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专题精选故事与干货专题池(荐)
一不小心买6000件文物,原来你是这样的鲁迅

一不小心买6000件文物,原来你是这样的鲁迅

作者: 艺萃 | 来源:发表于2017-11-30 09:02 被阅读269次

    如果你只在教科书里看过鲁迅,那么他可能是在书桌上刻“早”字的上进学生,是弃医从文的热血青年,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民族斗士。

    永不休战,汤小铭作品

    如果你在社交网络上看过鲁迅,那么他可能是King of 表情包,各种他根本没说过的鸡汤金句都被强行算在他头上的“接盘侠”。

    如果你再看看他的收藏,就会发现,原来他还是位首屈一指的艺术收藏家。

    碑刻拓片

    民国元年,鲁迅应蔡元培邀请在教育部任职。在北京的十余年,鲁迅参与了一件闻名全国的大事,那就是“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新文化运动。也因为新文化运动,在不少同学心中,鲁迅是fashion的、激进的、对传统不屑一顾的弄潮儿。

    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上的《狂人日记》,北京鲁迅博物馆藏

    如果你也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鲁迅反对的是吃人的封建礼教,并不反对传统文化,他本人不仅有着扎实的知识体系,而且相当沉迷于收集古代碑刻拓片。

    玄武瓦当拓片,鲁迅收藏 汉代孝堂山石祠东壁画像石拓片(局部),鲁迅收藏,北京鲁迅博物馆藏 晋代爨宝子碑(局部),鲁迅收藏,北京鲁迅博物馆藏

    在北京生活期间,鲁迅常常去琉璃厂、小市淘宝,或是托亲朋同事搜购拓片。每次入手了新宝贝,都会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翻阅《鲁迅日记》,可以发现许多交易记录,如1915年4月25日记载说:“往琉璃厂买‘射阳石门画像’等五纸,二元;‘曹望必需品造象’拓本二枚,四角。”

    花了钱不说,当他看了清末杨守敬的石刻拓片集《寰宇贞石图》(共六卷),觉得全书“极草率”,看不下去了,于是把全书修订了一遍,嗯,这样就好读多了。(有才华的人,就是这么任性。)郭沫若看完修订版大为称赞“研究历史者可作史料之参考,研究书法者可瞻文字之演变,裨益后人,实非浅鲜”。

    萃花概括下鲁迅先生在北京的生活状态大概是这样:

    上班、写稿、淘宝;

    上班、写稿、抄碑;

    上班、写稿、校对古籍。

    如今北京鲁迅博物馆保存的碑帖及汉画像藏品高达6000多件,可见其痴迷!

    日本浮世绘

    除了碑刻拓片,鲁迅也尤爱日本浮世绘。浮世绘是17-19世纪中叶在日本兴起的一种彩色印刷的木版画(也有手绘),19世界后半叶,这一艺术形式受到西方关注,它接力“中国风”(Chinoiserie),在西方引发了一阵“日本风”(Japonisme),莫奈、德加、梵高等大师均受过浮世绘的影响。

    葛饰北斋 冨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

    在致日本友人山本初枝的书简中,鲁迅聊起过对浮世绘画家的偏好,“年轻时喜欢北斋,现在则是广重”。

    葛饰北斋 冨嶽三十六景 山下白雨

    葛饰北斋的作品颜色纯度高,风格生动活泼,极具视觉冲击力,是许多文艺青年心中的白月光,德加、马奈、梵高、高更等绘画大师都临摹过他的作品。今年在国内巡展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其中一件展品就是葛饰北斋的漫画,足见其重要地位

    歌川广重 名所江户百景 大桥骤雨

    歌川广重笔触秀丽,色彩和谐,人物与自然总是密切相关,画面富有诗意。他曾受葛饰北斋风景画影响,后期探索出自己的风格。

    鲁迅生前收藏了大量的浮世绘作品、书籍,一些收藏价值高的作品,即便是分期付款,也要买买买。1930年第一书房出版了《浮世绘版画名作集》(第二期),鲁迅通过上海的内山书房“海淘代购”,分12期,每期7日元,邮费另附,原价100日元的作品集,总共花了220日元左右,终于到手。

    鲁迅曾想将浮世绘介绍到国内,因担心中国没有欣赏浮世绘的人,直到去世也未能实现。

    歌川广重 东海道五拾三次之内 箱根 湖水图

    他所收藏的浮世绘作品大多由国内的博物馆、纪念馆保存,其中他分期巨款买下的第一书房版《浮世绘版画名作集》,在日本早已绝版,目前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及各大学图书馆,也尚未确认有藏,极为珍贵。

    西洋版画

    鲁迅没来得及将浮世绘介绍到国内,不过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他介绍了许多国外优秀的艺术家和作品。

    他非常喜欢收集版画,一生收集的外国版画原拓作品达2100多幅,涉及16个国家的200多位版画家,并自费编印了木刻画册十余种,如出版德国木刻家梅斐尔德《士敏土之图》、比利时画家麦绥莱勒的《一个人的遭遇》、苏联版画《引玉集》等。

    《麦绥莱勒连环画图画集》 《引玉集》

    在西方版画家中,鲁迅尤其推崇凯绥·珂勒惠支,1932年德国版画展览会在中国开幕,其中珂勒惠支的作品即由鲁迅提供。1936年鲁迅以“三闲书屋”名义编选出版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

    珂勒惠支是一位为人民作画的艺术家,她为被资本家压榨的劳动阶级发声,她所表现的苦难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不同于浮世绘给人的视觉愉悦感,从珂勒惠支的石刻、木刻版画中,人们极容易感受到悲伤、痛苦、贫穷、死亡等因素。

    磨镰刀 死亡和女人 突击 协商(“织工”系列)

    同样是为人民发声,珂勒惠支的风格很快感染了鲁迅,他在画集序目中写道:“她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所取得题材大抵是苦困,饥饿,流离,疾病,死亡,然而也有呼号,挣扎,联合和奋起。

    其实版画原本起源于中国,曾经有一段辉煌的历史,并影响了日本和西方,然而到了清末,中国古典版画走向了没落。

    鲁迅之所以推广西方现代版画,也是希望中国艺坛获得新的灵感,重振、崛起。并且他还敏锐地看到了版画的实用性,“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

    打到封建堡垒 石鲁 1949年

    为此鲁迅发起了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组织木刻社团、木刻版画展,创办国内第一个木刻讲习班,专程请来内山嘉吉先生授课,自己则担当翻译,且常常与木刻青年通信,指导创作,鼓励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新兴木刻青年,成为中国版画界公认的导师。

    青年时期收藏的碑刻、画像砖也给了鲁迅灵感,他认为古代的一些雕刻风格也能借鉴到版画中:“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倘取之木刻或可辟一新境界”。

    鲁迅生前的最后留影

    直到逝世前11天,鲁迅还亲自到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会场参观,与青年们谈创作问题。在先生的躬耕下,中国版画终于没有被历史洪流淹没,焕发出新的生命。

    抗战时期,新兴木刻版画由于可以直接印刷的独特条件,在全国各地大小报章杂志上以及各式各样的宣传品中,被广泛地采用,如鲁迅所预言的那样,在文化传播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览信息

    拈花——鲁迅藏中外美术典籍展

    时间:2017年11月3日-2018年1月31日

    地点:国家典籍博物馆

    泱泱汉风 荟萃一石:滕州汉画像石拓片展

    时间:2017年11月25日-2018年1月20日

    地点:上海鲁迅纪念馆

    本文小标题的话都不是我说的,特此声明。——鲁迅

    更多内容,请关注”艺萃”
    本文为艺萃原创,转载请私信艺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不小心买6000件文物,原来你是这样的鲁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dp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