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一统与欧洲分裂的底层逻辑

作者: linwood | 来源:发表于2018-10-15 17:44 被阅读31次
    中国大一统与欧洲分裂的底层逻辑

    关于中国和西方的差别,我们一直在讨论、在思考。比如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出现、为什么后来西方崛起了、为什么中国人讲火药用于军事、为什么我们没有进行大航海等等。还有一个讨论很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欧洲大陆是分裂的,而中国地处的东亚大陆一直是大一统的国家。就算是因为各种原因分裂几百年,最后总能统一。一直到今天都还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关于这个现象的原因总说纷纭,各种研究各种结果。而且很多人认为这也是中国近几百年落后于西方的根本性原因。

    从人类社会和文明发展的基本因素等底层逻辑来看,东西方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地理环境、人口等原因产生。

    第一、中国的地理环境和人口:

    中国起源于黄河淮河流域,这是一个非常适合耕种、发展农业、种植粮食作物的肥沃土地。平坦、水源充足、气候适宜。既不会像热带雨林那样有无法对付的森林,也不会冰天雪地。还有其他各个平原,如关中平原、华北平原、黄河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等,都是传统的人口聚集区。这种地理条件下,能繁衍、容纳和聚集数量庞大的人口。而庞大的人口是帝国的基础,没有人口就没有一切。

    在秦统一之前,每个诸侯国的人口都不多,大的强国人口一两百万,小的几十万、几万都有。这种人口数量,太稀疏,分布在整个中原及周边大地上,根本就是人都见不到。城池与城池的距离无比遥远,谁对谁都没有兴趣。因为根本没有任何的利益冲突和资源的需求,自己的土地都还要无数的地待开发,只嫌人手不足。所以,人口没有聚集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在古代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统一管理的,也不会产生统一的想法。

    直到战国后期,秦国利用关中平原得天独厚的土地优势,发展出高达五百万以上的人口,这种快速增长的人口,让秦国有对外扩张的需求。这种内生的需求,就会推动秦国往不断扩张的方向走去。 从秦国连年征战、有时需要征发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去打仗,都没有发生粮食危机,可见秦国的粮食耕种的能力和技术水平。或许这才是支撑秦国统一大业的真正基础和奥秘。

    中国大一统与欧洲分裂的底层逻辑

    为什么说逐鹿中原?因为中原有秦汉时期最大粮食产地和最多的人口。古代帝国因为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任何一个大国都需要掌握自己的核心区域,提供充足的粮食和人口,像秦国的关中平原。很多时候,掌握了核心区域,就掌握了最重要的田和人口,就等于掌握了整个大陆。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王朝颠覆者都是以尽快攻取都城地区为目标的原因。所有的不能掌握这两个核心区域的资源的人,都无法统治其他地区。没有这种核心的区域,不断没有统一的能力,更加没有统一的想法。一个文弱书生,是不会有举起千斤鼎的想法的。

    关中平原、黄河淮河流域是古代最主要的产粮区,是最适合人类定居和繁衍的地方之一。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粮食生产能不断发展和扩大。从而可以支持人口的不断增长。而人口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只有人口多,才有对外扩张、抢占资源的冲动和需求。这种冲动就是大统一的最基本的的动力和需求。

    第二、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古希腊位于的地中海的一个半岛,以丘陵为主,面对一个比较平静的海洋。希腊半岛内并没有足够大的粮食产区。农业以橄榄和葡萄为主,产品就是橄榄油和葡萄酒。粮食需要从外面交换才能得到,一旦人口增加,粮食就会价格升高,人口就会受到限制,所以,古希腊文化中没有任何多子多福、以多生为荣的思想。因为基本条件根本不支持这种想法。

    中国大一统与欧洲分裂的底层逻辑

    这种地形就像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地形,没有大河的冲积平原,也就没有足够大片的土地以繁衍和聚集人口。这样的地理环境下,人只能在丘陵间的小块平地上进行耕种繁衍。而且,任何一块丘陵间的小土地都无法聚集太多的人口,只要人一多就会饿肚子,天然的就限制了古希腊人口的繁衍。大家只能根据丘陵间的小平地的分布而分散居住。古希腊的雅典,在高峰期可能只有十几万人。波希战争期间,波斯人出兵几十万要灭掉希腊各城邦。希腊人面对灭顶之灾,也只是凑了3万多人的部队迎战。可见人口非常少,在加上丘陵地形的限制,才形成了古希腊的城邦体制。

    第三、后来为什么古罗马帝国能够实现一千多年的统一?那时因为古罗马是直接跳出了类似希腊半岛局限的限制,从意大利平原起家,然后控制了西欧东欧的主要产粮区,获得了足够的粮食供应。罗马也从一个只有几千人口的村落,发展成为人口超过5000万的超级大国。有人说罗马人太好战,一代一代的皇帝都是不停的向四周征伐,扩充领地,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罗马需要更多的产粮区,需要更大的平原土地,以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人口。所以才不停的往外征伐,直到征服了现在的法国、西班牙、德国等地区的大片平原土地后,罗马帝国才有了成为大帝国的底气。凯撒的伟大就在于他开拓了高卢地区这个产粮区,直接给罗马帝国输送了最强大的血气。

    当古罗马发展到顶峰,因为受限于农业技术,粮食产量已经封顶,无法再提高。但人口还是持续发展,然后出现粮食供应不足,导致整个国家和社会、经济等发展受制,从而导致古罗马开始走向衰落。古罗马后期,也是古罗马不断将军事、政治、经济、农业等重心转移至后来的东罗马地区,也就是拜占庭。所以才有西罗马解体后,古罗马可以直接成立拜占庭帝国,又延续了几百年。

    因为有土地,粮食多,所以人口不断增多。人口增多反过来也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需要不断向外扩张。没有人口,根本就没有对外扩张、没有统一的欲望和动力。

    欧洲是存在产粮区的,但为什么后来又没有统一呢?首先是因为古罗马因为有完备的退路,从罗马城出来后就直接退到拜占庭去了,哪里也有有产粮区支持其发展,没必要再通过遥远的距离征服欧洲的产粮区。最重要的是,君士坦丁堡是东西方地理要道,商业繁荣,为拜占庭带来了无数的财富。多到连他们的基督教教友——东征的十字军都眼红,终于有一次忍不住纵兵抢掠,成为多次欧洲人东征中最大收获的一次。所谓的欧洲人的圣战,却抢自己人发了财,也是醉了。

    其次是因为打败古罗马的所谓北方蛮族,是由很多个民族组成的,他们不是组成统一联盟攻打古罗马,而是大家各自在不同的地方和时间,通过起义、侵占、战争等方式,从不同的方向和位置蚕食罗马帝国。不是像中国的草原民族那样,组成联盟进攻的。后来这些蛮族们各自瓜分了欧洲的几个平原产粮区。每一个民族都基本上获得同样的发展,谁也无法成长为最大的力量欧洲统一大陆。从此,欧洲陷入上千年的大混战时期,谁也无法拥有足够资源征服大陆。无论是法国、德国、俄罗斯、西班牙、葡萄牙等大国,都无法实现这个目的。他们要不就是人口不够,如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要不就是因为资源不足,如一二战时期的德国、俄罗斯等。

    还有一个就是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作为神权的象征,它天然具有和世俗权力对抗的需求。也正是因为这种神权和世俗权力的之争,神权在古罗马分裂后的整个中世纪都占据上风,所以它不会允许出现一个庞大的,足以推翻神权的世俗政权出现,在这种势力的摆弄下,欧洲怎么也无法统一。一旦有人想统一的时候,教皇就会出来组织人手把他干掉,谁也逃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讲,教皇就是欧洲之主,一山不能容二虎。

    第四,因为北方蛮族在打败古罗马的时候,等于把古罗马人整体的赶到了拜占庭,让他们重新创业了。所以,古罗马人基本上把所有东西都带走了,人口、文化、知识、技术甚至是技术,都统统带到了君士坦丁堡去了。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欧洲会进入漫长的黑暗中世纪,后来又有文化复兴的根本原因,因为文化都被古罗马的文明人带走了,留在那里的蛮族还是蛮族。根本没办法像中国的北方民族那样,通过吸收学习中国文化,融入中国文化,完成自身的改造,形成同一文化属性下的一国之人。

    所以,欧洲人也就无法产生一种整个大陆共有的文化认同感,更加无法升华为大统一的理想。就算个别人,如很多国王等有统一的想法,也无法得到整个欧洲人的认同。每次有人发起统一战争时,结果往往都会被认为是侵略战争。伟大如拿破仑也无法改变欧洲各蛮族后裔的想法。中国因为有统一的文化和思想,所以,统一战争会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而不是被视为侵略战争。就算是元清的侵略战争,最后也会通过文化漂白,成为正统的统治,被后代所承认。

    一个在中世纪支离破碎了上千年的大陆,有没文化的统一力和理想,没有足够大的核心资源区,如何可能完成大一统。分裂也只是必然的趋势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励志熊:博学多才!
        励志熊:@linwood 客气了!
        linwood:@励志熊 感谢支持
      • 笔名江风:以史为鉴论兴衰。✍👍👍👍👋👋👋
        笔名江风:@linwood 友客气了!😊🌺🌺🌺
        linwood:@笔名江风 感谢欣赏
      • 渴死之水:只要认同华夏道统的,都是中国,不敢他是哪个种族。西方只在宗教上统一
        linwood:@渴死之水 是的,宗教与世俗权力是相冲突的
      • 马到成功程雨烟:农夫指着扫把道:“狐宝宝,垃圾。”小狐仙道:“呜呜呜,耕农哥欺负狐宝宝,狐宝宝不是垃圾。”
        linwood:@马到成功程雨烟 自从清末的国门被人强迫打开,被还没搞清楚状况的情况下,一次次挨揍后,无数人开始讨论究竟什么文化才能带领中国走向未来?这个问题,在一百多年前,先贤们讨论过一次,也实践一次。但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争论中西文化谁更优,更适合中国的问题。其实这种讨论和分歧已经不是思想和文化届主流。现在的主流是已经广泛达成共识的,以西方现代科学文化、哲学思想为主题,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出来的适合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马到成功程雨烟:@linwood 我的舅公(父亲的舅舅)五七年被打成右派,为了不影响子女,和舅婆离婚。他们俩几十年一直没有再找另一半。等了几十年,直到文革结束平反后再复婚。
        linwood:@马到成功程雨烟 以家族为主的宗法社会,只有地域的观念,没有国家的观念,而且当时的国家也是一个松散的组织代名词,随时都会改变,一个诸侯国随时可能因为老诸侯的去世,而将诸侯国分封给几个儿子,大国里面变小国,或者因为天子的改封,一下子就会从甲国变丙国。所以,国家是不固定的,而家族是固定的,而且家族可以养兵、圈地、蓄奴、对外家族发动战争、可以影响国家的政策等。
      • 少叔夜:这个题目还是蛮大的,厉害:+1::+1:
        linwood:@少叔夜 哈哈,我是无知者无畏。😂
      • 大小白杨:好文,先收了!慢慢读。
        linwood:@大小白杨 感谢欣赏
      • 我是晚来风:文章条分缕析,抽丝剥茧,给人以拨开云雾见青天的豁然开朗之感。现阶段,欧洲如同中国古代东周时期割据称雄的诸侯列国,由于势力相当,互为犄角;彼此牵制,难以先发制人;多国曾经称王称霸,盛极一时,有着自己的“光荣历史”;大多拥有自己的文字,文学、哲学与科学,货币与度量衡;习惯于已有的国家及政党制度,生活习性和风俗习惯…,总之,归于一句话,一国并不能对他国形成强有力的根本性威胁,也就谈不上以一己之力来征讨他国,再者现今互联网如此发达,一有风吹草动,早被牢牢掌握。而在中国,由于长期的“合―分―合”历史,文字相同,思想趋于一致,民族认同感强烈,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紧密,加上广大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统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于是大一统便顺理成章得以实现。
      • 五味馅:历史盲的我学习了
        linwood:@五味馅 感谢欣赏
      • 开心点金石:🌺🌺🌺
        linwood:@开心点金石 感谢
      • LH来慧:精彩!👍👍👍
        linwood:@来慧 感谢支持
      • 陈年旭日:分析得非常透彻,长知识👍👍👍
      • 秋风细雨1:看您的文章,就像在看一部历史书,懂得很多知识。
        linwood:@秋风细雨1 感谢欣赏,常来。
      • 军中曙光::+1:
        linwood:@军中曙光 感谢欣赏
      • 作者悠然:值得探讨!👍👍👍🌺🌹🌸🌷
        linwood:@作者悠然 感谢支持
      • 天山雪莲168:长见识,你这里是最好的去处😀🙏🙏
        linwood:@天山雪莲168 感谢欣赏,希望写点干货,不失所望。
      • 吻过地平线_8781:学习了🌹🌹🌹
        linwood:@吻过地平线_8781 感谢欣赏
      • lizihua李子:学习历史。👍👍👍
        linwood:@lizihua李子 感谢欣赏
      • 斌之志:👏👏👏
        linwood:@斌之志 感谢欣赏
      • 姜海清:👏👏👏学习,赞叹🌺🌺☕☕
        linwood:@巫山苍海姜 谢谢
      • d879de3d744e:知识广博,学习了
        linwood:@春草萍踪 感谢欣赏
      • 筱筱青青:天文地理无所不知
        linwood:@筱筱青青 感谢欣赏
      • tomlong98:另外,我在无机化学课上学习碳族元素的时候讲到铅。老师顺带讲了一段铅与罗马帝国兴衰的关系。后来索性就罗列了罗马帝国消亡的十个原因:信风带的南移导致粮食减产;军队制度衰退导致国家武备疏废;贵族不休德政制度瓦解上下离心离德;金银矿产耗尽货币贬值通货膨胀摧毁了刚刚萌芽的商品经济;铅水管引起铅中毒横行人民一代不如一代;国家阶层分裂又击垮了罗马的民族凝聚力;蛮族崛起而其他游牧民族更是觊觎罗马的繁荣;长期依赖奴隶制使农业生产力十分薄弱只是依靠广阔的耕地和充足的劳动力弥补,应对危机的能力几乎为零;依赖海外领土的资源补给让意大利本土几乎没有以粮食蔬菜农业为主的基础生产力,商业与手工业什么的只能成为空中楼阁更谈不上战斗力了;鼠疫、霍乱、疟疾等瘟疫横行加速了帝国的崩溃。看了你的文章回想起这段历史,感慨万千:如果十大条件哪怕缺少一两个罗马帝国都不至于落个四分五裂的结局(拜占庭先是穷兵黩武后又屡遭侵略依旧苟延残喘千年可见罗马的制度其实有很强的生命力),然而历史容不得假设。况且也正是在罗马消亡之后的背景之下欧洲分裂,这才使得欧洲没有统一的文化和观念,思想多样性得以保留,这才是欧洲后来在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上全方位取得优势的深层次原因;相比之下统一的中国却因为高度集中制度的高性价比和克隆复制一样的文化与思想最终消灭了几乎所有的多样性甚至丧失了自我纠错的能力最终在近代万劫不复。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想,到底谁才是幸运的一方呢?是历经十世浩劫但最终实力与道义均站在世界顶峰的欧洲(当然现在欧洲也已经没有了曾经的风光,着实可惜)还是繁盛千年但至今依然没能走完欧洲几百年前就走完的思想文化现代化之路的中国(从互联网上的喷子和人们对不同观点的包容度来看,中国距离达到欧洲的思想多样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linwood:@景邺 是的,正是多样性造就了今天的世界
        景邺: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 心有所愿:好厉害👍👍👍👍👍
        linwood:@心有所愿 感谢支持
      • tomlong98:很独特的切入视角。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如果郑和知道地球是圆的》。现在想一想,欧洲之所以建立了以形式逻辑和所谓决定论为基础的认知世界的体系,或许和作者所说的这种没有办法同时获得足够的人与资源来对抗自然界才不得不尽力认知自然并提升自己的实力吧。因为这样的原因,欧洲虽历经千年动乱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却诞生在欧洲;中国虽得以千年享有安定统一但也正因为丰足的人口导致中央集权性价比极高自由法制最终被扼杀而封闭但相对资源丰富的版图也磨灭了开拓进取和钻研科学技术的心这才在近几百年里败下阵来。这其中是福是祸还真是无常难料。
        linwood:@tomlong98 是啊,未来还很长,现在很短,谁知道以后一千年一万年怎么样。
      • 诺金小林:读历史,增知识。点赞精彩。
      • 暗里着迷_df7c:🌺🌺🌺
        linwood:@扬帆远航_df7c 感谢欣赏
      • 石移11:分析有道理,逻辑清晰
        linwood:@石移11 感谢欣赏
      • 人间三十年:偶然性因素也有。法兰克帝国不分裂,欧洲政权就统一了。中世纪欧洲实现了教会大统一。到今天,欧洲还是处处脱不了教会烙印。古代统一难点在于人口与粮食,现代统一难点在于经济与政治。
        tomlong98:@人间三十年 个人觉得,一切历史的“偶然”其实都只是大量看似混沌但实际上彼此关系错综复杂的变量相互作用之后导致的必然。偶然的事件虽然可以说是关键变量,但是它们终究只是催化剂。今天没有这个偶然事件明天也可能会有。一旦所有相关的变量条件齐备,那么即便没有“偶然事件”催化也有可能触发历史这个复杂的化学反应。
        人间三十年:@linwood 从没啥必然趋势,有的只是相对优势。一切在运动变化中,这就是唯物论。未来岂有注定之势,无非各种势之平衡与互制。
        linwood:@人间三十年 历史在大趋势下,没有什么偶然的。
      • 練心:支持🐾🎏🌸🌸
        linwood:@練心 感谢支持
      • 云端一梦l:夕阳归去,我出来,一路顺风去点赞,只为闻你墨香!🌹下一场秋赞💦💦💦💦💦💦雨
        linwood:@云端一梦l 感谢支持

      本文标题:中国大一统与欧洲分裂的底层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fq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