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诗中有似是而非的话,最为绝妙
三十三、忆友南村
【原文]山东曾南村尚增,风貌伟然,以庶常改知芜湖。尝诗戏西圃云:“几载柴桑为刺史,当年元亮是州民。”因西圃居芜湖故也。同舟访余白下,一路唱和,云:“潮通燕子趋京口,帆带蛾眉认小姑。”“风微渔火重生焰,寺僻钟声半代更。”皆佳句也。后刺郴州,署中不戒于火,女以救母故,与母俱焚;郴人为立孝女祠,南村亦以悸卒。
[译文]山东的曾尚增字南村,长得风貌伟岸,以庶常之职改为芜湖知府,曾写诗戏弄陶西圃说:“几年柴桑为刺史,当年元亮是州民。”这是因为陶西圃住在芜湖的缘故。他们一起坐船来白下看我,一路唱和,说:“潮水通往燕子矶流向京口,帆船从峨眉到了小姑山。”“风儿微微渔火重生火焰,寺院偏僻钟声代替了打更。”都是好的诗句,后来做郴州刺史,家里不小心着火,女儿因救母亲,母女二人都被烧死,郴州人为她立了孝女祠。曾南村因为过分忧伤也很快死去了。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讲述了“忆友南村”的故事。
山东曾南村尚增,风貌伟然,以庶常改知芜湖。
尝诗戏西圃云:“几载柴桑为刺史,当年元亮是州民。”
因西圃居芜湖故也。同舟访余白下,一路唱和,云:“潮通燕子趋京口,帆带蛾眉认小姑。”
“风微渔火重生焰,寺僻钟声半代更。”
皆佳句也。
后刺郴州,署中不戒于火,女以救母故,与母俱焚;郴人为立孝女祠,南村亦以悸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