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写杨林柯老师,却迟迟不敢动笔,是觉得自己学习的品质不够好,读书不认真,思考不深刻,见解太肤浅甚至谬误,一句话:怕露怯,怕写不好。促使我坐下来敲起键盘,源于杨老师的新著《与教育拔河》。只看书名就给能人一种震撼——这无异于夸父逐日啊。看书的封面,一根又黑又粗的绳子中间只有一线牵连,这是拔河的结果——绳子就要被拉断了。这种寓意,我自然懂得。
知道杨林柯老师,是从他的著作《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开始的。作为一名从教二十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师,我关注思考教育领域的问题,始于十多年前阅读南京师大附中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自那以后,但凡关于教育思考的论著,我都会去涉猎。其中给我的灵魂带来强烈冲击的要数杨老师的《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从杨老师的书里读出了他对这一教育法则的个性解读。他对当前教育乱象有诸多力透纸背的分析。在《学生为什么会觉得语文课“没意思”》一文里,杨老师剖析了目下语文课的弊端,即语文课上所学的东西仅仅是对于考试有用,考完就束之高阁,不是生命所需,这样的课堂对学生的生命是一种浪费。这正戳中了目下教育的痛点——罪孽深重的实用主义已经笼罩了教育的整个天空,辖制了整个校园。
我眼中的杨林柯杨老师特别注重教师读书充电,语文老师只读教科书,只会照本宣科,那是传声筒,只会误人子弟。他在《读书是放大心灵半径》里写道:读书是对生命的救赎,对生活的对抗,对灵魂的守望。他认为读书可以让一个有限的生命在行走中不断和自然、宇宙建立起某种联系,从而让生命更为强大。他在用自己的言行引导着他的学生们,他不只是经师,更是人师!
杨老师把目光聚焦在基础教育这片热土上,他关注校园暴力事件,关注赛讲课,关注课堂教学,关注教师的职称评定,关注教师的救赎与守望,关注教师的权益与尊严,关注成功教育,关注死亡教育,反思师生关系,反思校园里日益盛行的恶性竞争,反思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反思学校教育的价值……可以说他的每一篇文章里都有独到的、理性的、富有建设性的深度思考,倾注了满腔的赤子情怀。
杨老师认为语文老师必须得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得求真务实,得有科学精神,无论是对教材还是对社会现象,得有自己的判断,得忠实自己的内心。老师们不能教给学生连老师自己都不相信、都没有弄明白的东西。时刻不能忘了教育的宗旨是把人当人来教,把人教育成更好的人,教育不只是传经布道,更应该有人文关怀,更应该有理想和信仰。他的这些信条,虽说都是常识,但现在看,依然是旷世之音。
我眼中的杨林柯跟杨老师稍微熟络后,我发现杨老师身上有一种不可言说却又“咄咄逼人”的魅力。一米八几的身材,魁梧潇洒的神态,坚毅帅气的国字脸,自信睿智的眼神,倔强自立的剑眉,和蔼可亲的笑容,妙趣横生的谈吐,无不透露出西北汉子特有的刚毅与果敢、无私与赤诚、坦荡与不羁。
想起杨老师和他的书,不由地想起鲁迅在《<呐喊>自序》里的一段话:“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杨老师就是那个试图破毁这铁屋子的人,而且他在不断地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想。
我还想起黄渤导演的处女作影片《一出好戏》,一队人马出游,遭遇天灾被困在汪洋大海中一座孤立的荒岛上,几十天过去,人们都为能否逃出困境而忧心忡忡。当王宝强饰演的司机王根基发现了荒岛附近有船经过,他把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大家时,迎接他的是群众的暴揍和电击;当黄渤饰演的公司职员马进同样发现这一情况又告诉大家后,受到的是与司机小王同样的待遇。某种意义上讲,杨老师就是小王、马进一样首先为处在困境中的人们找到出路和方向的人。
我眼中的杨林柯所以,他是一个情商不高的人,轴人,笨人,因为不合时宜。他仗义执言,一意孤行,所以接二连三地因言速祸,受到不公正待遇,甚至被调离了教学岗位。刚开始我觉得不可思议,朗朗乾坤,竟不允许人说话吗?求真求实还有错吗?慢慢我就明白了。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或许就盛行这样的传统。杨老师正道直行,竭心尽智以事其业,谗人间之,庸人妒之,俗人挠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天底下怎还有这么不讲理的事呢?
伟大的思想者所以魅力四射,是因为他们懂得并尊重人性。真正的教育家精神,就是认清了教育的局限和人的缺陷之后,依然尊重并热爱教育,尊重并热爱每一个受教育者。杨林柯老师正是这样一位远远地走在时代前列的追梦者,他对于一切黑暗猥琐、狗苟蝇营和倒行逆施凛然不顾,毅然决然砥砺前行,他是我追赶学习的榜样。
我眼中的杨林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