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栀暖/文
随手打开几个网页,到处都充斥着双十一折扣的广告;就连偶尔刷一下朋友圈,都可以看到京东的推广讯息。双十一的到来,很多人都在后知后觉,发出早知道该多存点钱的感叹;而沉小清,则打开购物车,存上了上百件物品,然后默默截图,配字则是:生活本就苦涩,哪里还有闲钱……
(一)
和很多人一样,沉小清一毕业就选择了北上,北京成了首要之选。第一次见到她,她还是一个说话细声细语,一副很怕见到生人的模样。第一次得知她去了北京,诧异之余总会各种脑补她今后生活的苦涩。
那个时候,她一个人。每次电话过去,总会乐呵呵,给人的感觉是生活富足,现世安稳。
一个人,总是会多出不必要的经历。比起两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的生活除了孤单一点以外,再无其他。她经常说:“可以任性,购物之余可以支撑我的琐碎生活。”
易林的存在,是后来才得知;一直不太相信沉小清去北京,仅仅只是因为逃离。
很多次,清妈妈说:“丫头,你回来吧,至少在近一点的城市,我放心些。”矮小的清爸爸和看似强势的清妈妈,永远都在为沉小清心疼。
沉小清生日那天,易林乘坐了23个小时的火车,出现在了沉小清的办工楼门口。有鲜花、有蛋糕、有巧克力,一切该有的都有,沉小清后来说起这件事的时候,眼里满是甜蜜。
(二)
一次旅游结束,两个人毫无疑问,在分手后的两年后又继续在一起。知道这个消息已经是半年后,沉小清说:“我不敢说,你会说我。”
我笑了,感情的事本就和他人无关。
沉小清变得不再那么孤单了,两个月后,辞去了北京的高薪工作。我不知道她这样的做法是否太过冒险,裸辞毕竟是需要勇气的。还好,我安慰自己,她有易林。
易林在家乡的小县城,在舅舅的一个饭馆里学习,他有自己的规划。
沉小清说起的时候,眼睛里依然放光,因为比起易林做销售时,饿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自己有了技术开一个小饭馆相对来说稳定太多。
第一个月,沉小清去了县城,租房、找工作,很努力的留下。
第三个月,第二次交了一季度的租金。
第五个月,易林的朋友生日,沉小清给了红包。
(三)
一般来说,逃离北上广,似乎生活的压力应该是减轻才对。可是沉小清不一样,再也买不了一件像样的衣服;每天都在关注一些打折的化妆品;去菜市场每天和商贩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
在她的朋友圈,每天见到最多的都是:某一个商场要打8折了,要去囤货;哪一个专柜又要周年大酬宾了,可以买到半年的必须用品。其实,这样的生活,看上去很是让人羡慕。
毕竟一切的阳春白雪,总归要安放到炒米油盐之中。
易林,同样继续做着他的学徒,每一天会说自己又学会了什么菜系,每天又会更新很多很多激励人心的话语。每一个早安都比以前更早,按照既定的方向,沉小清和易林都在努力。
尽管,沉小清坚持得异常艰难。
尽管,清爸爸清妈妈都对易林抱有敌对的态度。
尽管,易林在一点点丧失热力。
(四)
如果没有后来,易林又在去往大城市和留守小城市之间徘徊;亦或是因为和兄弟的一次见面,一次由于手机而无心的嘲笑。沉小清或许就会迎来简简单单的小日子。
下厨房,洗手做羹汤。
进职场,代码中彷徨。
易林提出要买一个苹果6,在两人生活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
一直没想通,用什么样的手机,真的就可以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一个手机,再次花光了沉小米所有的积蓄。她四处借钱守护自以为的烟火日子。
如白开水般寡淡的日子应该可以继续,还有易林一起,至少是这样。
易林买了手机,却不再安安心心为开饭馆做准备,他又去做起了销售。
因为开私单,他被处罚了。
因为沉小米不会打扮自己,在一次和销售兄弟的聚会上,给他丢脸了。
因为捡回来的一条小狗乐乐,因为照顾两人的矛盾继续加剧。
因为她置气,他不再理会,他们都累了……
(五)
又一年生日到了,清爸爸清妈妈问:“闺女,生日怎么过的?”
沉小清在电话一旁,强忍下泪水,因为易林没有记住这个生日。
一年前,千里迢迢去;一年后,再也没有回响。
沉小清一个人去餐馆吃了饭,邻桌坐着三位老人,头发花白,小心翼翼在挑着鱼刺。从讲话中得知,三个人的老伴均已不再人世,三个闺蜜一起,过接下来的日子。
沉小清想起了北京的闺蜜,以及所有的亲故之人。
一年前,离开那天。
A说:是你选择的,我不能阻止你。
B说:没有我们在,你好好捂暖自己。
C说:我仍然不放心易林,你需自己多担待些。
一个人回到住宿的地方,邻近的一栋,男孩子正在唱歌,心仪的女孩笑出了声,多么讽刺的一幕,沉小清快速离开……
(六)
小狗乐乐丢了,两个人一起后的感觉丢了。
沉小米辞去了县城的工作,又辗转回到了北京。
A要她和自己去打折的商场,她说自己还要再睡会儿。
B说一个专柜又要周年大酬宾了,她说我决定去旅游了,已经在机场。
C说今天去买菜,和一个大妈为了一毛钱的事差点打起来。沉小清摇摇头,这一幕多么熟悉。最后她说:”一毛钱的事,别太在意。”
再次见到,她已不是当初那个细声细语,一副怕见到生人的模样。而是一个可以淡定从容,进出得体的温暖女子了。
她说:“经历了那么多,当初的苦涩,如今都觉得恰似蜜糖般甜润。"
枣馍香,芝麻花生糖甜。她还是进出厨房,只是,洗手为自己做羹汤;只是,美食只是属于自己。
沉小清又开始任性了,不管是哪一方面。
沉小清离开北京,义无反顾,是对自己负责。从最开始一个人到后来两个人,再到最后一个人,中间折腾了一年时间。
(七)
很多人都说:”不划算,白白浪费了时间。”
也有人感叹:“一个渣男,当初就不该奔赴前线。”
更有人说:“易林,不值得拥有沉小清。”
沉小清说:“那时候觉得苦涩,只是因为我还在那个时候,如今我已经不再那个时候了。
繁华过后,其实也不仅仅只是一身憔悴;同样,挣扎过后,也不仅仅只是剩下怨怼。沉小清离开北京时的满怀热血和一腔孤勇,都没有人再提及。
她继续乐呵呵,血拼,任性在化妆品和裙衫上;包包和鞋柜上;偶尔去到一个咖啡馆,晒晒太阳,一落座就是一下午。
离开了那个阴暗的屋子,坐在阳台上吹风,累了,就坐在摇椅上,眯一个午觉。
后来,她自己都说:"血一沸腾,难免要洒洒狗血,这才符合剧情。"
沉小清和易林的事,很多沉小清的好友都试图想方设法弄清楚一切,但事实却仿佛,这段感情,这个故事,本就无法成为一种条理清晰逻辑明确的存在。
在北京和小县城之间,这件事就好像从不存在。而在那些最美的年华里,终究也不知道,究竟是谁辜负了谁。
而曾以为的苦涩,终于变成甜润的存在。
网友评论
说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