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史大纲》(23)

作者: 虎爪猫王 | 来源:发表于2023-06-16 00:14 被阅读0次

第六编:两宋之部——第三十四章:南北再分裂

两宋时期的军队垃圾是事实,但数十万人毕竟不是纸糊的。细数起来,有几个阶段战斗力相对强些:

——北宋开国时期,宋太祖雄心尚在,平定南方并携余威与辽国以北汉为中心的争夺战,双方均势。

——宋太宗即位,灭北汉而后一举攻打幽州,至北伐失败,互有攻守。

——宋真宗即位,辽圣宗兴兵攻宋至澶渊之盟。宋军稍处弱势,却无败局。

——宋高宗时期,金兵南下,宋以韩世忠、岳飞等为将抗金时期,金军攻势明显受挫。

狭路相逢勇者胜。均势之下先泄气的总是宋军。究其根本,宋朝自太宗以后,始终没有诞生一位合格的帝王。别说雄才大略,连基本的勇气都没有。

所谓一报还一报。

宋太宗想欺负辽国小皇帝,时运不济地碰上了中国历史上最牛逼的太后萧绰。(既然《辽史》、《金史》都属二十四史,那我自然也认为萧太后她不是外人。)

景德元年,萧太后亲自带着皇帝打了回来,然后有了澶渊之盟。

看下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

(一)景德元年秋,萧太后与圣宗大举攻宋。闰九月,辽军会集固安,攻顺安军(今河北高阳东)、威虏军、北平寨(今河北完县东北)、保州,均末克。

(二)十月,辽集兵攻瀛州,被李延渥击败,辽军死者三万余,伤者倍之 。

(三)十一月,转兵攻天雄军(今河北大名东北)不克,南下破德清军(今清奉西北),威逼澶州(今濮阳),袭取通利军(今浚县东北)。

(四)辽军统帅大将萧挞凛在澶州察看战地时,中宋军伏弩身亡。

(五)辽军士气低落,主动求和。

从过程看,辽军出师不利,再加上守方比攻方的可操作空间更大些,宋军局势占优。奈何宋真宗害怕啊,万一被辽国打穿,皇帝就做不成了。于是和议。

再看下澶渊之盟的内容:

(一)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此论。

(二)宋辽以白河沟为界(辽放弃瀛、莫二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后世对澶渊之盟的评价,居然是褒大于贬低,因为和平了!又省了军费了!促进经济繁荣了!

但无论怎么看,优势局面下,接受别人提出的求和,还要给钱。这里面的逻辑够够的!

从历史角度看,辽国兴兵来犯,报复的原因大于扩张的意图。所以,澶渊之盟后,宋、辽确实和平了,称兄道弟,宋真宗崩的时候,辽国皇宫还集体掉眼泪。

于是,宋、辽真的是哥俩好,在和平中相互比烂,一直烂到女真崛起的时候。

自金始起至辽灭,前后不出十二年。

金自灭辽至灭宋,前后不出二年。

金自完颜阿骨打称帝起算,灭辽,灭北宋,前后大约13年。简直可以用光速来形容。

对宋朝来说,宋金战争的场面极其难看,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

钦宗靖康元年正月,金人渡河。【取小舟以济,凡五日,骑兵方绝,步兵犹未渡。旋渡旋行,无复队伍。金人笑曰:“南朝可谓无人。若以一、二千人守河,我岂得渡?”】

第一次攻北宋,北宋完全不设防,连金人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第二年,就是靖康之难了。

二月,金劫上皇、后妃、太子、宗戚前后凡得三千人。【金檄开封尹徐秉哲,秉哲令坊巷五家为保,毋得藏匿。京城巡检范琼,送上皇、太后御犊車出宫,金人又逼上皇召皇后、太子;百官军吏奔随号哭,太子呼云:“百姓救我!”哭声震天。三月,金人立张邦昌为帝。四月,以二帝及后妃、太子、宗戚三千人北去。北宋遂亡。金人北归,凡法驾、卤簿,皇后以下車辂、卤簿、冠服、礼器、法物,大乐、教坊乐器、祭器、八宝、九鼎、圭璧,浑天仪、铜人、刻漏,古器、景灵宫供器,太清楼祕阁三馆书、天下州府图,及官吏、内人、内侍、技艺、工匠、倡优,府库蓄积为之一空。其所失殆尤过辽人之入汴。】

思来想去,在中国历史上,帝王如此惨的,绝无仅有。即便当年董卓迁都,也比这好过十倍不止。

到南宋,仍然是皇帝继续丢人。

建炎三年二月,高宗奔镇江,如杭州。六月,金兀术【宗弼。】大举入寇。十一月,渡江入建康(今南京。),高宗奔明州。金兵陷临安,高宗航入海。四年正月,金兵陷明州,袭高宗于海,高宗走温州。二月,金人引兵北还。九月,立刘豫为齐帝。

宋朝在局部战争中的表现让人诟病,在战略上也属奇葩。

北宋时,金强,辽弱。他联合金国灭辽,然后等着被金灭。

南宋时,蒙古强,金弱。他联合蒙古干掉了金,然后等着被蒙古灭。

这是不想多活了吗?

南宋为人熟知的,该是岳飞和秦桧。秦桧活该被骂,但说到底,他也就是个奴才。

真正导致岳飞命丧风波亭的,是他触了高宗的逆鳞。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划重点的话,不在靖康耻,而在臣子恨。因为高宗没有太多的恨。

高宗不是傻子,对他来说,收复北方是妄想,保住南方是可能,地盘小点无所谓,但真要把先帝迎接回来,对他来说就是大事了!当然,不管是不是这个原因,高宗都不会承认。

岳飞不是傻子,但执念如此。是不是清楚其中的道道,也不再重要。对他来说,精忠报国永远摆在第一位。

相关文章

  • 温情与敬意

    学国学的人很多,读钱穆的人不多;读钱穆的人不少,真能细致深入的很少。读钱穆的很多人只知道《论语新解》《国史大纲》,...

  • 在钱穆先生的所有著作中,这本书比《国史大纲》写得还好

    《国史大纲》是钱穆先生的代表作,而且也很知名,我倒不是要批评《国史大纲》,毕竟《国史大纲》也有不足。如果你不想一心...

  • 读《国史大纲》始末

    《国史大纲》是在抗战爆发时写成的书,此书的出版在当时极大的提升了民族战斗力。钱先生目光如炬,把中国历史梳理得十分体...

  • 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

    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 历史文化学院 2018级公费师范生班 王宁 学号:2018410478 QQ:19090...

  • 读《国史大纲》之感触

    最近读钱穆先生著作《国史大纲》,时时击掌而起,拍案叫绝。先生此书成于抗战烽火狼烟四起之时,真可谓生于忧患之际。当此...

  • 《国史大纲》引言

    我读《国史大纲》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读其他的书。最近双十一将近,打算入手一套《理想国译丛》,或者《汗青堂》。但是在研究...

  • 《中国通史:国史大纲》

    《中国通史:国史大纲》 国史大纲,北大教授钱穆讲述。 高格调,低门槛的简明中国史,历经六十载传奇面世。钱穆先生曾三...

  • 慢读《国史大纲》引论(一)

    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在按照时代叙述历史之前,有一篇引论。字数不多,十四部分,其思路、其角度、其高屋建瓴...

  • 《国史大纲》开读前,有感

    “你们到底是来看书,还是来聊天的?”伴随着刚落的话音,还有啪的一声——大力甩书的声音。由于声量很大,即便戴着耳机,...

  • 读钱穆《国史大纲》序

    因为2019高考题的题目设置,照出来自己读书之少之偏之狭隘。课余终于开始读钱穆《国史大纲》,今天只读了序。 序言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国史大纲》(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wh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