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事看远,难事看宽,往事看淡》这篇文章,确实触及到心底的一些怅惘。作者说,“往事看淡,接纳时过境迁,包容沧海桑田,就会发现内心丰盈。”
我不知道如果“看淡往事”,我们会不会变得内心丰盈起来,但可以试想,如果能把往事中的一些不愉快的过往忘记,心中的负累应该可以减少一些,轻松一点。或许,“看淡往事”,我们都要学着去于是写下这个题目:《让往事都随风》,也想起了那曲《跟往事干杯》,“就让那一切成流水,把那往事当作一场宿醉,明日的酒杯,莫再要装着昨天的伤悲,跟往事干杯”。
歌词写得真好,这就是告诫我们:在前行的路上,不要把昨天的悲伤装进今天的行囊。过去的,早已走远,我们要做的就是挥手告别,不留一片云彩。潇洒跟昨天告别,让一切过往都终结在昨天,让一切伤痛的记忆都消散在昨天的风里。
人生实苦,人生也不易,短暂的旅程里,谁都只是尘世的过客,不是非得等到离开的那一天,才无可奈何地释怀所有的爱恨情仇。如果是这样,只会让人生变得更苦更难。
曾看过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
老和尚便对姑娘说:“我背你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
小和尚被这一举动惊得瞠目结舌,可又不敢问,就这样走了二十里路。
小和尚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师傅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
老和尚淡淡地道:“阿弥陀佛!出家人慈悲为善,姑娘不过一求,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呢?善哉!”
……
这个故事在幽默中透着深深的佛理,它向我们展现出一个道理:“放下”是一种生活智慧,更是一门修炼心灵的学问。
对不该执着的事和人,如果我们保持执念,只会徒生烦恼。快乐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而烦恼只能我们自己学着去放下。学会放下,才可能活得通透,人生才能轻装前行。
《大事看远,难事看宽,往事看淡》里,作者这样写道,“看过这样一段通透的话:所有不再钟情的恋人,不相为谋的朋友,都是当初的你在茫茫人海中独独看到的他,如今,你只需要将他好好的还回人海。”
其实这句话,我理解就是:把不再属于我们的人和事再还回去,从此一别两宽。
也许你们曾惺惺相惜,甚至相见恨晚,但时过境迁,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不再钟情,不相为谋,还可能心生嫌隙与仇怨。不管曾经多么的如胶似漆,终已是过去式,事实是,你们已成陌路。这样的人不必再挂牵。
好友小月有一次很伤心地跟我提起她遭遇的一件烦心事。
小月的一个同事,俩人关系特别好,只要是这个同事提的请求,不管什么事,小月都会竭尽全力去做,对这个同事,小月自认为是一心一意的,当然,她也相信,对方应该也是充分认可自己的。
可是,令她没想到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对方竟在朋友圈把她屏蔽了。当时,看到那一条横线,她的心确实跌落谷底,万分伤心,委屈得想大哭一场。她想不明白,为何会是这样?满腹“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愁绪。
我不知怎么去安慰她,事实上我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只不过我知道一定是事出有因。虽然说生命人事总无常,但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你不懂对方为何突然要屏蔽你,但对方一定有自己的理由,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有一句网络语我很喜欢:握不住的沙,不如扬了它;或许那句俗语来得更形象,“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都是我们无法左右的事,你要习惯身边的忽冷忽热,也要看淡所有的渐行渐远。没有永远不变的关系,一个人,能陪伴我们走过一段旅程,已是不可多得的缘分,究竟能走多远,靠的是缘分的深浅。
《论语·微子》中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过去的不可能再来,好比是覆水难收,破镜不可能重圆,何必煞费苦心地想去挽救。一切过往,好的,坏的,都让它烟消云散,才是我们应有的心态。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更不要穿着新鞋继续走老路,已经没有人在原地等着我们,走远的人,无济于事的过往,都不再值得我们留恋!
人生苦短,别和往事纠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