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境界说-拆书家定位说

作者: 爱拆书的东哥 | 来源:发表于2018-04-16 22:26 被阅读318次
一代宗师·叶问

前些年,香港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一代宗师》,里面的宫二小姐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有人说,应该是“见自己,见众生,见天地。”我深以为是。

细细数来,从21天便签训练营开始,到三级九关晋级,再到主题拆书课,拆书家成长经历也可分为“见便签、见技能、见问题”三个阶段。



见自己

见便签

学习活动:从便签出发,学习者/拆书家集中认知和演练的是R-I-A三张便签标准和写法。

时间窗口:21天RIA便签训练营、TF1-1 、TF1-2。

任务特征:学习者/拆书家任务是以“我”对RIA便签读书法应用为中心。

选段特点:这一阶段选段也大多是以自我管理、个人成长为主。我想、我欲为主。比如,自我管理、情绪管理、时间管理等。即便有其他关于人员管理内容,也是无法当场验证,得等学习者应用后进行自我监督和反馈。



见众生

见技能

学习活动:从技能出发,拆书家眼里只见两类技能,首先是晋级所需拆书技能演练,其次是教学习者拆页内各种软技能。

时间窗口:TF2-1至TF3-2。

任务特征:以拆书家获得拆书技能+学习者获得各种片段涉及软技能为中心,拆书家接近内容专家。

选段特点:各种关于各种话术、心理调节、情绪管理等软技能为主。



见天地

见问题

学习活动:从问题出发,帮助学习者澄清问题,解决问题。

时间窗口:TF3-3、拆书课。

任务特征:以学习者(个体、团体)问题为中心,拆书家是现场引导者,有从内容专家身份渐渐退出来的意味。比如,私董会、微行动学习。

选段特点:没有标准答案,需要贴合实际问题,共创、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达成共识。


三重境界说

“见便签、见技能、见问题”,其实可谓对拆书家修炼三个境界之描述:

第一重境界:“见便签”,相当于是“见自己”。拆书家眼里,只有“我自己”,拆书晋级时时时刻刻看到的是各类片段和便签。

第二重境界:“见技能”,相当于是“见众生”。在拆书家眼里,刻意用拆书技能去解决学习者技能缺失需求,想帮助大家补充技能。往往只见拆书家“秀”各种拆书技能,不见为学习者解决问题,一技遮目,不见其余。

第三重境界:“见问题”,相当于是“见天地”,见天地间之大道。拆书家经历不断精进,知道自己拆书目标是为学习者服务,为学习者解决问题。这时候,不拘泥于片段和拆书技能,拆书家引导学习者挖掘问题之本质,让学习者(或群体)探索出困惑、纠结处之本质。

拆书家眼里,拆页内容只是解决问题众多方法之一,拆书技能也是帮助学习者找到问题答案众多方法之一。最终解决方案,在问题提出者自己身上、或者身边人那里。拆书家,不是教会了学习者什么,而是引导、点燃了学习者自己。

拆书家,最厉害者,可达“只言片语皆可拆”、“信手拈来皆可用”之顶级拆书境界,可堪比“草木竹石均可为剑,飞花摘叶皆可伤人”之最高武功境界,“天地间万物,皆可入药”之医圣境界。

这次上海4.6-4.7拆书技能学习,现场模拟与课程邀请方-帮主之间进行问题澄清对话,进而设计有效课程目标,就是一次“见问题”练习,对我Pops RIA拆书课设计思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见始终

“见便签、见技能、见问题”,从拆书家角度来看,是从首先解决自己问题,再学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技能,最后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到最后阶段,已无所谓用什么拆书技能、用什么书籍片段了。

在这个蝶变过程中,拆书家之视野和格局,在一级一级扩展、增大,成效和影响力也在一圈圈变大。

要立志成为成熟、专业拆书家伙伴,最终肯定会走到“见问题”这个阶段和境界。

要想在晋级过程中成长更快,需要尽早意识到、做到“见问题”这个阶段和这种境界。

这就要求,我们在做每次拆书活动时,不管是晋级,还是拆书课,都必须围绕学习者当场能获得哪些技能,能解决什么问题来做文章。

这会改变拆书家晋级时努力方向。以前是,“我在练级晋级、本关我要用这几个技能晋级、欢迎大家来捧场”,变为“我要让大家掌握本次选段里说到的技能、本次学习活动我要刻意用这几个拆书技能来帮助到大家解决某个问题,达成特定的学习目标。”

每次练武场、演武场、拆书课,拆书家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于现场学习者之问题解决,而不是拆书家自己臆想的各种片段秀、技能秀。

以终为始,方得始终,方见始终。

见始终

一家之言,欢迎讨论,提问,也请不吝指正。 您的点赞、评论、分享,当然包括打赏,将激励我写更多、更好的关于拆书技能主题的简书文章。

这里是拆书帮成都蜀汉分舵三级拆书家  杨聚东  2018.04.1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知行山人:杨老师这篇简书给了新的视角和启示,也从另一个角度搞明白一些事情。
    1.见自己。RIA训练营、1-1、1-2,拆书家更多以自己为中心,掌握相关技能即可,除了1-2要求学习者写应用标签,几乎不需要互动。因此,书籍选择杨老师建议“个人成长”、“自我管理”类;很多小伙伴说选择拆段难,原来以终为始我们更容易选出适合晋级技能点的拆段,反过来促进掌握技能点。
    2.见技能。2-1~3-2在掌握各种拆书技能的同时要兼顾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拆书家不仅很好的应用拆书技能,更要提升呈现、互动、应变等软技能,在自己晋级成长的同事,学习者有体验,有收获。
    3.见问题。3-3以后,拆书家掌握39项拆书技能,更需要澄清和解决问题,这时候的身份更是学习的促进者,带领学习者共创、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出达成共识的问题解决方案。
    4.见始终。杨老师给的思路,拆书家不能为了晋级而晋级,以终为始,拆书家最终目的是带领学习者一同共创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晋级过程中,我们不能生搬硬套拆书技能点去讲解,应该换个思路:为了让学习者更好的从拆段中习得提升的能力,拆书家刻意用某种拆书技能来更好的让学习者实现提升。晋级、拆书课亦可用此思路。
    “杨师四见”:见自己、见技能、见问题、见始终👍
    知行山人:@做一枚有故事的人 哈哈哈,杨老师忒会联想了
    爱拆书的东哥:@知行山人 还好,不是四贱!: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爱拆书的东哥:@知行山人 多谢坤哥的回复。拆书家自己定位不清,就会有许多困惑和难点出现,不容易解决的。:v:
  • 熊媛:好文,一语见的说准了拆书家三阶段的思维和心理的转变
    爱拆书的东哥:@熊媛 希望有更多伙伴能够明白其中缘由。
  • 分享则快乐:三重境界高度概括拆书家的成长之路,期待师父上海之行的分享。
    爱拆书的东哥:@分享则快乐 努力践行。

本文标题:拆书境界说-拆书家定位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ue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