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自命出》初解(一)

作者: 如是秋山 | 来源:发表于2019-02-13 22:19 被阅读108次
凡人虽有性,心亡定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定。

解:凡人有待。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凡人之性,同于圣贤。人人皆由佛性,也是同样的基础。心亡定志,心死了,才坚定了意志,可以看到这是一种很被动的状态。有待,就是凡人有个次第。

待物而后作,有目标了才会行动;

待悦而后行,有好的反馈,才继续做下去;

待习而后定,等到形成固定的习惯之后,才安定下来。

这就是人的本性,心不能自主,随物迁移。走一步看一步,思维也容易固化。

关于“心亡定志”,那是否有一个“心生志明”呢?这是一种活泼的,主动的行动。是迷与觉之别。

喜怒哀悲之气,性也。

解:喜怒哀悲,人之情。催动人之情的,就是性。性因动而生。生命在于动,所以生生不息,性也生生不止。有动就有不动,不动之处,是不是就是性的源头呢?

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

解:被外界所感受到,就会被粘连一些东西。这是人的执着性,也是性的外显性。性从哪里来,性到哪里去,性是什么,这几句就是捋清这个关系。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解:我们有这个有形的生命,才会有心的各种活动。我们的生命是上天赋予的。中庸首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以相参。两种“命”的内涵是不同的,一个是名词,一个是动词。有命然后有性,有物质然后有精神,貌似是一种唯物的思想。

道始于情,情生于性。

解:率性之谓道,道开始于能率性。率性就是让我们的心理活动很自然,不压抑。率性,是无过无不及,是雅正其性,是油然而发,是愉悦的,是真心至诚的,这就是情。关于道始于情,其间的理路,可以参见船山先生言:“道生于余心,心生于余力,力生于余情”

始者近情,终者近义。

解:始于内,终于外。情近于心,义近于人。与人相处,有情有义,当此谓也。

知情者能出之,知义者能入之。

解:知情,出则为义,知义,入则返情,而至于性。能出能入,真情真义,大丈夫也。

好恶,性也。

解:亲近,远离,心之本能也。

所好所恶,物也。

解:因物,而心或亲近,或远离。

善不善,性也。

解:自如不自如,心的自然状态。

所善所不善,势也。

解:势成,顺也,自如也,善也。势不成,逆也,不自如也,不善也。

相关文章

  • 《性自命出》初解(一)

    凡人虽有性,心亡定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定。 解:凡人有待。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凡人之性,...

  • 《性自命出》初解(二)

    凡性为主,物取之也。 解:性是本,物能动性。 金石之有声,犹人之有性;人虽有性,心弗取不出。 解:金石能发出声音,...

  • 《性自命出》初解(三)

    凡性或动之,或逢之,或交之,或厉之,或出之,或养之,或长之。 解:所有的心性,可变动,可触动,可交流,可磨练,可发...

  • 《性自命出》初解(四)

    诗、书、礼、乐,其始出皆生于人。 解:诗书礼乐,都是人创造的。 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

  • 《性自命出》初解(五)

    君子美其情,贵其义,善其节,好其容,乐其道,悦其教,是以敬焉。 解:君子情真意美,把大义看得很高贵,善于节制自己,...

  • 《性自命出》初解(六)

    凡古乐龙心,燕乐龙指,皆教其人者也。 解:古之乐收拢人的心,也就是教化人之德行;燕乐收拢人的手指,也就是教人以技巧...

  • 性情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道始于情,情生于性。

  • 《管理百年》读书笔记五---学校人性化管理建构的几点思考

    古书曾说:“道始于情,情生于性”,“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维系着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基...

  • 初解

    生活了20多年仿佛才能摸索到一点自己到底要追求哪种生活,想要成为的那种样子才渐渐有了个轮廓。谈不上失败,有生之年能...

  • 190530~自律八

    早起 论语学习5月30日笔记: 1,性自命出,命由天降。 2,天命之谓心 3,率性之谓道 4,修道之为教 5,教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性自命出》初解(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mj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