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八年八月七日星期二晴
徐布政任广东按察使,广西布政使,辞官归故里,又为本县上《蝗灾疏》使获当年减免漕赋,百姓感恩戴德,殁后建祠纪念,后人世称徐布政。
《潜山县志》载:徐尧莘(1545一1620),字汝聘,号宾岳,潜山人。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二甲二十七名进士。
徐尧莘初授户部主事。壬辰(1592年)升湖广永州知府。任中“鞭扑不施,郡民大化。”父死服孝后,补衡州知府,转调荊州。
中官陈奉开矿沙市,以圣旨在手:“掘冢瀦宅,道路以目。”徐尧莘婉转周旋,约束陈奉随从,不使肆意扰民。
大帅刘綎调数省兵马出战,兵过荆州,民多远避,差拨无人,徐尧莘亲领僚属,奔走操劳,使州内免受遭踏。神宗嘉其劳苦,赐予银巵。
辛丑年(1601年)徐尧莘升辽阳兵备副使,因得民意,上台题任上江防道。癸卯(1603年)又升广东岭南道。丁未(1607年),补山东粮储参政,“厘弊苏民,远近戴之”旋升广东按察使,广西布政使。
后因与上司不协,徐尧莘辞官归里。在服母孝期中,乙卯年(1615年)捐资修复西门塔。丁巳年(1617年)起复时,为乡邑上《蝗灾疏》使获减当年漕赋。殁后祀乡贤祠。
徐尧莘字汝聘号宾岳,潜山县青楼人,即今余井镇,进士村。徐布政夫人丁氏(1544一一1621年)系怀宁人。青楼一名因古花戏楼而得名,徐布政与夫人合葬于古花戏楼右上侧。
潜山县文物局、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于二O一二年缮修拜台,并于古碑两侧相嵌碑联:
徐氏情深抗蝗上疏减糟赋
为官清正葺塔親躬留芳名
碑文:
明
赐进士大方伯徐公宾岳
诰封丁老夫人
男:
国学生显俊
岁贡生显达
国学生显谟
孙
痒生益孚
庠生益临
庠生益震
贡生益泰
益群益苹益游益兑
曾孙……
元孙……
大清康熙辛卯岁仲春月谷旦
这里为九都徐氏发祥地,当地流传:一河两状元,三里五进士。进士村也因之而得名。
从徐尧莘夫妇墓葬古牌上可得知:一,墓葬四围界址,其中点明古花戏楼位置;二,徐尧莘后代大官小员职位名称太多太多,后代大部分因官治所在而外迁居所。
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广西布政使徐尧莘(传载《潜山县志》)在重修梅城西门塔之同时,涉足大吴寺,视此为风水宝地,葬其父于寺后,改“宝托莲花”为“仙掌攀莲”。
大吴寺寺后,钟形一穴安葬的是徐布政父亲,长期以来,大吴寺当地以及周边很多人,还误以为是徐布政本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人以为是大官的坟墓必有宝贝,因而假借这坟为四旧,掘坟取宝。
因而《大吴寺传说》系列,在此方面特分《关联人物徐布政》简介于此,后述《徐布政朝阳庵遇艳》《徐布政葬父》《掘坟取宝》等关联故事三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