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前沿技术的应用科技十年后指尖儿(zhijianer.me)
端到端的创新之:凭借一己之力构建了整个电力系统的爱迪生

端到端的创新之:凭借一己之力构建了整个电力系统的爱迪生

作者: 赵博思 | 来源:发表于2015-08-18 09:33 被阅读799次

    说起端到端的发明,窃以为最伟大的人物是爱迪生。沃兹和乔布斯需要互相扶持才能做到的事,爱迪生凭借一己之力就全部实现了。

    抛开爱迪生此前的诸多伟大发明不计,仅仅他在电力设施的普及上所做的努力,他就可以名垂青史。

    千万不要以为爱迪生是一个书呆子,他可是大名鼎鼎的通用电气的奠基人。我们来看一看,爱迪生是怎样通过自己的厚脸皮、吹牛逼以及完整而系统的解决方案而做到这一点的。

    在因为发明留声机而短暂搁置之后,爱迪生重新开始研究电气照明。1878年,爱迪生电灯公司成立,这就是通用电气的前身。但和沃兹那样的发明人不同,爱迪生一开始就将之视为一个社会问题——当然也就是市场问题。当然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两个方面:

    ①完整的解决方案。

    这时爱迪生还没有找到电气照明的材料,但他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设想:一个中心电站通过输电线网把电力输送到每一个家庭,他们点亮千百万盏家用小灯头。这也促使了第二方面的实现。

    ②梦想的赞助人。

    爱迪生洋洋得意的预言,在还没有发明电灯之前,他就不断的开始“现实扭曲力场”地讲述他的故事,甚至预言纽约商业区不久就会有50万盏电灯。由此,他争取到了范德比尔特、德雷克赛尔和摩根公司的资助。

    那时候,我们可以将之称为美国梦的社会赞助人,放在现在,就是当下的VC。

    在我看来,爱迪生可能比现在任何一个创业者都更强大。他不仅有发明的智慧——在爱迪生看来,“发现不是发明。”爱迪生认为,如果美国人需要新产品,就不能等待“发现”,他们必须去寻找,为这个目的组织起来。在爱迪生看来,发明产生于目的:只要把适当的人组织起来,他们就能像工厂生产任何其他产品一样,有计划、有目的的搞出发明来。

    也就是说,和其他人认为发明需要天赋或者偶然不同,爱迪生认为,只要有需求,就可以产生发明,而且这个发明还可以赢得用户。

    爱迪生从他的第一个专利中得到了他以后一直需要的教训。他的第一个发明是电传表决记录机,但因为这样可能会破坏少数党影响立法的唯一希望。这给了爱迪生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从此,爱迪生说,他把自己的目标寄托于“商业需要”上。

    1、根据需求去发明。

    和乔布斯一样,爱迪生事实上很少重视所谓“灵感”或发明“天才”的说法。就电灯来说,爱迪生比较了电气照明和煤气照明的优劣:

    “目的:煤气所做到的,爱迪生都要丝毫不差的做到,要用电气照明来代替煤气照明。要改进照明,使之符合天然条件、人工条件和商业条件的一切要求。以前的发明都已经失败——爱迪生的发明必须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爱迪生的巨大努力——不是要造出一种很大的灯或者炫目的灯,而是要造出一种具有煤气灯的柔和亮度的小灯。”

    如果煤气灯有如此多的问题还为人需要的话,那么假如电灯出现了,可以获得的利润应该是多少呢?

    爱迪生挖掘了过去50年煤气照明的各种真相,包括如何计费以及运营成本等等。从一个想法,一直到构建一个帝国——爱迪生的照明帝国和福特的汽车一个,成为整个世界运转的基础。

    2、不走寻常路。

    电力可以照明不是新鲜事。早在1808年,汉弗莱·戴维爵士就用2000个电池点燃了他的弧光灯。后来很多对照明都希望沿着这个思路。这个思路基本行不通:因为光照过强,而且能耗过大,当然也不安全。

    爱迪生从解决方案的开始就准备让电通过密封的灯头里,发出不太强的热光来。

    此前50年,专家们坚定的认为白炽发光无论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是不可能的。但爱迪生做到了。1879年10月,由于采用了灯泡内的真空,爱迪生用碳化棉做灯丝的电灯燃烧了40个小时。11月19日,爱迪生申请了专利。

    3、构建可运行的整个系统。

    如果仅仅发明了电灯,就不足以说明爱迪生的伟大。爱迪生真正的贡献在于构建了整个电气的生态系统(实际上他设想的解决方案就是沿用至今的解决方案)。

    爱迪生设计出了一种并联电路,可以延伸出许多引线并且可以独立的连接和断开,他还发明了一种更好的发电机。

    爱迪生清楚的意识到,他必须把整个工作系统都发明出来,否则单靠解决任何一个问题,他都不可能得到足够的利益。

    到1881年巴黎博览会上,爱迪生展出了他的照明系统模式。据当时的专家说,这个系统“设想得极妙,连最后的细节都考虑了进去,插座、开关、保险丝、灯座以及任何其他附件,应有尽有”。

    但爱迪生也知道,只要他的发明能够表现出某种进展的迹象,纽约的投资者就会出钱资助他的研究。

    4、宣传的魔力。

    为了让每个进展都产生应该有的魔力,爱迪生与媒体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同时他也是制造新闻的炒作高手。

    1879年12月21日,纽约《先驱报》在头版对爱迪生的电灯进行了深入解读,赞扬了电灯,抨击了煤气灯。

    随后爱迪生宣布1880年新年在门罗帕克用电灯来照明,整整一周,人们前往门罗帕克去看“未来之光”,看到了40个白炽灯泡闪闪发亮,而且都可以随时开关。接下来的夏天,爱迪生宣布要派代理人全球寻找可以用作白炽灯的理想的植物纤维。

    此后,爱迪生还给一艘轮船和伦敦的霍尔本高架桥周边地区建立了照明系统。不仅宣传了自己,也演练了自己的照明系统。

    5、各个系统必须同时推进:人、地、时。

    爱迪生的时代,想要做成这样一件事,就必须靠自己完成整个体系的建设,而且还要挑战当时的巨无霸:煤气公司。

    爱迪生做过仔细的推算,认为他可以提供比煤气更好的替代方案,只要他能做到,而且他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因此他必须仔细的考虑时、地、人的问题,他必须同时在各个战线推进:提供能源,建立电网,以及供应自己的白炽灯泡。

    6、突破口:珠街电站。

    门罗帕克的爱迪生,为何把第一个电站设置在珠街电站?

    在爱迪生看来,他的每一步都要同时兼具多重效果。珠街附近包括华尔街金融区的很大一部分,把厂址放在珠街是极为精明的,只要爱迪生在这里取得成功,就可立刻把华尔街的那些人争取过来,有了这些人的支持,电灯照明就能普及全国。

    由于担心采用架空电线,遭到当地有权势的官员和银行家的反对,从而影响进展。爱迪生不惜多花钱把输电线埋在了地下。为此,爱迪生又自己发明了全新的管道系统,又建立了关于绝缘的新标准。

    7、“现实扭曲力场。”

    如果遇到任何意想不到的问题,爱迪生就把它变成一个兴高采烈的采访,应该说是,通过不断的吹牛和拍胸脯等承诺或大话,来保证这一小小的电网能够维持下去。

    比如,“我在报纸上一再作出过保证,纽约的中心大电站将于某年月日动工兴建。所以要作出这些保证,主要是为了不断鼓起我的股东们的勇气,因为他们自然都希望逾越常情,快些发财。”

    在珠街电站耗资超过60万美元(那是140年前的美国!)后,爱迪生说:“这是我所经手的最大的、责任最重要的一件事,这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我们的全部器械、设备和部件,都是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煤气公司是我们的死敌,他们密切地注视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准备在我们出现哪怕是最小的失误时向我们扑过来。”

    8、爱迪生变成了一个商人。

    1882年9月4日下午3时,爱迪生的电气总工程师推上了电闸。为85家客户安装的400多盏电灯持续照耀。《纽约时报》说,“写字简直就像在白天一样。”

    35岁的爱迪生宣布:自己毫不犹豫的变成了一个商人,并将在“在发明这一行长期休假”。

    记得我写过,普及和发明同样重要。把照明推向全世界的贡献,不会比完善这一系统价值更低。

    小结:

    爱迪生对发明是明确的目的导向的,他也是一个生活在未来的人,不仅知道应该怎样做出对的事,而且对驾驭自己想要做的事的强大的掌控力,以及强大的组织才能,以及强大的现实扭曲力场(包括对媒体的掌控力),都与后来的乔布斯何其相似,甚至可能还要优于乔布斯。

    所谓天才,那就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爱迪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端到端的创新之:凭借一己之力构建了整个电力系统的爱迪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tg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