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美,叫中国瓦当。
走进老城区,到处可见古建筑的影子,残旧的门楼,鱼鳞状的房瓦,街边的门枕石等。抓一把泥土,便可嗅到历史的味道;仰视一片瓦当,便可看古老中国的影子。
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其作用是保护屋檐的椽头不受风雨的侵蚀,主要作用是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既便于屋顶漏水,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民族,也是对美孜孜以求的民族,从先民那开始,就把生活中的实用物件变成艺术的载体。瓦当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瓦当本是古代中国建筑中的一个小小构件,然而匠师们却以自己精湛的技艺,在这样一方小小的图形空间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天地。"秦砖汉瓦"的金碧辉煌虽早已淹没于历史烟云,但作为中华民族的鲜明文化符号,它却凝聚了博大精深、广袤深邃的华夏文明遗韵,拥有了永恒的艺术生命力。
根据考古资料发现,瓦当始制于西周中晚期,起初为素面,后来逐渐出现花纹、动物图样。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有着不同的特点。
我国最早的文字瓦——“天齐”半瓦当秦瓦当纹饰取材广泛,山峰之气、禽鸟鹿獾、鱼龟草虫皆有,图案写实,简明生动。这时的瓦当纹饰以动物形象居多,有鹿、四神、鸿雁、鱼及变化的云纹。
秦瓦当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瓦当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瓦当做工精细,新出现了装饰有篆体文字的瓦当,这些文字瓦当多为小篆书体,排列组织和谐匀称,布局讲究,显示出汉代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文辞多为一些祈福的吉语,其艺术观赏性可与精致的印章相媲美。
汉代四神瓦当 汉代青龙瓦当 汉代“长乐未央”文字瓦当 西汉 皇室建筑用寿字瓦当 西汉 祠墓冢舍用瓦当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瓦当当面开始变得较小,纹饰以卷云纹为主,文字瓦当锐减。而在唐代,莲花纹瓦当最常见,文字瓦当几乎绝迹。宋代则开始多用兽面纹瓦当,明清蟠龙纹瓦当较为常见。
北魏 兽面纹瓦当 齐 树木双鸟纹半瓦当 清代云龙纹瓦当瓦当的造型千姿百态,它不但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中国艺术,也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在古建筑上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瓦当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同时也是考古学年代判断的重要实物资料。此外,瓦当还是中国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漫长的岁月里,瓦当在不为人注意的角落里独自成长又默默老去,它像是最忠实的文明守护者,虽然历经千年风雨的剥蚀,却依然坚守在自己的位置,向世人诉说着时光深处最动人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