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050932/9123a770c0a6f1fe.jpg)
①知道很多道理却过不好人生,因为知道的是别人的道理,不是自己的道理。这里的知道只是头脑的解释,不是身心的感受,所以不是真正的知道,只是一种错觉。
理论经过自己运用和实践,身心就会有感受,这时候的知道就是属于自己的知道,是真正的知道,就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思想。
中年人容易成熟,就是因为他经历事情多,实践多,他的思想来自现实。
青年人还没有机会经历许多事情,他们的知识很多只是书本知识,间接知识。
②简单的道理不明白,就会显得很复杂。复杂的道理明白了,就会显得很简单。
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任何选择都有利有弊。永远接受自己的选择,不后悔。
③不知道什么是对错的时候我们才敢于行动。知道对错了,我们可能什么也不敢做或者没有机会做了。
不管做了什么或者没有做什么,我们都不要后悔。
接纳是最明智的心态。
④佛法需要虔信,虔信就是放下自我。完全相信,就会感觉佛陀说的很有道理,怎么说都有道理。
如果怀疑,就会感觉佛陀在胡说八道,颠三倒四,全无道理。
用头脑去分别,其实没法读懂佛经,因为那些名词概念完全超出了我们经验的范围。
佛法更多是让我们放下头脑,放下即是菩提。
⑤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改进一点细节。如果看不到细节,或者没法改进细节,所谓的进步可能是很难看到了。
改错才能感觉到进步,如果看不到错误,当然没法改,没法体验进步的喜悦。
平庸的人害怕知道自己的错误,但是优秀的人很喜欢知道自己的错误。
创新不一定是很大的改变,可能是细节是微小的改进。看不到细节,则无法创新。
专业水平和业余水平的区别就是规范和细节。专业水平符合规范,细节完美。业余水平不知道规范,照顾不到细节,到处马马虎虎。
自己凑合,想让读者喜欢,怎么可能。
⑥或者放下,或者提起。放下是修行,提起也是修行。放不下就提起来,提不起来就放下。
⑦有人自信就有人自卑,有人喜欢欣赏就有人喜欢打击。就像有人喜欢看社会的积极面,有人喜欢看社会的消极面。只是观察角度不同,没有绝对对错。
家庭教育中赞扬和批评同样重要,如果从小经不起批评,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是没法经受社会中的暴风骤雨的。
以赞扬为主,适当批评。
批评只能让孩子知道不能做什么,赞扬是让孩子知道应该做什么。
所以得到赞扬多的孩子容易积极进取,得到批评多的孩子就会很消极压抑。
孩子的缺点一般不要在意,多表扬优点,优点越来越多,缺点自然越来越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