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七零后杂家杂谭疼痛说
曾经的锋芒,多是年少轻狂

曾经的锋芒,多是年少轻狂

作者: 子肖 | 来源:发表于2017-09-03 16:49 被阅读0次

    中午在快餐厅吃饭,听到临桌两个年轻人在就一个话题争论不休。其实,就是一个无所谓对错的问题而已。直到我吃完饭离开,两个人的争论还在继续,看样子非要分出个胜负不可。也许,是桌上还有两个女孩子的原因吧。

    曾经,自己也是那个争强好胜、把面子看得重于一切的年轻人。

    学生时代成绩还好,养成了一种习惯性的优越感。以后的日子里,这种感觉便毫无理由地延续。内心给自己贴上一种标签,不容许再落后于别人。

    现在想来,其实也没有什么理由和切实的东西支撑自己的自信。而这种虚幻的自我定位,却真的主导了自己很多年。一方面,它促使自己更加努力,进一步向优秀靠近。另一方面,也让自己有了许多不切实际的表现和期望。

    在看不懂也还没学会深藏不露的时候,总是崇拜和折服于锋芒毕露的人,觉得那才是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与人讨论问题,总会率先抛出看法,急于证明自己。产生分歧了,也会不分对错进行辩解,全力维护自己的观点,其实只是不想丢了面子而已。

    现在想来,一直以来所谓的锋芒,大多缘自于自己的浅薄和逞强罢了。就象曾国藩所说的,胜人者,必无胜人之处。每次急于表现和证明自己,都是因为无知或心虚。自己有所局限,才看不到别人的智慧,才不愿接受别人比自己高明。

    也正如叔本华所说:只有那些不经世事的年轻人,才会以为显示自己思想的优越性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自己何尝不是一次次地显示自己的优越。其实,谁都不希望别人太耀眼,包括你自认为最好的朋友。

    本不优秀而故作优秀,只会让自己像一个小丑,招致嘲笑和轻视。优秀而不知隐藏锋芒,也只会招致嫉恨。好刀应该藏在刀鞘里,刻意流露的锋芒,真的不会带来任何益处。就像毛姆说的: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虚荣心,是你的炫耀欲,你要对付的是你时刻想要冲出来的想出风头的小聪明。

    工作中,也总想和人分出个高下,觉得凡事不落下风,才能彰显自己的优秀。却从未考虑过,自己赢得面子,是要以损伤别人的面子为代价的。在当今机关政治生态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长方式。你可以干好自己的活,但尽量不要挡了别人的路。

    曾不止一次地当面和同事、领导一争短长,觉得是在捍卫真相和真理。且不说自己的看法正确与否,在领导眼里,这种忤逆本身就是一种轻狂。后来也开始明白,机关政治中,哪有什么真相和真理,服从领导才是唯一正确的原则。这么简单的道理,竟用了好多年才想通,可为之已付出不少的代价。

    自古至今,因言语锋芒惹火上身的例子也不胜枚举。要论教训深刻,苏东坡应该算一个。“秋风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自认为续得精彩,却不知是自己的轻狂,被贬到黄州自是无话可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他对自己个性和境遇的总结和反思。

    随着读书的增多和阅历的丰富,有些道理开始慢慢懂得,行为也开始慢慢改变。可即便到现在,仍抑制不住想出风头的冲动。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偶发一些自认为睿智的感想,还是忍不住想在与人交流时,或在朋友圈展示出来。说到底,还是欠缺修炼。

    也许,正如梁漱溟所说,人一辈子就像斗鸡那样需要漫长的修炼:第一阶段,没有什么底气还气势汹汹,像街头小混混;第二阶段,紧张、好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第三阶段,虽然好胜的迹象看上去已经全泯,但是眼睛里精光还盛,说明气势未消,容易冲动;到最后,呆头呆脑、不动声色,身怀绝技,秘不示人。

    聪明如苏东坡,应该是很早、而不会是在人生的最后才认识到自己性格的缺陷,但他还是不合时宜地度过了一生,只能把自己的人格理想寄托到儿孙的身上。可见,与自己的本性斗争有多难,真得是要付出一生的时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经的锋芒,多是年少轻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bt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