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起21岁那年第一次读《老人与海》这本书,读到接近结局的地方深深地感觉到一种悲剧的美感。从一开始看个热闹到逐渐越深入这个故事,一边暗自祈祷老人圣地亚哥可以如愿以偿将大鱼带回去,一边又为老人感到不安,直到看到结局处落空,直到一切尘埃落定。
然而,这本书有一种巨大而强悍的力量,它不是那个时期所看到的大部分电视剧一样,给观众一个大团圆、皆大欢喜的结局。
老人从开篇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而被人嘲笑,到最终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可在归程途中又发生了各种阻碍,但岸时那条大鱼仅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给我以思考,让我第一次震撼于文字强大的魔力,掩上书那一刻我看不到老人的失败,我看到的是一个不屈不挠的灵魂。
他从未有过退缩,老人身上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气势,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一直在独自划船钓鱼的过程当中,他将笔墨都着重在老人每一次出海捕鱼的行动上,词语与词语组成一副生动的画作,胜过太多说教溢美之词。
彼时第一次读这本书之时并没什么生活阅历,久久地为这个故事所震撼之余我小心将书放回书架。有些书看完我会魂牵梦绕,但是没有消化能力,于是选择放在一旁让自己冷静。时隔多年之后,我拿来重读之前,仿佛已经了然于心,很多事情都有了代入感,生活里有太多事情可以击垮一个人,经历了才知道什么都可以击垮一个人。
但是,生活给你再多的磨难,也不能言败,只要活着,一切就都还有希望,意味着哪怕抓到最烂的那副牌,也可以重新洗牌。
我这一回才知道老人是有原型的,这是一个现实的题材。
而文中频繁出现“真希望小男孩也在这里”或许“小男孩”便是年轻的象征,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小孩,后来成为大人,在岁月的行进中变成老人,韶华易逝,时间是相对公平的存在,谁都抓不住时间,时间的存在本身就是警醒世人学会珍惜,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无限热爱生活本身;在记忆力和体力都正当好的年岁里,尽可能挥洒汗水在热爱的事情上,不负韶华。
这本简约的书经久不衰,作者抽丝剥茧,道尽了人生的本质,一个人在社会上混迹了一圈之后重读这样的作品,宛若一次灵魂的洗礼。
如果你也喜欢《老人与海》,我们就是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