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昨天读到分兵进攻的弊端和使用条件。没完,继续。
第九章
拿破仑是一位善于以防御来抵抗向心进攻的统帅。
他的作战方式就跟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的做法类似,在敌人回合之前,打时间差,各个击破。
克劳塞维茨给了一个建议:
向心进攻本身是能够取得较大成果的手段,也大多只能在军队原先就是分开配置的情况下采用它。
能合就合。
克劳塞维茨是支持集中优势兵力的。历史上,因为兵力集中后勤跟不上而导致战败的不是没有过,集中兵力不是没有缺点,但是宁解决后勤,也不主动分兵。
1
战区的扩大可以作为分兵前进的一个理由。
随着进攻深入,军队不可能占领一条线,或多或少会向两侧扩展。 一条线很容易被敌人切断。特别是敌人配置在一定的宽度上时。
这一段克劳塞维茨又提到:主要行动可以同时决定次要地点的命运。
主战场赢了,次要战场翻不起浪来。
不过依然有例外的情况。这是战争的魅力。
拿破仑远征俄国,他相信在西德维纳河上游的俄国军队会因俄国军队主力被击败而败退。于是他分了小部分兵,去对付这部分俄军。结果对方发起进攻。
本来主力撤退,对方次要军队应该也撤,只是因为对方必须掩护圣彼得堡。
进而引出两种主力退却,次要兵力不退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在幅员辽阔而且力量比较强大的国家,主要地点上的决定性打击可以推迟进行,因此不必急于把一切力量都集中到主要地点去。
不着急伐树干,先伐枝叶。
第二种情况是在次要地点,因为有许多要塞,而具有特殊的独立的意义。
克劳塞维茨反对把主要进攻依赖于次要地点的行动作为一个原则。
以打垮敌人为目标的进攻,如果没有胆量像一支箭那样射向敌国的心脏,就不可能达到目标。
比如陈友谅与朱元璋的洪都之战,陈友谅完全可以留下一部分兵力监视洪都,然后主力部队直趋应天。
历史上的造反,但凡不是直取心脏的,绝大多数都失败了,反武则天,结果不直去洛阳,而是选择割据,简直找死。更不用说那些造反取得一城半池之后就开始自封为王的货色了。
永乐皇帝朱棣的靖难之役就是从北京直趋应天,否则一旦给了对方反应时间,有限的兵力就很难撼动庞大的躯体了。
2
容易取得给养是分兵前进的第四个理由。
回顾一下最前面的两个理由:军队原来的配置位置不宜集中兵力;分兵前进,可以取得较大的成果。
克劳塞维茨认为,如果已经认清了目的,而且衡量了得失,可以根据上述理由分割兵力。
当然他也指出:如果像常见的那样,计划是由一个学究气十足的总参谋部仅仅按照习惯制定的,各个战区要先摆好军队才行动,行动是一些幻想式的巧妙的组合……为了故意陷入混乱而离开直接、简单而朴实的道路的做法,是我们所唾弃的。
大概对军事感兴趣的人可能臆想在沙盘上面排兵布阵、呼风唤雨。
3
秦国伐楚,李信的做法就是没有针对敌人的重心发起主要动作。王翦用自己的60万秦军逼着楚军形成40万大军的单一重心。
回到第九章的开头,克劳塞维茨重复说:力求把整个战争行为归结为一个简单的目标,并且尽可能通过一次巨大的行动来达到这个目标;即使不可能把敌人的全部抵抗归结为一个重心,我们始终必须把其中一个战争看作是主要的,首先根据它来安排兵力和行动;我们应该以尽量少的兵力来进行这种次要地点上的防御。
既然是要打垮敌人,那么兵力就应该集中集中再集中,打击敌人重心,一战而定!
百战百胜,说明打了一百次还没有解决问题,这个统帅的能力是有问题的。
复习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迅速使用军队。
无所谓的消耗时间,走不必要的弯路都是力量的浪费,因而是战略所不容许的。
清君侧,要的就是直取首都。前面也提到过,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力量是分散的,那么直取首都未必能取得重大的成果,这里所说的情况更多是单一行政中心的状况。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只有形式上的统一,日军攻陷南京并不能使我们国家的政治力量受到损害。
进攻的突然性和不断前进是最有力的两个翅膀。
下次就懂了,要造反就要直取首都,拿下皇帝。
拿破仑就是这样行动的,他最喜欢通过最近的大道,直奔敌人的军队,奔向敌人的首都。
“The Great”是西方文化对于皇帝的最高称号。拿破仑当之无愧。
明天继续第九章。
打垮敌人具体怎么打,这是要进入战术层面了。
明天见。
#短毛猫书房#《战争论》笔记72:十二字诀-集中兵力,一战而定,速战速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