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大力除四害,不如改善环境卫生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人类活动,人与人之间就会有交集,有交集就会有矛盾纠纷。
如果每个人的内心都能尊敬他人,表之于外就是貌恭而谦卑,并且采用符合当地礼仪的形式来恰当表达这种貌恭与心敬,这样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纷就会大大减少。每个地方习俗不同,比如你以为摸对方脑袋是表达敬的礼仪,但对方有可能认为这是一种侮辱而勃然大怒,因此入乡随俗即是敬。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由于每个人的三观不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每个人的修养不同,当一个人与他人接触交往时,自然会对他人带有自己主观的思想情绪,或喜欢或讨厌或无视,如果这种情绪不表露出来,对于任何人都能相敬如宾或者言行止于礼,就没有问题,相反就有可能因不当言行而相互间发生矛盾纠纷或冲突。初期可能是过激言论,接着是辱骂,如果控制不住情绪,接下来就可能是肢体冲突,相互撕扯殴打,怒气再大一些,失去理智了,就有可能不顾后果地持械伤人,严重的则会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事情发生后,如果当事方不能善罢甘休,接下来就会报警。
官方在处理这类因矛盾纠纷所导致的打架斗殴或伤害案件时,首先要做笔录了解案情,然后裁决责任,最后依法处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听讼折狱”。
讼,言+公,本义是通过言论争个公道,一般指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比如诉讼,就是先陈述事实(诉),然后据理力争(讼)。听讼,就是官方在判案时,先听取当事双方的诉与讼。
折,弯转、屈曲的意思。将一根木棍中间折一下,可能棍子断了,所以折与断一般连用,但两者有细微区别,折是过程,断是结果。
对于当事者双方,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大多数情况下双方都有责任,只是责任大小问题,犹如一根木棍,需要裁决判断,找到木棍弯折点,以区分责任大小,然后折断。
折狱,又称断狱,意思是判决案件。个人认为使用“折狱”更好,体现了听讼后,对案件进行分析、判断、纠结以区分责任大小的过程。有个词汇“折中”,就是对不同意见进行调和,各让一步,最终形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处理结果。
对于片言,我们可以通过词汇“片言只语”来理解。片言只语,就是简单短少或者零碎的言话。片言就是这个意思。
孔子的学生子路,性格豪爽,执行力、决断力非常强,对于已经答应和承诺过的事情,会迅速办理和落实,不会让事情过夜,这就是“无宿诺”。在判案时,子路也是非常果断,他的性格绝不会优柔寡断,即使当事双方在诉讼时只是片言只语,语焉不详,他也能迅速定下决心,将双方责任区分好,就像很多领导一样,当决策争执不下时,一句“就这么定了”,案子就定性了,判决好了。
那这样是不是“不公平不公正”,是不是会草菅人命呢?鬼才知道。现在科技发展了,如果现场有监控视频,还可以客观公正的还原事情原委。
过去打官司诉讼,完全靠折狱者的主观判断。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发生事情了,对于自己的责任,往往避重就轻,因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你如果是民警或者法官,在处理纠纷案件时,听听张三说的有道理,责任是李四的,回过头来听听李四说的,也有道理,感觉责任是张三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听讼,吾犹人也”。
你说子路果断不好,是不负责,那你认真了又能如何,看着案卷纠结来纠结去,最后还是无可适从。
近代民主革命家章太炎(1869-1936),曾“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他在《复仇是非论》中讲,“明知听讼折狱之制不能至周,故作法者亦常歉然自愧,而有所假借宽贷於人。”
判决纠纷案件,会不会冤枉人呢?答案是一定会的,即使是最善良最公正的法官也没有办法。人是人不是神,不可能烧柱香,就可以知晓事情真相了,因此在案件责任区分上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准确无误。正因为如此,执法者应该心存仁慈,对于判案有种“歉然自愧”心理,对于拿不准的,能轻判就轻判,这样不至于冤枉人太深。
通过上面分析,“听讼折狱”并不能做到绝对公平公正,有可能会冤枉人,那怎么样避免呢?
《大学》上讲,“自天子以至于庶民,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每个人要加强道德修养,对周围的一切要永远充满敬畏心,谦卑处世,按照孔子教诲的“敬而无失,恭而有礼”去做,与人交往时要克制自己,善于约束自己的内心,修正自己的言行,从而避免与人发生矛盾纠纷。
如果一定要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不发生冤枉人的判案,大家只要管住自己,不去争不去抢,不发生矛盾纠纷,那样天下不就平安无事了?因此孔子讲,“必也,使无讼乎”。这就像当初的全民运动除四害,要灭绝老鼠、苍蝇、蚊子、麻雀,但灭来灭去还是灭不绝,其实只要改善环境卫生了,老鼠、苍蝇、蚊子没有了食物来源,自然就会大大减少了。
12.13 苦练内功,坚守原则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张,姓颛孙,名师,小孔子48岁,孔子去世时,子张才24岁。子张向孔子学习请教时,充其量只是个20来岁的小伙子。就像刚毕业就考上公务员的大学生,在仕途起点上,踌躇满志,冲劲十足,非常想通过自己努力,做出成绩,获得领导认可,以尽快脱颖而出,最终能够提前晋职晋级。
这个时期的青年,人生的思想根基还不稳,还没有形成稳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精神脊梁还没有挺立起来(孔子是三十而立),虽朝气蓬勃、拼劲十足,但功利性比较强,很难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容易剑走偏锋,为了获得成绩,无知者无畏,什么事都敢做,极易出问题。
居,本义蹲着,后来亦当坐,引申为日常家居。
倦,疲也,本义是疲倦,劳累,疲乏。无倦,就是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就是孜孜无倦的意思。孜孜,勤勉的样子。
对于子张的问政,孔子告诉他,为政涉及到千百万群众的利益,一定要心存敬畏,一定要有学问根基,切不可有子路“何必读书,然后为学”的轻率而不负责任的思想。平时居家,切不可有丝毫懈怠,决不能放松自我要求,要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筑牢学问的根基。(居之无倦)
忠,字形上中下心,意思是存心居中、正直不偏。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始终如一,尽心竭力的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忠者,德之正也。《说文解字》中又讲,“忠,敬也,尽心曰忠”。
有了学问根基,在为政做事时,应心存良善,正直不偏,一定要坚持原则,一定要走正道,尽心竭力的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无论遇到多大的诱惑,都要坚持本心,绝不可行险邪僻。(行之以忠)
12.14 束心守礼,行不出圈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人们常说,英雄征服了世界,却征服不了自己,圣人不求征服世界,但却战胜了自己。英雄征服的世界是物质世界,圣人战胜的自己是人的内心。人心是危险的,控制人的内心远远比打赢一场战争和发展经济更困难。坚船利炮可以消灭人的躯体,可以使一个国家屈服,但不能使这个国家的国民完全信服。
人心惟危,管住内心是不容易的。所有的宗教和传统文化,从其根本上来讲,都是教会人如何管控住内心的。
传统文化所谓的学问,并不是当代社会的科学文化知识。你看《论语•学而》篇,子夏说的一段话,“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已经非常明白了,古人所谓的学问,就是孝悌、忠信、诚敬等有关个人修养的学问。个人修养的目的,是管控住危险的内心,使一个人的行为能够符合人类社会的规范。能够做到这一点,管控住内心的就是君子,就是有文化。
上段孔子告诫子张要做到“居之无倦”。那在家孜孜不倦干什么呢?这里孔子详细地告知,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前面讲过,文就是明止也,是通过理智把内心原始的欲望之心控制住,也就是管控降伏住这个“人心惟危”的欲心。因此“博学于文”,就是通过扎实广博的读书学习和反躬自省,来擦亮自己的“道心”,用道心来降伏住充满欲望的人心,从而增强自我对内心的管控能力。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在内心管控能力提高后,就要通过对内心的约束,来使自己外在的言行符合社会规范的礼,这就是“约之以礼”。
畔,《说文》中讲,田界也,也就是田地的界限。弗畔,就是不会越过各自行为边界。如果每个人能够管控和约束住内心,使自己外在言行符合礼的要求,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有安全边界,相互之间就不会发生矛盾纠纷和冲突,因而可以相安无事,这就是“亦可以弗畔矣夫”。
这就好比马路上车流不息的各种车辆,如果全部遵守交通规则,各自行驶在自己的车道内,保持合理间距,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那么无论车辆再多,也会在熙熙攘攘之中各自安全行驶、相安无事,不会发生刮擦和碰撞。
12.15 成人之美,劝人改善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对于如何“行之以忠”,这里孔子具体提出要“成人之美”。
忠者,德之正也。对于手握一定权力的国家公务人员,尤其是执法者,一定要心善,要有慈悲心,就像孔子一样,看到刑囚和死刑犯要有内疚感,因为国家没有教育好他们,而使他们走上了邪路。
执法者有一种通病,时间越长心越狠,以为刑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看到违法犯罪就恨之入骨,私以为是法律太轻的缘故,主观认为只有严刑峻法才能使那些不轨的人心生畏惧。严刑峻法确实有效果,可以杀鸡给猴看,使那些想以身试法的人产生畏惧心,最终打消犯罪念头,这就是以刑止刑。
但刑罚不是万能的,如果不解决心善的问题,任由人的欲心出窍,当人心发狂而成为心魔时,此时再重的刑罚也会全然不顾,当闯下大祸后,等人理智下来再后悔也没有用了。明朝皇帝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有的官员因犯罪被刑罚剥皮后,用稻草填充置于衙门口,以警示后来者引以为戒。但就是这么重的刑罚,也没有止住贪官污吏,曾经有的衙门连续几任官员被剥皮示众。
国家公务人员,要把教化百姓当作自己的一个责任,要劝人为善,利用手中职权来成全他人。
“成人之美”是一种善心,是一种德性,是一种仁心,能帮人处且帮人,尽量规劝引导他人向善,就像孔子所教导的“徙义崇德”一样,自己认为应该做的,能够成全别人的,要自觉去做,见义勇为。
当看到别人走弯路了,做错事了,要及时制止,不要养痈成患,即使处罚也要抱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初衷,以避免他人进一步滑向深渊,这就是“不成人之恶”。
如果看到别人因犯错而受到惩戒和刑罚,自己反而幸灾乐祸,甚至背后捅刀、落井下石,恨不得天下人都倒霉,这样才能突出自己,显示出优人一等,与众不同,这种思想是非常危险的,这就是孔子说的“小人反是”情况。
一个有道心的人,是有公共心和包容心的,就像一棵大树,如果你是一片树叶,就会成天充满烦恼,片刻不停地与其它树叶争抢阳光、水分和养料,如果你是树根和大地,就会觉得万物一体,所有的树叶都是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由于全体树叶的共同努力,大树才能茁壮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