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
现在是2018年12月11日夜间22点25分,再过1个小时35分钟就是所谓的双12了。各种噱头的促销,绞尽脑汁的宣传后,最终就为两个字“抢购”。互联网时代影响着实体,都成了标签时代。
今天在某高校商店买了一副手套,大大的促销标签写着“双12活动,任何商品7折后满30元立减5元。”付款时,直接打了7折,问为什么没有再减5元?答曰12号当天才可以享受满额减。
有些厌烦,像是所有的存在都在追求“仪式感”,满世界的“仪式感”后,人会渐渐麻木。
小时候最具有仪式感的日子是过年,张灯结彩的,新衣对联的,熬糖做豆腐的……热气腾腾的画面,才烟火才深情。
如今,年味淡了,浓了“仪式感”。情人节,七夕,双11双12,圣诞节都过的轰轰烈烈,拼死拼活的样子。
物质
确实有那么一段时间怀有对名品,金银手饰的拥有欲望,你说空虚也好,你说显摆也罢,其实别人说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刻的自己因为拥有,而心中是欢喜的,是沉甸甸知足感。
不要一直否认你对物质的无所谓,而着重精神。没有物质作为底色,精神不可能明亮。
人生追求物质的高度,就像你喜欢一个人一样,追不到时,你就想啊想,可真当你某日真正拥有时,心里的那份念才会平息如古井无波,也只有这样,心里的渴望才会减轻,转而饱满精神。
变数
人类是个奇怪的动物种类,明明还很年轻时,天天叫着“真是老啦,真是老啦!”
可真是到了七老八十时,反而自己不愿提及自己的年龄,还忌讳旁人问及。好像这样,就可以瞒过上苍,让它忘记将其收回。
人这一生都在一边探寻,又试图一边回避。
不妨欢喜
记得5年前或许更早点,与J聊天,谈论关于染发这件事。一路走来,头发的颜色如四季更迭似的换着色彩,可就在那段时间厌倦了,觉得着色是件肤浅又不健康的行为,决定戒了。也真是戒了好几年,毫无心动感。
今年入冬前,抽出一下午时间去做了头发,毫无犹豫的给头发染了亚麻棕色。相对于头发本身的自然黑色,染出的颜色确实令人俏皮了许多。
“素色”了很久后,除了衣服依然是深蓝,黑,咖以外,今年明显喜欢淡妆出门,抹很红的口红,戴很长的耳坠。
那样的俗气又那样的艳丽。可我霎然间又那样偏爱那“艳丽”带来的明媚,像心里飞出的蝴蝶,只为欢喜,独自的欢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