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背诵过李商隐的《锦瑟》,一直未能窥见其深意。如今再细读,依旧如水中花云中月。李商隐全诗只字未提爱,却让人生出很多沉重。
有人说《锦瑟》是为了悼念他的亡妻,有人说是追忆他的恩师,也有人说是为了思念他不能如愿的恋情,还有人说此诗无关他人,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感慨,对逝去年华的悼念。
我更喜欢最后一种解读。
李商隐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已经晚年,彼时的他已经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和命运的坎坷荆棘。当他站在当下的路口回望,他已在沉浮汇中走过几十年人生,他的年华逝去了,他的壮志磨损了,他的亲人离散了,曾经对人生的热爱,对时光的喜爱,抑或是对爱情的追逐,都已成追忆,皆已惘然。所以他留下了《锦瑟》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里说锦瑟五十弦,是两只锦瑟对弹,还是一只锦瑟二十五根弦皆断成两段,不得而知,但一弦一柱发出的音律流露的情谊却让人心生思念,思念那些逝去的岁月年华。
庄生晓梦迷蝴蝶,这里引用了战国人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的典故。“到底是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他们出现在我的梦中呢?”这句话放在整首诗中细细咀嚼,就有些哲学的意味,梦境和现实交错,让人无法分辨自我。诗人心中疑惑,后人也只能猜测,所以后面的“迷”字又很有深意。李商隐想表达迷茫?沉迷?迷人?他不说破,我们也只能浅尝。
“望帝春心托杜鹃”是说一个叫杜宇的成了蜀国的王,号望帝。他带领百姓开辟疆土,杜宇教民务农,深受民众爱戴。传说死后化作鹃鸟,每年春耕时节,子鹃鸟鸣,提醒人们该播种了,因呼鹃鸟又称为杜鹃。这里的托杜鹃的托字和前半句的迷字有呼应之美,托付?交托?寄托?仿佛已经将所有力气寄托在哀鸣啼哭的杜鹃鸟身上,每一次用力的鸣叫,希望“所思之人,所念之情”能够听到。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上生气明月和洁白的珍珠都代表着圆满,原本寓意是美好,而偏偏有泪。蓝田是产玉之地,阳光照射在玉石是温暖娇美的含义,但却生出朦胧烟霭。“珠有泪”、“玉生烟”,让原本美好的一切都笼罩了一丝凄苦和悲凉。
他用了四个典故阐述了逐渐升华的思念。
庄周梦蝶是说这人生啊,好似大梦一场的迷醉,分不清虚幻和真实;望帝春心说的是活着的人各种情感中的苦苦执,无法自拔;沧海月明的珠泪是美丽的,圣洁的,冰冷的,让圆满也带着一丝凄苦;蓝田柔美暖玉发出朦胧青烟,远远望着带不走也抓不住,是终究无法留住的遗憾。
最后,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切都过去了,此情对应前文的年华,逝去的年华带走了诗人的深情,等到回忆时只剩下一个个片段。当时以为的寻常的片段,此刻都变成了记忆中最刻骨铭心的瞬间。
然后,时光不可逆转,岁月不会回头,经历过的,就代表着成为过去,代表着逝去。当我们要努力去记住的时候,已经无力挽留。
只道,已惘然。
![](https://img.haomeiwen.com/i27924466/94600b56c2852296.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