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解惑千帆过尽读 书
被“富养”长大是什么样的感觉

被“富养”长大是什么样的感觉

作者: 林一芙 | 来源:发表于2016-02-19 07:55 被阅读22698次

首发于豆猫读书

如果你想来这个故事里,看看白富美或是都市名媛的成长经历的话,很抱歉,不会有。

我爹不是马云,更没有思聪做哥哥。不过是个出生在二线省会普通家庭的姑娘,却得到上天恩赐了一对儿爸妈。

我对“富养”二字的定义是——“在成长过程,父母想方设法不让孩子感觉到为钱所困。”

培养精神和物质的双重独立:你尽你所能独立,我们尽我们所能保护。

我第一次赚钱是四岁。

当时我在学儿童画,画技尚且拙劣。父亲就鼓励我去投稿一个省报的小画手板块。那个板块里所有的小画手都比我年纪大,但父亲说,选上的小画手,会定期收到这个栏目送的麦叔叔套餐。

那时候麦叔叔套餐还是蛮少见的,一个汉堡就十几块钱,何况还是套餐。

“从今天开始,你的麦DL都要靠自己来赚”。我当时就被灌输了这个概念,所以天天画,每周末绘画课上画,结束了回家继续画,当然有时候也为了方便,偷偷临摹绘画书上的内容,幸好画技不高,与原画相似度不高才没被发现。

结果,四岁的我在那家报社做了两年“小画手”,整整吃了两年的周末汉堡。后来,麦叔叔还特意办了活动送我们大玩偶。

小学六年级拿到第一笔稿费,三十八块,稿费单寄到邮局,一家人带着我兴高采烈地去取。我妈交到我手上告诉我:这是你自己赚的钱。

小学时第一次靠演出赚到零食、饮料、玩具,家里也会说,这是你自己的收获。

我妈从来没有用这些拿去给人炫耀,女儿有多棒。甚至逢年过节,在亲戚们招呼自家孩子才艺展示时,也从来不强迫我进行表演。

但少年懵懂初开的时候,没有保护的独立是很可怕的。这时候,“富养”的作用就开始慢慢体现出来。太早的独立肯定是会有疤痕的,“富养”是避免和淡化疤痕的一剂良方。

学生时代,我开始接一些额外的演出。

曾经有一次大冬天,在商场的天井里商演,穿着演出服,几个姑娘冻得直哆嗦。

结果等拆台的时候,全部人都傻了:我们找不到付钱的人。

我那时候自以为很独立,不曾找过家长。也自以为和找我们来的人关系甚笃,便自顾自“不签合同,只做了口头约定”。

那一夜寒风真的吹透了我。

我也不记得我们几个是怎么哭着给家里打电话,说自己回不了家,在市郊的某某角落。各自家长都把孩子拎小鸡一样拎回去,只有我爸,什么话都没说,就提了两个字。

“回家吧,那点钱不要就不要了。”

中学的时候,我自己拿着书后备注的邮箱,联系出版社。中间花了无数时间接洽,却在三审环节卡在了选题终审的阶段。

我在知道结果的时候没理由地大哭,就好像耗费的无数心血都被掏空了。

我妈说,多好,有是一次经历,如果影响了考试,就报个辅导班,下次考好就是了。

如果不是“富养女”的家庭,以上的任意一个打击都足够让我一蹶不振。

至今为止,我大概有十几次的独自旅行,虽然行程安排不够紧凑,但随心所欲。每次自由行,几乎都十天半个月,父母会定时全程电话视频联络,确保安全。至今为止最骄傲的,是大学里的学费、生活费全部是自己赚来的。没有钱旅行,我就想尽办法赚来许多免费旅行,去面试,跟着很多剧组拍摄、剧团巡演。十八岁到现在,无论是吃喝穿用,还是旅行,我没有再花过家里一分钱。

从“开始想要独立”到“真正的独立”是需要漫长过程的。每个孩子都是先摔跤再学会站立。早日具有独立的意识,会影响之后的人生,而早日开始独立,真正在付出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强迫孩子独立,却不给予保护或是无力保护,是父母的个人选择,也不值得批判。但“富养”的家庭可以提供一种“处变不惊”的心态,在蹒跚学步时伸出强有力的双手,做摔倒的肉盾。

学习与兴趣:允许你广泛玩票,但一定要拥有至少一个能陪伴你终生、并能从中收获恒久成就感的爱好。

小时候看幼儿园老师弹钢琴觉得很羡慕,下课母亲去接我时,总要在钢琴上摸两把才肯走。母亲看到就征求我的意见,问我要不要学钢琴。

四岁的我还够不到键盘,老师就在钢琴椅上垫非常厚的辞典,每次上完课都硌得屁股通红。

初学用的是《约翰・汤普森》系列。我小时候是个过动儿的性格,加上弹琴只是一时兴趣,枯燥乏味的练习和那总硌着屁股的琴椅,让我很快就生厌了:为什么周末别人都在玩,我却要去老师家学琴?

我妈起初用毛笔写了个“忍”字贴在钢琴正对面的墙上,后来我的厌学情绪越发不可收拾,等学到小汤3结束的时候,我把自己反锁在厕所里,打死都不去上钢琴课。

这换谁家都要炸开锅,我妈却出乎意料地冷静,开始和我谈判。

“你是不是不想弹钢琴?”

我点头。

“那我们明天把钢琴卖了?”

我点头。

“那好,这是你自己的决定。你记好了,是你自己放弃这件事情,后悔也是你自己的事情。”

我妈轻描淡写,然后第二天,马上把钢琴卖了。

说实话,后来我看着钢琴搬走留下的空位,包括后来上高中时知道我的班上有大半班同学钢琴满级时,曾经后悔过。但学会放弃一件不喜欢不适合的事,不管前期耗费了多少心血,不管已经播撒下多少成本,这是母亲教会我的。

后来遇到任何我想放弃的事情,我妈都会轻声提醒我“钢琴”。自从钢琴之后,我几乎能够坚持我认为我应该坚持的所有事情:画画,跳舞,表演,写作。

我能坚持的事情,我都愿意把它做到极致。

小学高年级那段时间,国内刚流行直排轮,非常昂贵,那时候家庭也不宽裕。

我妈却买了国外牌子(那时候国内的牌子都没有安全轮,不适合小朋友),然后戴了进口的护具,也没有找老师,直接就说:“溜着玩去吧!”

轮滑现在还是只能平地里溜着玩,各种花式也不会溜。

我妈的原则,我现在还受益匪浅,她的理论是:人要将有限的精力不平均地放置在“决定要做的事”和“只是培养兴趣”的事情上。付出百分之两百的精力在决定要去做的事情上,这样才会有百分之九十的收获。但只要付出百分之三十的精力在培养兴趣,能达到百分之六十的成就,就已经算是成功。

在任何行业里,达到百分之六十,都只要努一小把力就能做到。

而在任何行业里,达到百分之九十,都是百分百乘以几倍的努力,才能达到。

她不像那些胡乱填鸭,给孩子报满补习班,企图“样样红”的父母。

用她的话说,我允许你在广泛的行业里玩票,但一定要拥有一个能陪伴你一生、并且你能从中获得恒久成就感的爱好。

是啊,我如她所想,我美好的童年,现在看来一无所成。但也如愿没有沾染上任何不好的习惯,我有足够多的爱好可以填补我的生活。

面对挫折能力:当事情发生就去面对,反正没有什么会糟糕到无法补救。

有段时间父亲的生意做得不好,对于那段时间的记忆,是惨到了大年夜我们要关了灯趴在桌子下躲债,爸爸的车卖了房子抵押了。

可是,除此之外我的生活几乎没有变化,我甚至无法记得这个变化具体发生的时间。

兴趣班照常在上,舞蹈画画游泳。新衣服也从来少过。

生活有多难,其实我从来不知道。

我曾经偷偷翻过母亲的日记,那本她锁在柜子里,说着要等结婚那天拿来给我做嫁妆的日记。如果不是因为那些悉心的记录,我的记忆力里,贫穷就好像被抹去了一样。

“他(爸爸)心里也不好受,可是就算这样,也不能苦了女儿,让她觉得在幼儿园里有什么不同。”

“想给女儿报个音标班,还想再给她报个作文班,可是太贵了,加起来要530元,是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今天路过药店的时候,看到一种增高的药,565元,我犹豫了一下还是买了下来,女儿现在已经是大姑娘了,才153真让人焦急。”

“给女儿报了游泳班,听说她已经学会了游泳,我还没去看,但总会去看的,希望通过游泳有健康的身体。”

……

那时候的我理所当然地毫无察觉,只觉得贫穷都是大人的事情。父母没有一刻,让我以自卑的面貌出现在同龄人面前。

我依然能有很好的文具,只是妈妈说,你要省着点用。

我依然能穿同龄人里很好看的衣服,只是妈妈说,你要穿得小心点,否则明年刮花就不好看了。

对贫穷的印象只有一次。老师说,你女儿很有天赋,上了全国小主持比赛初选,要不要试一试。

我妈第一次犹豫了。

后来我自己从外婆那儿要来了500块钱交给老师,我妈知道后气急败坏:你知道500块钱有多不容易吗?

她生气。气得是我一天都没排练,就指望占着一点小聪明蒙混过关。做这种以卵击石的白日梦。

然而,我的才艺表演是小鸭子,正式比赛的前一个晚上,她连夜给我做了鸭子服。小鸭子有条背带裤,我还记得很清楚,黑色的底,白白的小点点。

比赛办在我们省会最大的商场里,其中有个环节是现场念绕口令。其他的小朋友都经过训练,一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老练模样。唯独我不懂游戏流程,临时看着题版,懵了几秒才作答。

全国性的比赛,大将云集,我理所当然地落选了。

主持人宣布结果之后,我又孬种地回妈妈怀里哭鼻子。

我妈雄赳赳气昂昂说,咱娘俩去吃肯德基吧。

一路上捏着我哭花妆的脸说:哎呀,哭多没出息。我姑娘不错,别看一天没练,这还藏着一技呢!你看,都没练过就能说那么好,要练过还得了?你可得好好练啊!

“富养”是即使贫穷,就试着去淡化“贫穷”的概念。以前笔盒里有两块异形橡皮,现在只有一块了,但仍然还有。告诉孩子“勤俭节约是美德,我们是为了要成为有美德的人,所以现在只能用一块橡皮”,而不是“因为我们穷”。

《美丽人生》里的犹太父亲,对儿子谎称集中营里的生活是一场游戏。所以苦难,便一点点被瓦解。这不是逃避苦难的做法,反倒是一遍一遍重复“苦难”,强化“挫折”,才会连仅剩的幸福都逃避掉。

选择工作和爱人:你必须绝对一定要选择你所爱的,我们给你提供其他的。

我本科学医,现在在做自己喜欢的媒体行业。

迈进医学院大门没有一年,才过了一轮见习,几乎还没有尝到蜜月期,就感受到了对医院环境的不适应。曾经想过转专业,但医学院并没给我除了医院之外更好的选择。

我每天都在看着那些我不敢兴趣的课本,然后在规矩甚严、每天点名的教室里抄着PPT,这些都不足以恐惧。未来可能面对的乏味生活才真的让我想想就战栗。

医学,这种带有一定特质的工作,并不适合每个人。一个学校里,想逃离的人无数,但医学院毕业,除了医院,我们几乎没有其他的选择。读过医的孩子都知道,在刚走出校门就放弃这一行是怎样的艰难。任何一个行业,我们都要重新白手起家,从零开始。

实习期间,我们全家都没有人问,未来你会怎么生活?反而统一成了支持的声音。

甚至连家里的老人都语重心长地说,你要选择喜欢的事啊。

但我却害怕从头开始,害怕走一条不确定的路。

我说:“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要我。可能很多年后,同学的工资零头可能都比我多。”

我妈就说:“有什么可怕的。鱼肉换清粥,吃不起的话回娘家,养你到老。”

一剂定心丸,一条后路,能给走错路的人折回来的勇气。

刚入职的时候,我拿到了一场一直特别想看的话剧的邀请函,可惜地点太远,就算航班来回加上看剧,至少需要请两天假,时间还是工作日。

那时候还是职场新鲜人,行事谨慎,害怕耽误工作,根本不敢请假。

收到邀请函的时候,和我妈唠起过这件事。那几天回来之后,我自以为伪装得很好,一言不发就回书房蒙头做事。

结果我妈进来说:“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去请假,想去就去,反正你不去,在家里也不会安心的,你以为你不去就能好好工作吗?”

我说没想去,太远了。

我妈反倒呛我:“你不是喜欢那个演员很久了吗?不去看看会不后悔的。”

我自我纠结了很久,最终在话剧开场那天的早上买了车票。中午下班回去收拾行李,我妈说:“唷嘿!我就说你会肯定要走,网袋我都给你洗好,天气预报说那里有点冷,带件外套去。”

她不追星,但从来不反对我追星,是每次追星活动后的“神助攻”。她说,她觉得追逐所爱是件多么美好的事,为什么要阻止?

小的时候,因为追星不免要麻烦她保驾,所以她提出要做交换。

我曾经用提前写完一周的家庭作业换来凌晨十二点在她的陪伴下去接机,也在她的帮助下请病假逃课去看明星访谈。

现在想来,偶尔旷一节课,对于我未来的人生只有微不足道的影响,但是如果在当下,错过了极其想做的一件事,仍不免遗憾。

不要以为孩子是没有记忆的,就算是个大人,得不到的也总会念念不忘。而母亲设置的小障碍,让我有一种所有的收获都是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美好感受。

不过,我妈每次都一边助攻还要一边揶揄我:她有啥好?长得又没有电视上漂亮……

消费观:

大家最经常放在第一个谈的,我反而放在最后。是因为自己践行得不好。可能是物极必反,我反而成为家里最省钱最事儿妈的那个。

我母亲的性格是“只有十块钱,一元买花,三元买裳,五元保养,剩一元吃喝”,就算做了乞丐还要掖着裙角。

而成长过程中,父亲最舍得花钱,也是最经常带我去的地方,是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和科技馆。

大概我出生的时候,九几年,那时候环绕立体声的音箱还不常见,我爸就执意要买。觉得其他的都是噪音,听多了对不起耳朵。

他们都认为,最值得的消费是投资给自己的。

倒是现在的我,会为了省钱买一些稍微便宜的衣服。拿着自己微薄的存款发自心底地嘿嘿傻笑。不知道是时日未到呢,还是本性难移?

第一,富养的孩子,比其他人多出来了犯错机会。

是不把自己狭隘地放在被保护的地带,愿意有机会就出去“闯一闯”,有人说,年轻时因无知而犯下的错误,不能称之为大谬,老来跨出围城,早已失去犯错机会,独战凄风苦雨,才最是悲凉。

第二,给足了视野,把生活的起落看得全面。

我一直认为视野对人很重要。这里的视野并不单单指多去几次旅行,拍几张颜色艳丽的游客照。多读几本书,多去几次博物馆,这种用内心去丈量世界的态度,才是我所谓的“富养”。体验过生活多面性的好处,就是在任何挫折里都有爬起来的决心。一条死路走到头,不至于耿耿于怀,无非是多费些气力折回来。

第三,真正的富养是陪伴、尊重和信赖。

如果让我斗胆来总结一下“富养”给我带来的一些正面影响,大概是以下几点。

1.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这话虽然说起来很狂妄,但不无道理。

2.只考虑想抵达的地方和最佳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浪费时间去考虑付出值不值得。

3.在清楚地认识到一件事物失去价值的时候,可以随时放弃。

4.尊重孩子的任何决定,但做好随时保护的准备。等她哭着回来承认“爸爸妈妈我错了”的时候,二话不说地给她一个温暖的拥抱。

5.如果连家人都无法陪伴,算什么牛逼?

6.爬的多高,都知道有人在下面准备接你。就像,无论你遇到什么样的悬崖,都有铺在身下的一张网。

7.不去做事后诸葛,数落不停,过去了就过去了,不翻旧账,想着弥补的方案。

8.读书、事业、爱情、家庭、子女……任何事情都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均衡才能没有“短板效应”,在抽走任何一块时都不被打垮。

原生家庭让我知道,一个母亲带着全部爱的“富养”,是可以抹去你身上所有有关贫穷的印迹。

你特别想越来越快成功,赶在在她老去之前。却又不想太快成功,怕误了与她共赏的良辰美景。

我经常和我妈开玩笑,我上辈子一定是拯救了银河系,才换来了这个此生不换的母亲。

她居然嘎嘎一笑,丝毫不谦逊地自夸说,她大概上辈子欠了我一整家连锁银行的钱,

从一开始我就说了,我不是很好的女儿。如果我再好一点,在这样的原生家庭里,应该会长成为普世价值里更优秀的人吧。

略感抱歉。

相关文章

  • 被“富养”长大是什么样的感觉

    首发于豆猫读书 如果你想来这个故事里,看看白富美或是都市名媛的成长经历的话,很抱歉,不会有。 我爹不是马云,更没有...

  • 那个被“富”养的女孩,8年抑郁了两次

    01 俗话说: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 女孩如果被“富”养,长大后,会怎么样呢? 我就是那个被“富”养的女孩。 我...

  • 毕业就转行,你缺得是什么?

    之前写过《被“富养”长大是什么样的感觉》,谈到了自己从转行媒体的经历。微博和微信上都收到了很多不满意现状意欲转行的...

  • 你是被穷养、还是富养长大的?

    “穷养富养”应该有两层含义,一层指物质层面,一层指精神层面。 我出生在70年代,那时大部分人家能让小孩子吃饱肚子就...

  • 被富养长大的孩子一定很幸福吧!

    被富养长大的孩子一定很幸福吧! 我大学的一个同学,她自信阳光,多才多艺,落落大方,一看就是那种被富养长大的孩子。 ...

  • 被精神富养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我始终相信:一个人骨子里的教养是装不出来的。 被父母精神富养的孩子,是这样一种平和的状态:他与人为善,自在舒适,兴...

  • 无标题文章

    那些被富养长大的女孩子,现在是什么样子? 在这样的一个主题之下,我们不谈钱,只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女主是我前不...

  • 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要从富养自己开始

    如果成年之前,你是被穷养长大的。那么成年之后,你就要开始富养自己。 你是不是会说,“我还是个学生,没有经济收入。”...

  • 对“富养女儿”的理解

    现在有很多父母提倡富养儿女,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养才是“富养”呢?这个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吧。 有的家长认为,富养...

  • 思考@富养还是穷养

    思考@富养还是穷养 对于如何养育女孩,大家有着各种各样的意见,很多人说女孩子应该富养,这样在她长大之后不容易被一颗...

网友评论

  • lynch0571:已收录《千赞专题》,欢迎关注:http://www.jianshu.com/collection/032a478c3dbf
  • 启菲琦:这与龙应台教育孩子方式类似吧!喜欢
  • 影相伴人寂寥:都说富养,除了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但我想说,没有物质上的,难有精神上的。小学以前我算是个留守儿童,长辈不怎么管的。要不是我妈坚持让我和我妹到市区上学,我想我现在不在上学,而是在打工了。
  • 影相伴人寂寥:都说富养,除了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但我想说,没有物质上的,难有精神上的。小学以前我算是个留守儿童,长辈不怎么管的。
  • 6aeb9c900177:或许此生能做的大概就是不能让母亲失望吧
  • 表达能力超差的我:很有感触,喜欢作者母亲的思想!
  • 未知知未:写的真好,我算是和你相反吧,小时候父母只管我吃饭不管其它。现在长大了总是不自信,想要去闯一闯却害怕失败害怕没有退路。努力成为你爸妈一样的父母!
  • 暖暖的日子:父母精神世界的富足才会带给子女富足的生活!努力成为陪伴女儿长大的榜样!加油!
  • 布瓜姐:懂了什么叫富养,
  • 十点半的牛奶:努力成为这样的父母
  • 49e237b5425d:深有同感
  • 8ddd03b5d590:可是上一代人并不是都在思想上有多富有
  • 796106d1ca08:用简书不久,但看到你的东西被吸引。
  • 5f7a0eda901e:与我而言大概就是,从来没嫉妒或者羡慕过任何人,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因为我知道,只要我肯用心努力,总有一天我也能够拥有它们。
  • d09847da2cc0:家里最混乱的时候我都是那个被保护下的女儿,家里不富裕其实我知道去,但爸妈从来都没不舍得在我身上花钱。
  • f7971c910ac7:有共鸣~
  • 茉莉821:富养的前提是父母的富裕,这富裕不仅指的是物质上的充裕,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富有。反之,如果父母拥有贫瘠的心灵和捉襟见肘的生活,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富养子女的。
  • 7aba990d55d4:深有体会
  • 3b6d7b17cee6:看完后只有羡慕,喜欢这篇文章,很适合给父母看。
  • 小九兔:这才是真正的“富养”,我的父母为我换过三个小学,为了上最好的初中又搬了家,辛苦心酸不言而喻。即使小时候不富裕,但是就像文章写的那样。我手里拿着的,永远都是最好的,别人有的,我一定都有。我那样就放弃了学了好多年的画画,放弃了学到八级的古筝,我父母从来没有逼迫我坚持 才教会我为了不后悔坚持有多重要。我爸妈从来都支持我,在我找工作最辛苦的日子,我爸妈也跟我说过,没事儿,大不了爹妈养你。即使只有10元,三元买花,两元买衣服,四元保养,剩一元吃饭。敢挣就敢花,小时候我也是,即使贫穷,但是我一点都不在乎钱,不在意把钱死死扣在手里。此为富养。前几天我跟我爸说,咱家这么多年变化真的太大了是吧。因为态度,才有未来和生活。这种态度,上苍都会为之感到幸福。:kissing_heart::kissing_heart::kissing_heart::kissing_heart::kissing_heart:
  • 8e4bfa7e47a0:写的真好 文主也很幸福
  • d3c219ae63c9:让我明白差距的萌芽是怎样产生滴
  • d3c219ae63c9:题主所写是我一直缺乏且一直追寻的,比起物质上的贫穷精神上的贫瘠更让人觉得可怕
  • d3c219ae63c9:我不知道,很好奇,很憧憬,所以来看看
    林一芙:@小孽 ❤
  • ea9535152fcd:小时候总以为自己长大了会有多么不同,现在才发现自己是这么平凡甚至平庸,并没有与众不同。现在仍幻想五年后的自己也许就成功了呢,改变就在当下
    林一芙:@空中散步 祝福你!
  • d958d3f53a34:有这样的母亲好幸福…
    林一芙:@六夏 是呀
  • 0b43de3ee4ea:写的很好^_^
    林一芙:@落落12345 ❤
  • 谁取了我的名字:让人对家庭教育产生思考~赞啦
    林一芙:@谁取了我的名字 ❤
  • 5fc6fb82659a:有很多我也要学习的地方,棒棒哒
  • 温柔而不柔弱的女子:我也有个十分好的母亲,我的母亲十分理解我也会支持我,但是我妈不好的一点就是会给我传达家里没钱所以不能做什么的思想,从小我就在想我在长大一定不能因为没钱而去委屈,我也渐渐懂得了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叫事。看了你的文章觉得很质朴而受益颇多,无论是那个身份都是学问,我也该去理解家人了,都是第一次身人母身人父,很多事情都是要互相学习的。家人能相遇,能在一起就很幸福了,至于之间的矛盾,总要有个人要付出些什么去化解。
  • z沉和z:这位母亲是80后。
    林一芙:@0aa20c6fbcf4 我妈50多啦。😊虽然确实有颗80后的心
  • 8f6f5ebf4dd8:真的很有感触 受益匪浅
  • 旅行人生:写得真好
  • b9ff9712ac5a:受益匪浅
  • 61e717747d46:受教了
  • 二丁目先生:感谢
    二丁目先生:@林一芙 :sob:po主居然回复我了,这篇文章看到泪目。我真的真的特别羡慕这样的生活。( ´・ω・)ノ(._.`)
    林一芙:@碳基小晴天 ❤
  • 落叶灯花:放弃一件自己努力很久的事情确实很难。
    而我和你相反,总是在做应该对的事情,却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事情。总是在沿着父亲指定的路上走。
    3ffcb791fb08:@林一芙 沟通也没有用 他们的思想就是那样 这么多年我爸爸只后悔过一次 在小的时候拼命打击我唱歌 而就算这样 我现在喜欢的他不理解他还是不让做 但没办法 因为他是真的爱我为我着想 我也就妥协了
    林一芙: @舟过无痕 试过和父亲沟通吗?
  • 青雪唐元:谢谢~理解到很多
    林一芙:@青雪唐元 😊
  • icetime17:喜欢,写得非常好。学到了很多成长过程中的道理,却表达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真希望每个家长孩子都好好看看。
    林一芙: @icetime17 ❤谢谢
  • 笑颜倾城:很幸福
    林一芙:@笑颜倾城 😊是啊
  • ee0b6baa71ea:喜欢,这样的父母让我充满勇气。
    林一芙: @凡小喵的喵呜呜呜 原生家庭真的会给人许多成长的勇气
  • 1681ae3bc256:学习你的态度
    我和你一样时普通家庭里的孩子,
    可老妈老爸从小让我过得很富裕
    我看了你的文章才懂得,“富裕”究竟是什么
    林一芙:@MorganY 感谢我们拥有这样的父母
  • 甜过百利甜:感觉写出了自己的一点点相似的感受,父母给孩子的教育真的特别重要,特别感谢开明的父母,支持孩子的决定,尊重孩子的决定。
    林一芙:@孙湜呢 😊
  • 爵雀的一堆事:很感人,羡慕你有这么好的双亲。
    林一芙:@爵雀的一堆事 😊我也觉得自己幸运
  • 88eb7c394209:我觉得,这里的富养,不是物质上的,是精神上的!精神上的富有!
    88eb7c394209:@林一芙 你很幸运!
    林一芙:@凤纹 是的
  • 57a4d8ce64a3:喜欢❤️
  • 温柔小女子:家庭教育很重要
  • 29fa85123082:深有感触。谢谢分享。
  • 花染千城:有一点是,父母应该学会去放手,在放手的同时给予最大的保护。
    温室的花朵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很遗憾的是,我没有这样的家庭,也没有这样的父母。但是我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受到足够独立安全的教育。
    这会是我的心愿。
    谢谢你,故事很棒!
    林一芙:@花染千城 😊
  • 47c9ab32bcb8:真好啊,我一定努力做合格富养的母亲
  • Bacon朴大川:我妈和你妈妈一样
  • a49e0fb3fc91:选择自己想做的事,还能有父母无条件支持,难得
  • db260952a727:所以楼主妈妈买的那双:high_heel:是K2还是所罗门呀:sunglasses:
  • 553880f4c451:我也希望成为这样的母亲~你很幸运
    林一芙:@汤莉 你会是个特别好的母亲,我相信😊
  • 牛士连:毕竟我们是来做人的,如何做人?先做好自己,让自己活着有幸福感,这个幸福感来源于你身边的环境和你所理解的世界
    林一芙:@牛士连 👍
  • 6d26f3a02fae:女儿要富养 我妈也差不多是这样 总想着给我最好的从不告诉我她是如何艰难
    林一芙:@陳陳陳励志 上辈子一定是我们一起拯救了银河系
  • d38157d42d6b:有道理
  • 大娟爱跑步:伟大的麻麻,灵性的孩子,不一样的的教育模式造就了一个更好更优秀的人才。文章很有深度
    林一芙:@夏森z 谢谢❤
  • yhlleo:一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作者,也为自己感到庆幸 :heart:
    林一芙:@yhlleo ❤我们都如此幸运
  • a2622432c26f:写得不错,受益匪浅
    林一芙:@幸福路来者可追 ❤
  • 99b9c04c196d:感同身受❤
  • 1e9830cefcd2:真好。。。
  • 醒来的自己:看哭了,都。收藏了,我也有女儿。可我没有你妈那么有水准,学习了,谢谢!
  • d0513fef5aeb:“富养女”一个反面角色,一方面不仅仅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另一方面也是自己是否有独立思考做事的本事。
  • ae0d0f1b510a:加油哦,希望还能看到更多的作品
    林一芙:@ae0d0f1b510a 谢谢😊
  • ae0d0f1b510a:以后我的孩子我也要像你母亲这样去培养,说的对真正的富养不是说物质的满足,而是你的陪伴!
  • 木事木事都是小事:给予自己一些感触,对于现在的自己是非常有用的
  • 木事木事都是小事:非常好的一篇文章,适合细细品度
  • 是否我就这样过我的一生:我没有遇到像你父母那样智慧开明的父母 我也由衷的羡慕与祝福你 希望你能珍惜与爱 感谢你给出了富养各种方面的例子 我想我能学习到对以后得孩子如何教育如何爱才是最好的
  • f1bdd49b982e:推荐知乎阅读,小时候家里穷是怎样的感受
    f1bdd49b982e: @林一芙 穷养的女生有哪些优秀品质?→穷养的女生是否具有其他人群所不具备的优秀的品质?如果有,有哪些?
    林一芙:@f1bdd49b982e 我觉得这个主题我也能写😳穷也穷过,但父母在那个阶段还是用最大可能“富养”着我,很感激。
  • 724b7ae62d54:好母亲啊
  • 萨拉赫:必须向你母亲学习
  • 142a7cb7dbdc:写的很好
  • 林一芙:文章首发于我的个人公众号:豆猫读书
  • 彷徨的少年:楼主是一个幸运的孩子
  • 0ba080f92a2b:学习体会:一、培养独立同时要给予保护。这点在我儿子骑行方面,开始我都领先10O米左右,即在他视野内,有次被亲戚看到后,长辈们就提出太危险,如果被机动车撞了,这么远距离来不及保护,现在骑行保持五米距离。二、尊重和支持其自己的决定。小儿学钢琴有段时间也很痛苦,孩子他妈就让其决定是否还学,如放弃就卖出钢琴,不放弃就继续努力,现在已经能弹自己喜欢的歌手的曲子。三、劳动交换,小儿这寒假开始写人生第一个小说,因打字不快,提出让我帮他输入电脑,想发给同学们交流,我提出劳动交换,帮他打一页纸,他就帮我完成一个包干区的卫生,小儿思索后说再和他老妈谈谈,看能不能免费帮助或成本低一些,我赶紧私下透露投标价,老婆说还好我通告下,不然她真的会提供义务劳动,现在他们谈好二页换一个包干区卫生。四是赚钱意识顺其自然。小儿在二年级就自已在本子上画了自己编的游戏,让同学们充钱玩,还真有三个同学来关顾。五年级从同学手里以一元五个买来玩具,经改造后以一至三元卖出,最高一个竞价到五元出售,还预约至期末考试前一天才交货,说是一方面自己还想玩,另一方面如果大家知道其手里没了压箱底的好货,会影响其他玩具销售。后来有同学骂其奸商,我听后告之名声还是重要的,小儿说不是只赚钱,也送了几个玩具给没有零花钱的同学玩。到六年级竟然帮同学们做作业赚钱。最后说一点,要平等对待,做好朋友,才会掌握其内心世界。
    林一芙:@0ba080f92a2b 你的儿子也特别幸运,有朝一日他也会感谢你的教育👍
  • 1b796dfea463:认同观点
  • 安古:我正在努力成为你母亲那样的大人,希望我的孩子若干年以后也能像你一样内心充满幸福感,快乐,自信,独立!
    林一芙:@安古 会的😊
  • 80719b7032fd:收藏了 谢谢楼楼😄
    林一芙:@80719b7032fd 谢谢你的阅读
  • 53a9ab6a9caa:母亲的教育太重要了。
    林一芙:@鼓浪屿的猫 一生最初的老师
  • d42b2ba76ba0:画是你自己画的吗,很好的妈妈,是我的理想妈妈,自己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林一芙:@JeanShen 加油!
  • Jessica_沫沫:很全面的回忆和分析,很好的角度。这么看来我小时候也是被父母富养了,到现在老公也一直说我没有体会过那种手里一分钱掰两半花的感觉,确实并没有那种感觉。回过头来看看,我确实在很多问题上都是自己的选择,父母从来都是无条件支持的。现在也在给闺女这样教育,希望她也能有这样的生活态度。
    林一芙:@Jessica_沫沫 把好的教育一直继承,真好!
  • 夏小逗gofey:这让我觉得教育很关键,几乎我身边所有人都在说国家这不好那不好,但我觉得我们对此也该负责 天将降大任于我辈,用心教育好小孩很重要,只会埋怨客观因素,我自己并不喜欢
  • 0907d434f18b:父母给了勇气 也给了后盾 真正的让人看到了保驾护航的感觉 你真的很幸运
  • 秋水君:富养不仅仅是钱,精神层面更为重要。你有一双极好的父母
  • 967fc8690123:做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
  • YoungYoungZ:一字不落的看完了,以后我有孩子后也要如你父母培养你样来培养自己的孩子,为你父母点赞
  • 毒舌奶奶:你推翻了我们普遍价值观中的家长,细微的察觉到了所有“富养”“穷养”之间的差别,和事件,带来了不一样人生体验,已经很优秀了!
    林一芙:@毒舌奶奶 😊
  • 2120cc3daefc:受益匪浅
  • 9cfe6ebbb06e:父母把你保护教导的很好啊~✌️😃😃
  • 沙小树:笔者在父母眼里永远是最优秀的孩子了,已经很卓越了。我最欣赏的是父母给孩子犯错的勇气,只有错过我们才能经历,成长。
  • e4d52d0c70c7:你很幸运,有这样的父母
  • e47ec74e344c:很好的文章

本文标题:被“富养”长大是什么样的感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om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