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才刚过立秋,南国夏日的暑气犹在。但在清晨,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一丝丝的凉意却也在若有若无中慢慢地飘荡出来了。
待再过些日子,那时的天空会渐渐地变高,云也会渐渐地变淡了,连天空的蓝色也越来越透亮了,最后,整个天空就变成了一块透明的大水晶。凉风一阵又一阵的袭来,带着干爽,秋意这时也就真正地浓郁起来了。
到那时,新会小城的街上就会忽然多了一道特别的风景。一堆一堆的青柑开始随意堆放在大小的水果摊上,又或者被人肩挑手推地穿梭叫卖在大街小巷。
只要有卖青柑的摊子,周围一定会有婆婆阿姨,结对成群,三三两两地围绕在柑子堆的周围。
她们会在行地拿起柑子,在手中掂量一下,仔细地观察一下青柑的外皮,看看皮薄不薄,油皮好不好,更多地是拿起柑皮往鼻子上凑,悠悠地吸上一口青柑的香气,然后,便几个相互地就柑皮的油亮和香味讨论起来。
最正宗的新会茶枝柑以茶坑,即梁启超家乡熊子塔为地标,潭江与西江交汇一带出产的茶枝柑为最佳。现在,形成以城南、梅江、天马、东甲为中心的向外延伸。
民间传:“凡能望得见新会凌云塔的地方,种出的新会大红柑,柑皮格外芳香,是正宗的陈皮。”而现今有柑农为了产量而假节影响品质和品牌的产品,在外地能买到正宗的茶枝柑皮,已经不易了。
但近水楼台,新会本土的茶枝柑皮还是有的。
摆卖青柑的照例至少会有两个人:一个负责收钱,把柑子过磅;另一个则负责飞快地用小刀把面前的青柑皮上划上十字,剥去外皮去掉果肉。
柑肉酸爽多汁,带着一丝的甜,可却少人问津。在广东,这柑皮可比柑肉还金贵,剥出来的柑肉多是白送人也鲜有人问津的的。
每一个卖柑人的面前,会渐渐聚满剥掉外皮的柑子肉,而十字形切开的柑皮则往外翻卷开,露着白色的内皮,如同一朵白色的花儿,一朵一朵地盛放在卖柑人的面前。
风细细夹着和煦的阳光,大街小巷弥漫着柑橘皮的芬芳,氤氲的香气之中合着人们的笑脸,秋日的凉意便这样地被暖暖地溶化开。
这些柑皮买回家后,便一个个地被摊开,晒晾在阳光之下。经过北风的照拂,碧绿的干皮被阳光洗礼后,很快便会蒸干了水分,变成了青褐色。再经过时间的沉淀后,便是如今闻名海外的新会陈皮。
不是所有的橘子皮或者柑橘的皮都能成为陈皮,正宗的陈皮是历史上被定为贡品的新会陈皮。其他产地的,没有香味,口感发麻,药效也不如新会陈皮。
据说好的陈皮外表色泽是青褐或青黑色的,上面有无数微凹入的油室,皱缩不明显;皮内表紧密光洁,呈雪白、淡黄色至棕红色。质地硬、味辛苦、气芳香。
陈皮,当然是年代越久越值钱,不同的年份,时间赋予的味道都不尽相同。
如今,在陈皮的基础上,又研制出了柑普茶。一个个圆溜溜的风干小柑,内里塞满普洱茶叶。整个外表浑然天成,茶叶吸取了柑子的清香。
茶味与柑皮味互相融合,取柑皮祛湿邪、破滞气、疏经通络、暖人脏腑之妙,加上普洱熟茶,暖胃、生津、提神、解毒之效,功效相得益彰。加上两者都是越陈越香,越陈越有价值,便越发受到追捧。
用透明的杯子整个浸泡,看着丝丝缕缕的金黄,柔柔地弥漫扩散,茶汤红润明亮悦目,柑子里聚拢着茶叶,茶叶又吸附了陈皮的果香,二者结合,化作了一种温柔。
好的柑普茶就这样捧在手,那清醇的果香味中混杂了一丝丝普洱茶的醇厚甘香,扑鼻而来,不刺激,不猛烈,悠悠的直通肺腑,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如果运气好的话,喝到生晒与低温烘焙加工而成的小柑普,听说就会喝到太阳的味道。那是像在冬天沐浴在阳光下的感觉吧?暖暖的,慵懒的,让人温暖惬意,如沐春风。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146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