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解忧杂货店心情随笔简友广场
苗族之竹枝词四|乡野拾遗

苗族之竹枝词四|乡野拾遗

作者: 寒A | 来源:发表于2021-03-01 19:13 被阅读0次

民国之前,湘黔武陵山一带,苗家的习俗,千年来几乎未有大变。自晋到隋唐,到宋元,到明清,史料和古籍,于苗家文化的描绘大差不差。

《黔苗竹枝词》一书,记载颇多,细阅颇为有趣。


夭苗二首

  华胄周南太觉遥,葛根难庇远椒聊。

  山风夜夜吹枯骨,倒挂收香绿凤么。

夭苗一名夭家,多姬姓,自以为周之后,在广平州。人死不葬,以藤蔓束之树间。

姜赧胡侃:夭苗为姬姓,亦是华夏贵胄,周王之后,向西南迁移,成为苗族一部。此条目,尤为醒目,记载夭苗人死后,既不如汉人一般土葬,亦不学仡佬族崖葬。而是将尸体用藤蔓绑束在树上,以此视为人的归宿。某人翻阅不少古籍,此俗在国内极为少见。不知姬姓后人,此俗何来?


  豆蔻梢头月似钩,山花开近女郎楼。

  不知谁擫青芦管,一夜春情散不收。

其在夭坝者,女子年近十三四,即构竹楼,野外处之,闻歌而合。此较黑苗之马郎房更奇。

姜赧胡侃:夭坝,在今贵州黔东南丹寨。某人曾到丹寨,当地苗家习俗传承完整,虽是汉苗杂居,却极具古代苗家人的习性。舒位记载,苗家女子到了二七年纪,族中会选地筑竹楼。在野外,苗家男女以歌为媒,相悦则同宿竹楼。与黑苗马郎房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某人在丹寨采风多次,却是未尝见到苗家女子约会的竹楼了。


平伐苗二首

  长裙雌豸短裙雄,吹入山前一阵风。

  我亦青袍似春草,泥他蓑影作渔翁。

平伐苗在贵定之小平伐司,以地名也。男女皆著裙,男子裙短,妇人裙长,然无绔,或学他苗制绔,则又不裙,彼绔与裙终身不相识也。男子入市则衣草衣,蔌蔌如渔蓑,顾影自喜,盖以为盛服云。

姜赧胡侃:平伐苗,此名应为舒位自取。所谓平伐,有大小平伐之称。此处,为明洪武时,入朝归顺的黔中苗族首领,被朝廷封为“小平伐长官司”,即贵州隆里的苗族土司王

此条目记载,平伐苗男女皆是穿裙,“男子裙短,妇人裙长”,没有裤子。虽然也有平伐苗人学习其他苗族部落,制作了裤子,却穿了“绔”,又不穿裙子了,于是“彼绔与裙终身不相识也”。


  木槽埋趁一身宽,论定何须更盖棺。

  略仿南朝通替式,不知曾许再开看。

平伐人死,盛於木槽而瘗之,有底无盖,独木所成。此与殷淑妃通替棺颇类。

姜赧胡侃:平伐苗人死,习俗也较为独特。砍伐独木一根,挖开中间,制成木槽,没有盖子,直接埋入土中。舒位提到,此做法与殷淑妃的通替棺类似。

殷淑妃何人?通替棺何物?

殷淑妃为南北朝刘宋孝武帝刘骏宠妃,传闻为南郡王刘义宣之女,也就是刘骏的堂妹。话说,当年刘骏喜欢自己堂妹,又碍于伦理道德,只能偷偷将殷淑妃接入宫中,改名换姓,并对外宣称是大臣殷琰的女儿。此故事,颇有争议,某人倾向是刘骏的政敌故意为之。先不管其真假,也不管其是否有违道德,仅观刘骏与殷淑妃的爱情,确是假不了的。刘骏作为皇帝,对殷淑妃的宠爱非同一般。

以至于,殷淑妃病故后,日日思念,将棺材做成抽屉的样子(类似于现如今太平间的储尸匣)。孝武帝刘骏思念殷淑妃时,便将其从棺材中拉出来,以解相思之苦。

《南史·后妃传上·宋孝武殷淑仪》:“及薨,帝常思见之,遂为通替棺,欲见辄引替覩尸,如此积日,形色不异。”亦省称“ 通替 ”。如此凄美扭曲的爱情故事,便是通替棺的由来。

某人倒是认为,苗人此俗,与爱情无关。一来苗疆用独木作棺,制作较为简单;二来不用盖子,多半是因其宗教信仰。苗家诸部,在埋葬先人时,有留出灵魂进出通道的习俗……

PS:话说,刘宋孝武帝刘骏文治武功是不错的,可惜为情所困,又背上个“乱伦”堂妹的嫌疑,最终郁郁而终,颇为可惜。从苗家扯到刘宋,诸君莫怪。

相关文章

  • 苗族之竹枝词四|乡野拾遗

    民国之前,湘黔武陵山一带,苗家的习俗,千年来几乎未有大变。自晋到隋唐,到宋元,到明清,史料和古籍,于苗家文化的描绘...

  • 苗族之竹枝词|乡野拾遗

    竹枝词,一种诗体,由古代巴蜀的民歌演变而来。相比其他诗歌,竹枝词“吟咏乡风习俗·风土人情”,正所谓“志土风而详习尚...

  • 苗族之竹枝词二|乡野拾遗

    在《苗族之竹枝词》中,某人提到乾隆朝举人舒位,亦从其作品《黔苗竹枝词》中,摘抄了三首七言绝句。 细看之后,此书颇为...

  • 苗族之竹枝词五|乡野拾遗

    过往,未知竹枝词。不想,越看越有意思。朗朗上口,又暗藏民风。颇有先秦《诗经·国风》的意思。诗道,风道,人道…… 九...

  • 苗族之竹枝词七|乡野拾遗

    《黔苗竹枝词》摘抄到此,却是有趣。不得不说,舒位做官虽不得志,行文能编撰成书,让诸君品鉴有文,也是有心。 既如此,...

  • 苗族之竹枝词六|乡野拾遗

    以竹枝词记载苗家风俗极为少见,某人也不嫌啰嗦,多多摘录。 木老一首 放鬼才过七七期,更传画鬼祀灵旗。 无端食指今朝...

  • 苗族之竹枝词三|乡野拾遗

    苗族文化的竹枝词,舒位写了不少。唯有黑苗部族,有三首七言绝句,可见偏爱。 黑苗第一首 马郎房底好姻缘,偻指佳期又几...

  • 苗族之竹枝词番外|乡野拾遗

    《苗妓诗》,清末诗人贝青乔写的苗族风俗竹枝词。可惜,此人虽有满腔爱国情怀,却并没有把苗家的兄弟姊妹纳入其同胞之中。...

  • 苗族之竹枝词番外二|乡野拾遗

    《苗妓诗》,实有六首,贝青乔将见闻与古籍融合,所述苗族民俗大同小异。某人摘抄两处略微不同的竹枝词,引为民俗补充之作...

  • 苗族之檐曝记闻(二)|乡野拾遗

    某人在《苗族之檐曝记闻(一)|乡野拾遗》中,初略侃了侃,《檐曝杂记》中苗族的一些记闻。 除却边郡风俗和黔粵人民,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苗族之竹枝词四|乡野拾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pa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