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艺聚集地历史哲思
春秋知义:刺客心中信奉的是什么

春秋知义:刺客心中信奉的是什么

作者: 捭阖小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2-21 17:50 被阅读67次

    文/捭阖小子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为了地盘、势力、权欲,诸侯间连年征战,虽然不似战国时期那么血腥,但当时的混乱场面也可见一斑。小子之前,通过春秋时的“朋友”、“兄弟”情义,来辨“人事之纪”,意为放大人性中的光辉一面,展现出义骨柔情的东西。
    今天,小子来讲一讲春秋“刺客”。
    说到刺客,大家往往会想到“义士”二字。刺客说白了就是杀手,为什么会冠以“义士”的称呼呢?大家先来看看下面几位刺客的故事。


    春秋知义:刺客心中信奉的是什么
    • 曹沫胁桓公

    曹沫,春秋时鲁国人,凭勇敢和力气侍奉鲁庄公。庄公喜爱有力气的人,对他很欣赏,任命他为将军,同齐国交战。
    没想到这个曹沫几次与齐军交锋,都打败了。虽然屡战屡败,曹沫并没有因此受得鲁庄公的怪罪,因为鲁庄公心里清楚,以鲁国的薄弱的国力,是根本无法与当时强盛的齐国抗衡的,只好向齐国割地求和。
    齐桓公答应和鲁国在柯地会盟,订立盟约。就在鲁庄公与桓公即将达成屈辱协议的时候,曹沫手执匕首冲上前去,劫持了齐桓公。
    桓公的侍卫人员没有谁敢轻举妄动,桓公问:“你打算干什么?”曹沫回答说:“齐国强大,鲁国弱小,而大国侵略鲁国也太过分了。如今鲁国都城一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您要考虑考虑这个问题。”于是齐桓公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
    曹沫扔下匕首,走下盟坛,回到面向北的臣子的位置上,面不改色,谈吐从容如常。
    桓公很生气,打算背弃盟约。管仲说:“不可以。贪图小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
    于是,齐桓公就归还占领的鲁国的土地,曹沫多次打仗所丢失的土地全部回归鲁国。


    春秋知义:刺客心中信奉的是什么
    • 鉏鸒放晋相

    鉏鸒[chú ,yù],春秋晋国人,一些人不认为鉏鸒是刺客,因为他根本没有行刺,用现在的话说是犯罪中止。但鉏鸒的历史身份的确是刺客,而且在他身上,具备更多的义士品质。由于他主动放弃行刺,所以没有成就大名,但在《左传》里却有精彩的记载。
    当时晋国君晋灵公,荒淫暴虐,厚敛于民,广兴土木,晋国民怨沸腾。宰相赵盾屡屡进谏劝灵公改正,灵公不但不听,反而对赵盾产生厌恶。
    公元前607年,灵公宠信的一位大夫屠岸贾献计加害赵盾,说:“臣知道有一个刺客鉏鸒,家里很贫穷,我常常接济他,他感激我的恩惠,愿意效死力,可以派他去行刺相国!”
    当天夜里,灵公和屠岸贾秘密召见鉏鸒,好酒好菜招待,并对他说:“赵盾专权欺主,现在要你去刺杀他,为晋国除害,你千万别误事。”
    鉏鸒领命潜入赵府,五更时分,见赵盾家大门洞开,鉏鸒进入中门,看到堂上灯光影影,赵盾穿着朝服,戴着朝冠,端坐在堂上,等待着上早朝。
    鉏鸒大惊,退出门外,内心感叹道:“这么恭敬的人,一定是忠义的臣子。刺杀忠臣,不讲义气;领受君命不执行,是不讲信用。不信不义,我又怎么立于天地之间呢?”
    鉏鸒犹豫了一阵,下定决心,对着门内喊道:“我是鉏鸒,宁愿违抗君主的命令,也不忍心杀害忠臣,我现在只能自杀了。恐怕以后还会有别的刺客来,相国一定要谨慎防范!”说完,一头撞死在门前大槐上。
    赵盾叹息不已,吩咐下人将鉏鸒埋在槐树的旁边。

    春秋知义:刺客心中信奉的是什么
    • 专诸杀吴王

    专诸,是吴国堂邑人,伍子胥逃离楚国前往吴国时,结识了专诸,知道专诸有本领。
    伍子胥到吴国后,知道公子光打算杀掉吴王僚,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公子光得到专诸以后,像对待宾客一样地待他。
    吴王僚九年,楚平王死了,吴王僚想趁着楚国办丧事的时机攻打楚国的谮城。楚国出动军队,断绝了吴将盖余、属庸的后路,吴国军队不能归还。
    公子光认为刺杀吴王僚夺位的时机到到了,四月丙子日,在地下室埋伏身穿铠甲的武士,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王僚派出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王僚的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
    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让专诸把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到王僚跟前,专诸掰开鱼,趁势用匕首刺杀王僚,王僚当时就死了。侍卫人员杀死了专诸,王僚手下的人一时混乱不堪。
    公子光放出埋伏的武士,消灭王僚的部下,自立为国君,这就是吴王阖闾。上位后,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


    春秋知义:刺客心中信奉的是什么
    • 要离刺庆忌

    话说吴王阖闾登上王位后,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往卫国。这个庆忌有万夫莫当之勇,在吴国号称第一勇士,在卫国招兵买马,伺机为父报仇。
    阖闾获悉此事后茶饭不思,日夜寻思着除去这个心头大患。后来找到了一个壮士,名叫要离。
    经过策谋,要离决定采用苦肉计,于是在王宫与阖闾斗剑,故意用竹剑刺伤阖闾的手腕,再取真剑斩断自己的右臂,投奔卫国找庆忌去了。要离走后,阖闾依计杀掉了要离的妻子。庆忌打探到事实,便对要离深信不疑,视为心腹,委托他训练士兵,共谋举事。
    三个月之后,庆忌出征吴国,与要离同坐一条战舰。一天晚上,夜色迷人,要离乘庆忌在船头开怀畅饮的机会,迎着月光独臂猛刺庆忌,透入心窝,穿出背外。
    庆忌忍着剧痛,单手提着要离,把他的头投入水中,然后把淹得半死的要离横放到自己的膝盖上,大笑着对他说:“天下居然有像你这样的勇士,竟然能用这种苦肉计来刺杀我啊!”
    庆忌身边的卫士冲上来要把要离碎尸万段,庆忌摆了摆手说:“这个人是天下少有的勇士,我已经不行了,怎么可以在一天之内死掉天下两个勇士呢!你们不要杀死要离,可以放他回吴国,以表彰他对主人的忠诚。”说完,他把要离扔到甲板上,自己用手抽出刺穿身体的短矛,流血而死。
    庆忌的卫士们遵照遗命,并没有为难要离。要离感佩庆忌的胸襟磊落、义勇无双,无地自容,跳水自杀,却被庆忌手下的卫士们捞上来。

    回到吴国后,吴王阖闾要重赏他,要离不愿接受封赏,说:“我杀庆忌,不是为了当官发财,而是为了吴国的百姓生活安宁,免受战乱之苦。”说完,拔剑自刎。吴王根据要离生前的遗愿,令伍子胥将他葬在鸿山的专诸墓旁。 春秋知义:刺客心中信奉的是什么

    曹沫胁迫齐桓公,是为了让齐桓公退还鲁国土地,报答鲁庄公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专诸击杀吴王僚,是为了帮公子光夺取王位,报答公子光的厚己之恩;要离刺杀庆忌,是为了平复吴国内乱,避免吴国百姓遭受战乱之苦。这三人,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唯独鉏鸒为报屠岸贾的接济之情,领君令去杀相国赵盾,感佩赵盾是忠臣,竟放弃了刺杀任务,通过自杀的方式来为了保全信义的名节。
    刺客并非全凭勇力杀人,在他们心中,信奉是“信”、“义”二字,讲究的是“士为知己者死”,所以往往会冠以“义士”之名。在上面例举的几名刺客中,各有所为,各有所守,都可称为“义士”。
    若硬要是将他们排个一二三来,在小子心中,鉏鸒是真义士,必须排第一;要离怀悯世之心,排第二;曹沫虽没真杀,但在不杀人的情况下解决事端,排第三;专诸报恩,刺杀成功,但在义节上没什么说头,排最末。
    各位怎么看?欢迎一起来讨论交流。


    喜欢小子文章请多多点赞、分享、打赏,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更多文章请关注简书号“捭阖小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秋知义:刺客心中信奉的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rn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