来源:太极阐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