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电风扇要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高高的房梁上吊着三片扇叶,是儿时夏日里梦寐以求的凉爽。房门后墙上的神奇的旋钮,五个档位,也不是谁都有资格轻易去扭的。
土胚房的好处是隔热效果好,初夏的阳光根本晒不透,也就不用开电扇。等仲夏再开,屋里已是燥热,风也是热的,却可以吹去身上不由自主冒出的汗。铺一张凉席,躺在风扇的正下方,还得在母亲的耳提面命之下盖上一张厚厚的粗布床单,说是怕吹凉了腰。
大学四年不像现在有空调,八人间的宿舍热得出奇,除了忍还是忍,任你各种降温措施用尽,也总是无济于事。那时就常告诉自己,热,是对夏天最起码的尊重。
毕业后住单位宿舍,连十块钱的住宿费和五块钱的水电费都不舍得交,更不要说用空调了。在当时来看,空调和汽车都是个遥不可及的梦。唯有电风扇,才是可以憧憬一下的白月光。
直到现在,每当汗流浃背的时候,都喜欢把电风扇打开。空气流动能促进汗水迅速蒸发,同时又能让人有种透彻舒爽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空调不能替代的。空调可以让人觉得凉或者冷,而风扇能让人有种人在飞翔的感觉。
风吹过来,在面颊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连喘息都在呈波浪式的变化。这种感觉很棒,像是处在一个小小的漩涡之中,任风吹来吹去,我自岿然不动。
当你运动过后大汗淋漓的时候,简单洗漱一番,静静地半躺在沙发上品着香茶,再送来一阵清风。那种惬意的感觉,像极了古代帝王身边的仕女在摇着蒲扇。思绪所及,皆是美好。汗之一去,甚是熨帖。
在我的世界里,空调是永远也不可能替代电风扇的。就算是在单位,我也喜欢在办公桌的不远处摆一个电风扇。不管是不是到了开空调的当口,只要是接近夏季,都可以让它转起来。
热了就档位高一些,不太热就档位低一些。这几乎可控的风俗,送来的和自然风并无太大差别。至少在温度方面,和室温是相同的。
高博和高雨都喜欢开空调,和我小时候一样。不一样的是,我小的时候没有这个条件,而他们却只是随手按按遥控器罢了。不是孩子太过矫情,是因为孩子这般的年纪,正是火力正壮的年纪,有空调不用才是暴殄天物。
不是空调不好,只是没有在合适的年纪遇见罢了。如今也不用再去过分担忧电费的问题了,却又过了那贪凉的年纪。整夜整夜地开上一夜,换来的不过是短暂的舒服,却又不得不挨那些脖子疼腰疼的痛苦。
也许再年长些,或许连电风扇也用不得了,大概蒲扇就该登场了。
花开堪折直须折,就是要在合适的年纪做与年纪相符的事。不要等到错过了最好的年华,再去玩儿时想玩的奥特曼。
喜欢用空调的,能用就用,不要放坏了。喜欢用电扇的,能用就用,不要等用也不敢用的时候去扼腕痛惜。
世事皆如此,姑妄一记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