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行走的花简宝贝苹果树
【第125步】城南旧事里那些苦命人

【第125步】城南旧事里那些苦命人

作者: 语文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18-01-26 20:26 被阅读324次
    可爱的荧屏英子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一曲送别泪潸潸!!

    曾经因为中学语文教材里的一篇文章《爸爸的花儿落了》知晓了作者林海音,又在去年新改版的七年级语文课本里读到了她的《窃读记》,于是,更加期望走进她的代表作《城南旧事》里,去品味那些不再存在却又永存的情感故事。没有读原著,在电影里看到了英子的旧事,那时的人情冷暖都体现了人们生活无法躲避的苦。

    她就是作者林海音的个人童年形象再现。善良纯洁美好的性格注定了她是一个最平等的一个观察者。

    在爸妈亲切关爱下的她,虽然以惊奇的眼光去看万物,但是依然逃离不了那个时代发生在无数同样家庭里的苦命打击。当自己开始逐渐长大,开始明白感情事理的时候,最疼爱她的爸爸却因为久病难治而成了亡魂。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父爱的温暖,那是何等的悲苦,又怎么是泪水梦靥能够回味的?

    也许就是在爸爸故去之后,她才真正长大了,学会了用文字来把当年的童年旧事写出,与人分享,共忆往昔。

    你看出秀贞疯吗?

    单单冲着疯子这个称号来讲,我们就知道她是苦命的典型。想想哪一个疯子不是苦命的?哪一个疯子不是疯的心里苦不堪言?

    秀贞就是这样一个不幸者。她曾经遇到了自己青春时期最美丽的爱情,且结出了最美丽最心心挂念的果子——小桂子。只因为爱人被反动分子带走了,她却无从得知,只认为爱人是暂时不回来。至此,她开始望着爱人回来,盼着被丢弃的小桂子回来,望得太久,念的太深,疯了,彻底疯了。

    当所有人都认为她十分可怕时,小英子走近了她,走进了她。她也暂时在意识里把小英子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小桂子,爱着她,疼着她,跟她叙说自己内心的那些疯言疯语——实际却是真实的思念成疾。

    当小英子在一个雨夜带着妞儿来到秀贞跟前时,她们母子重逢了,那份激动的泪水伴随着雨夜的不安分流淌着,流淌成了母女迅速冲出屋子,消失在雨夜里的寻找……

    也许秀贞能找到爱人,不能。但是,最起码她寻到了自己的骨肉,可以母女相伴一生了,哪怕是共同死去(那个年代,她们母女活着需要多大的奇迹?)。

    如此看来,秀贞是苦命的人。她期待夫唱妇随的平凡恩爱,期待和睦幸福的三口之家的小日子。然而,这所有的美好都让她盼望成了疯女人,成了青春,乃至婚姻家庭的备受折磨的人。

    曾经的妞儿后来的小桂子

    妞儿是胡同里卖唱人家的娃,是和英子一起玩的小伙伴。妞儿生性老实,尽管万分小心的听从养父的要求,却依然受尽养父、养母虐待,有时还受外人的欺侮。 在一个大雨之夜,妞儿挨了打,跑到英子家,向她诉说了自己的身世。英子意外地发现妞儿的耳朵后有一个痣,判断妞儿就是小桂子!英子立刻把妞儿拉到秀贞家,让她们母女团聚,就在这个晚上,秀贞带着妞儿去寻找小桂子的生父了,她们的身影消失在雨夜中……

    妞儿的苦难经历不也是那个时代无数贫困儿童的写照吗?这也让我想起了那个经典形象“三毛”,妞儿不就是当时社会中无数三毛的一员吗?如果说秀贞的苦还不能令小英子完全理解,但是同龄伙伴的苦难是不是更能让她平视并且深深同情呢?答案很明确。

    英子遇见那个“贼”的地方

    另一个人物就是那个不知名的坏人(张丰毅饰演),被别人认为是贼,而小英子却没有这样的想法。认为他就是一个朋友,一个为了供弟弟上学的好哥哥。因为他曾说过自己是为了“奔窝窝头和供弟弟上学,不得已才走了这一步”的。

    “不得已”啊,这是当时苦难环境里多少底层人民的呐喊啊?难道他们不愿意做一个凭借双手干活吃饭生活的的人?难道他们愿意去做那些所谓的偷偷摸摸的被人戳脊梁骨抬不起头的人?难道他们作为一个普通人没有基本的尊严吗?还不是“不得已而为之”啊,被被逼上了梁山。他的苦又岂止是一人之苦?万千苍生,都在苦海里熬啊熬!!

    苦命的宋妈

    宋妈抛下自己的儿女、家庭,到林家当乳母当佣人,辛辛苦苦地赚钱养活在乡下的男人和孩子。英子的弟弟就是吮着宋妈的奶水长大的,对宋妈早就当做了亲妈。记得那次弟弟生病,硬是看在宋妈的份儿上他才乖乖地喝了苦苦的汤药。而且经常被宋妈搂在怀里,听着宋妈的故事入睡。

    宋妈是勤快、诚实的农村朴素妇女。

    一天,英子放学归来,看见宋妈呆呆地坐在廊檐下,眼睛像哭了很久的样子,她的丈夫无奈地蹲在一边,也是一直唉声叹气。原来她的儿子小栓子淹死了,她的女儿也不知被丈夫卖到了什么地方…… 后来,心已经死了的宋妈被她丈夫用小毛驴驮走了。

    宋妈是何等的苦命啊!儿女双双失去,岂不是摘去了她的心和肝吗?她已经没有泪水可流,也不会进行反抗,只有默默苦捱着痛苦的昼夜。她不就是鲁迅文章《祝福》里的那个祥林嫂吗?她们的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有转变的奇迹吗?难啊,难于上青天!!

    其实,在我们当今社会里,有很多人太幸福了,尝到的大多数是甘甜,却忘了苦味儿。我们是不是也要像龙应台那篇《幸福》里写的那样,学会比较幸福,学会比较苦乐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125步】城南旧事里那些苦命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pt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