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长夜孤灯话论语哲思读书
77、未智,焉得仁:真正的仁者应当孤芳自赏还是勇于趟浑水

77、未智,焉得仁:真正的仁者应当孤芳自赏还是勇于趟浑水

作者: 36cdc03e7fe5 | 来源:发表于2017-06-11 21:21 被阅读105次

    对于孔子的“仁”,定义比较简单,克己复礼,爱人,仁慈,仁爱,宽厚待人,这些都符合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可能会将“仁”与其他概念混淆,所以有必要对“仁”加以区分。

    【仁与清】

    051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子曰:忠矣。

    (子张)曰:仁矣乎。

    子曰:未知,焉得仁。

    (子张曰:)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

    子曰:清矣。

    (子张)曰:仁矣乎。

    (子)曰:未知,焉得仁。

    以告,以之告。

    崔子,齐大夫崔杼,他曾弑其君齐庄公。

    违,离也。违之,即是离开此国。

    得,能也,做到的意思。

    令尹子文忠矣,然而未智,所以不能做到仁。陈文子清矣,然而未智,所以也不能做到仁。

    崔杼弑君作乱,而陈文子不愿居于乱邦,与浊者同流,堪称一个“清”字,这样的人值得称赞,值得效仿吗?不能。读《论语》以前,兄弟对社会之中这样的人倾慕有加,但看了孔子对他的评价,才明白,乱世之中光做到“清”是远远不够的。

    兄弟在大学毕业之前,对已经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人,很是不屑。他们,有的处事圆滑,八面玲珑,却忘掉了在学校时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读书时的理想与抱负早已抛诸脑后,平日的努力不过是为了求取更多的钱财与更大的权势。他们,有的庸庸碌碌,暮气沉沉,同样忘掉了在学校时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读书时的理想与抱负早已抛诸脑后,平日的努力,不过是为了那一点蝇头小利,以全活一家老小。前一种人,是看清时势,迅速改变自己,随着社会大潮,“激流勇进”。后一种人,或许曾斗争过,付出过,不过在四处碰壁之后被磨平了棱角,与他人、与自己的欲望妥协,放下丰满的理想,正视骨感的现实。总之,不论原因如何,兄弟当时认为,自己在毕业之后,绝不会变成他们那样,也不屑与他们为伍。

    说来惭愧,今天的我,没有历练出处理圆滑,八面玲珑的能力,却又变得庸庸碌碌,暮气沉沉;没有求得多少钱财与权势,一天辛辛苦苦,只为挣点蝇头小利,能全活一家老小。所谓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它们虽然没有完全消逝,也不过仅留一丝星火,隐藏在我心底的荒原。这一丝星火何时能成燎原之势,恐怕今生无望矣。我不但变成了他们那样的人,甚至觉得已离不开他们那样的人。兄弟每想到此节,便羞愤难当,无地自容。我对不起的是我自己,恨的也是我自己,每次对着镜子,看着那苍老潦倒之态,那种心情……各位能理解吗?

    其实,兄弟上学时心中所持的那种“不屑”,也是清的一种表现。克己复礼为仁,礼行于天下,便是天下有道。所以孔子认为,真正的仁,不是清高自许,不是对不仁者避而远之,不是明哲保身,远离是非之地。真正的仁是复礼,是使礼行于天下,使天下有道。不是孤芳自赏,不是遗世独立,而是与小人、与不仁者为伍。是将“己之所欲立”立于人,将“己之所欲达”达于人。不但自己能克己复礼,也要使人克己复礼,这才是大仁大义!身处乱世,必须要趟一趟混水。仁的境界,很高,很难做到。必须抱有救世主之心,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或许世人讥讽你为善于作秀的“影帝”,或许你努力的结果仍是失败,仍是道之不行,甚至有性命之忧,遭世人误解。如孔子,在堕三都失败之后,被迫离开鲁国,遍历诸侯而不得任用,却时时遭人嘲讽排挤,甚至有性命之忧,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不过是官场中一个权力斗争中失败者,与阳虎以及其他各国被迫流亡国外的大夫诸侯一样。他的遭遇,即便不是咎由自取,也没有什么值得同情。当时之天下,哪一个诸侯国和鲁国不同?为政之大夫与陪臣不都是僭越犯上的不仁之人,孔子是个例外吗?应该不是。俗语云:狗咬狗,一嘴毛。政治斗争之中,不论胜利还是失败,均不值得同情。

    在当时世人之中,持有此种看法者,绝不在少数。可是,有谁能知道孔子“事君尽礼”之良苦用心?有谁能明白他欲使天下有道之宏图大志?又有谁能理解他手无兵权却要周旋于三桓、陪臣之间的苦衷?难怪孔子感叹“知我者其天乎”!有人为保令名而避世远遁,对无道之乱世作壁上观,这些人清则清矣,仁则吾不知也。

    【仁与智】

    若一个人堪称智者,也未必是仁者,但智是仁的前提。

    06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和子贡一样,宰我也善于言辞,这一天他又在老师面前“伶牙俐齿”了一回。

    井有仁焉:有人认为“井有仁”当作“井有人”,意思是有人掉井里了。“仁者”看到后会“从之”吗?即会跳下井里去救人吗?也有人认为这里的“仁”就是仁义之仁。既然是“仁者”便一定是好仁之人,时刻追求着仁。宰我的意思是:若是有人告诉他井里有“仁”,他也会跟着跳进井里去找“仁”吗?其实这两种说法都能讲得通,但兄弟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如果有人落井,一般稍有良心的人都会去救,又何必是仁者呢?其次,如果是“井有人焉”,也应该问“其救之也”,而不是“其从之也”,从是追随、跟从之意。所以,井里有的就是仁义之“仁”。

    逝,往也,去也,引申为一去而不复返。如:

    0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以水喻时光,逝去的时光如同流水一样,昼夜不停,一去不复返。可逝,即是可以前往井那里去看看。

    陷,陷入井里。

    欺与罔,欺是欺骗,“罔”字前文曾分析过,有三种含义,这里当是指蒙蔽。其实,欺与罔意思差不多,但是,欺强调的是蒙骗这个动作。罔则重在表示欺骗的结果,用今天的话来说,欺是在骗人,罔就是骗到了人、忽悠到了人。

    宰我有此一问,大概以为孔子宣扬仁,过于迂腐而不知变通,比如他曾经就孔子提倡的三年之丧与老师进行过一番争论,认为守丧三年,时间太久,一年就足够了。孔子当时就批评他说“予之不仁也”。所以,宰我与子贡一样,虽然能言善辩,但容易忘掉仁义之实,陷入空言美句而不能自拔。这也是孔子“恶夫佞者”,讨厌巧言令色之人的原因。

    宰我问完,必定十分得意,心想这回该把老师问住了吧。孔子却说“何为其然也”,怎么会是像你说的那个样子呢?如果有人告诉你井里有仁,你可以去井边看看,里面有没有仁,一望便知。当然井里肯定是没仁的,你也不会陷进去。你可以欺骗我,但我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可以弄清真相,绝不会被你蒙蔽。所以说,若一个人是仁者,那他必然也是一个智者。

    【仁与死】

    1801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殷商末年,纣王无道。微子是其庶兄,箕子和比干是其叔父。三人都曾力谏纣王,纣王不听。微子被迫弃国而去,箕子被囚为奴。比干劝谏纣王,纣王不听,说:我听说圣人心有九窍,你如此卖力地劝谏于我,难道是想做圣人吗?我今天倒要看看你的心究竟有几窍?小时候兄弟看过电视剧《封神榜》,里面的情节记忆犹新。王叔比干的心被挖走之后,在路上走得失魂落魄。妲己这时变作一个妇人在路边卖无心菜,无心菜,无心菜,她这是在戏弄比干。当然了,这只是戏说而已。

    比干挖心

    150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说仁人会杀身以成仁,比干尽忠劝谏,杀身成仁,说他为仁很恰当。可是,微子弃国而去,箕子为奴,二人不死,这不是“求生以害仁”吗?孔子称此二人为仁,似乎不妥。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认为:三人之仁,非是指去之、为之奴、谏而死,而是指纣王之时,昏庸残暴,天下扰乱,这三人能心忧殷之天下,尽忠力谏,因此孔子感叹,称他们为殷之三仁。仁或者不仁,不在死或不死。杀身成仁,则死为仁,身死而不足以成仁,则不必死。召忽为公子纠而死,不过为匹夫匹妇之谅,不足称仁。而管仲不死,却能助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就其事功而言,孔子仍许之为仁。所以,微子、箕子、比干,三人行事有异,而孔子皆称其为殷之仁者也。这种解释,似乎也挺有道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7、未智,焉得仁:真正的仁者应当孤芳自赏还是勇于趟浑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hk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