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看人伐木,树大根深,先破树周浮土,铲断浮根,然后深挖,层层剥离,直至主根拔出,轰然倒塌。伐木者大汗淋漓,喜悦之情,跃上眉梢。心痛,不忍观。问与祖父:“树疼乎?”族人乐,意吾傻,愚不可及。及入梦,树先颤栗,挣扎,后鲜血淋漓,呐喊抗拒,直至绝望,生命终止。醒,抱树欲哭无泪,视其根,苍白干涩,慢慢萎缩,心更痛,继而叶枯干裂,无异与古人凌迟之刑。
![](https://img.haomeiwen.com/i7735369/45abee813d3bba0f.jpg)
树植根与土壤,血脉相连,实为一体,誓千年相依。今断其根,无异与骨肉分离,首身异处,树不能言,能言必痛哭流涕,哀伤不已。
后见移树与庭,改易风水,保其荣辱者,必以枝繁叶茂者当之,虽护其根,带旧土,精心灌溉,甚至输液,尽心竭力,然往往事与愿违,风光有限。假以时日,病者多,亡者亦多,即使苟活于世,也是橘生淮北则为枳,树与人俱损,始悟故土难离之精髓。
离则断,断则痛,痛则乱,乱因惶恐不安,前路不明,诸事陌生。
离必破,破惯性,平衡,固定的人际关系,告别慵懒、懈怠、安逸,甚至自以为是的存在感、上位感、成就感。属意创新,付出和担当,甚至艰辛、困惑、失落。
离要舍,舍其得,舍其成,舍其情,啥家破业,背井离乡,舍其甜得其苦。
是以世人喜聚不喜离,而古语言:“千里搭凉棚,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终究一个离字结束。
![](https://img.haomeiwen.com/i7735369/9681d3b540eac564.jpg)
离不惧,惧离殇。“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落寞、孤独,像边塞凌冽的寒风,浸入心脾,如切如磋。
离不惧,惧相思。“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锥心刺骨,如一曲《二泉映月》里的悲伤,如泣如诉,缠绵悱恻,如琢如磨。
然人生如逆旅,吾亦是行人。离乃人生常态,离方能拓展生命宽度,培植生命厚度,才能增益其不能,撑起生命的高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7735369/5740f7dc0f0d2912.jpeg)
与母体分离,生命诞生、与幼稚分离,心智成熟、与故土分离、笑傲江湖,离是为了更好的成长,塑造更好的生命个体。
古人尚游学,始于孔子周游列国,带其弟子远游异地,从师求学,增智广识,因境就教,磨砺品行,拓宽眼界。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然远游必离别,离别必涩,涩必苦,人之常情也。于是折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吿之。”是谓游之必然。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经历过“天涯流落泪横斜”的惶恐迷茫,落寞忧伤,才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超脱,老来坦然调侃“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爱恨得失不言而喻。
若一生困宥一处,无异坐井观天,虽无离殇之苦,却有鼠目寸光,樗配之辈之嫌。一生只与三餐纠缠,何其淡薄无聊,苍白无趣。
假日归省,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短瞬即是离期。纵万般不舍,亦无可奈何。
树离土,生命终止,无归期,看似事与愿违,实则生命另有安排,无分离,不能成大器,有担当,铸就树自身的生存价值,离虽痛,却是重塑之归途。
人远离,暂别而已。虽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万般不舍,也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深刻相知,更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无比欣喜。所有痛涩的离别,都是为寻找最美的归宿。
离主苦,聚主甜,酸甜苦辣都是人生。虽然“相见时难别亦难”,亦不必做“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小儿女状态,更何况现在是网络时代,空间可以缩短,甚至忽略,时间亦不是鸿沟,离后时时沟通,天天视频,天涯咫尺,可慰相思。
天涯若比邻,心近不相违。何不执手相看春来早,更何况还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之惊喜。
![](https://img.haomeiwen.com/i7735369/3b15b4a96644fa3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