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两点半,所有家长都到学校去了,去班主任那“签字画押”报志愿的信息。
只是,有几个家长心里有点不痛快,说三道四的。同为家长,我做了听众。
原因是这样的:市里的外高来到辖区内的各县市招生,条件就一个,高分!他们做了宣传,也提前通报了报名的信息,一些闻风而动的家长们,都去听了会议,也衡量自家孩子的分数,报了外高。
原本报志愿是自由的事,但外高因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绩显著,高考升学率高于我们这的重点高中,所以很多孩子也是倾慕至极,所以有觉得自己可以考上外高的学生,提前批志愿都报了外高。
去年夏天,外高的九年级预科班,已经把学校的前五十名学生录走了,现在又来录走一部分,我们当地教育部门的领导就不干了,觉得年年都来“掐尖”,把好苗子都掐走了,我们当地培养谁啊,好学生都去了你们那里,我们的成绩怎么能搞上去?
于是,学生抢夺战就开始了。争取优质生源的一幕上演,一部分尖子生便成了“夹心饼干”。
报了外高的学生,就被学校领导和我们这重点高中的老师叫去,轮番做工作,连连轰炸,希望他们修改志愿。因为报名时间只有三天,昨天是最后一天,还可以申请纠错的。
只是,打算去的孩子都是有十成把握的,都不愿意改志愿,老师生气了,对于这些学生和家长便有看法了,觉得自己辛苦培育出来的成果让别人拿走,心里自是不忿。
报名结果出来的这几天,老师对这部分孩子就给脸色了,对于来签字的家长也是不冷不热的。
签完字的几个家长站在外面,窃窃私语,都对老师一肚子意见。
估计老师也是没办法,教委肯定也给了他们任务,让他们想办法留住学生,现在老师的心愿无法达成,肯定也是没有好脸色。
大家发泄了一阵牢骚,离开了校园。
对于这种现象,历年都会上演。之前,因为孩子没上到这个年级,没关注过,现在才知道,各学校抢生源居然这么激烈,开出的条件一个比一个优厚,但前提是学习成绩必须好,这是首要的。
大家对此事褒贬不一,有人觉得人往高处走,这是追求,这样报名没有错;有人觉得教育资源共享,既然面对全省全市,为什么不可以就高不就低;有人觉得当地有关部门做法欠妥当,阻挡了他们孩子前进的脚步;有人觉得老师心胸狭窄,这个态度对待学生,会影响考试发挥的。
站立一片,众说纷纭。喜欢的、忧愁的、懊恼的、兴奋的,情绪就这样传递出来了。
守得云开见月明,都是为了此时的战果,所以都忍忍吧!
相互理解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