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感悟ABC》三有斋古眼的文字世界
【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八十)

【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八十)

作者: 古眼 | 来源:发表于2019-04-29 18:15 被阅读16次
【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八十)

之八十


没老少

如果撇开语境,外地人听见巴蜀人说“没老少”,一定会以为它的意思指的是:上无老父老母、下无妻子儿女的孤儿兼光棍。可是,略加思索即明白,孤儿也曾经有父母的,光棍也还有机会娶妻生子,除非是石头缝里崩出来的齐天大圣——孙猴子,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没老没少”。

我们自古就是一个家族宗法社会,修身齐家的儒家思想以此为根基,建立孝悌礼义的秩序,再推而广之,以此治国平天下。但是,这大一统的思想总会遇到一些麻烦,总有些特异之人不肯臣服这份秩序,对上不尊老,不讲基本的礼仪,对这种行为,巴蜀百姓就批评为“没老少”“没老没少”,意思是:自小缺乏家教,目无尊长,藐视伦理,不懂或装作不懂礼貌。

对“没老少”且颠覆人伦秩序的人,孟子骂曰:“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也正是没老没少的孙大圣为什么是一只猴子的原因,更是作者吴承恩反讽的基点:本身就是禽兽,你就不要用人伦来要求了。猴子由此倒获得了独立叛逆的特权,一口一个“玉帝老儿”,没老少吧,稍有不如意,就“大闹天宫”,“大闹龙宫”,无父无君吧。

作为禽兽,孙猴子跳出了儒家思想的禁锢,却没能跳出如来佛的手掌心,那意思是:佛家看破红尘,出家修行,早就无老无少,无父无君了,超越了生死轮回,比起你世俗儒家来,其高远卓绝根本不在一个维度。

从字面上看,“没老少”包含对上对下两个方面,如果是这样,倒还有点上下尊重的平等思想,但真相是,这个词只求对上,不讲对下的。从语义学上说,它是偏义复词。探幽发微知其所以然,从儒家思想讲,它要求的就是下对上无条件的绝对服从和敬畏,——哪怕上面坐着的是一只癞蛤蟆,我们也得三呼九叩、五体投地——吾国吾民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奴性就来自于此。

往往是这样,一个青年人还等不到进入社会,甚至还等不到进入学校,他就被自己的父母培养成了一个半成品的奴隶了。而“没老少”的孙猴子没受过儒家教育奴化,仅凭内心朴拙的良知一路降妖伏魔,却一次次发现那些妖魔无不来自于有背景、有老少的道貌岸然的神圣秩序,数次欲回花果山水帘洞,最终还是受“紧箍咒”胁迫,才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修成正果,得了一个斗战胜佛的名号。回首一生,千山万水,他悟到了什么?空啊。


弄归一

人生在世怎能无事?只要还有一口气活着,总是被俗务缠身,难得解脱的。大人做大事,小人做小事。要把一件事做好,可能不难,难在把每件事都做好,难在一辈子坚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事。

巴蜀人把从头至尾、仔仔细细做好一件事,叫作“弄归一”,不留遗憾。这当然有完美主义倾向。因为,很多的事情要做到天衣无缝实在不易,所谓“事与愿违”,“天不遂人愿”,总有那么多的缺憾和不如意,能够做到“八九不离十”就非常不错了。

可是,事情做完、做好了,为什么叫“弄归一”呢?“弄”这个动词,在巴蜀方言里,使用广泛,既有温柔体贴的“弄饭”,也还有豁出命来收拾他人的“弄他”;普通话里不也有“造化弄人”么,它表达的是绝对强势的造化对渺小人类的戏弄。什么是造化?造是创造新生,化是物化消亡,万物皆在从生到死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被戏耍玩弄。

那么,“归一”呢?不是有“九九归一”一说么,万事万物周而复始,最终都将归根到底,由造而化。很哲学吧。道家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就是事物最初呈现出来的那个样子,因此,“归一”就是让被搞得乱七八糟的事物之间的秩序回归到起始阶段,类似于电脑系统的一键还原。这种弄归一、整巴适,确实不是简单的清理一下就可以达到的。

然而,西方哲人对于我们东方人所追求的“最初的秩序”,似乎并不认可。他们不是有“人不可能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命题嘛。他们相信的是永恒的运动和变化,追求不断的进步超越,而不相信固步自封的刻舟求剑。

哎哎,——套用一句广告——做人做事,那真的是:没有最归一,只有更巴适!每一个人都在通往“弄归一”的路上,披荆斩棘,跋山涉水,但是,最终,当我们还没有把身边的人事“弄归一”的时候,自己却被造化悄悄咪咪“弄归一”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八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ny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