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知彌先生《三生烟火》绘著时,我的第一个头脑概念是老子哲学中“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意象。
为了准确理解与把握起见,我还是“百度”了一下这个“三生烟火”,见知了“出自《聊斋志异》”等美丽爱情故事的一大片解释,不管它了,还是如鲁迅先生所言“自己思索,自己做主”了。
我们60后一代人的“三生烟火”,大概首先都是在农村故里“烧柴火”的人生烟火,是“自然主义哲学”的,穷且自在的,现在这烟火已“柴改气”“煤改电”等环保主义了,炊烟袅袅是不大见了。
城镇生活,特别是都市生活,现在是“电气时代”,日用做饭都是燃气了,智能家电日益普及,所见者“烟火”都是夜景的霓虹,多彩的辉煌了,这当为“三生烟火”中的第二方面。
“三生烟火”中的第三方面呢?怕是职场人生、市场经济人生中诸多不见硝烟的“竞争烟火”吧?这方面,可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就不再赘言了。
知彌先生画作中这只“玻璃碗”,道出了“三生烟火”中的“虚无”问题,颇有意味。
“虚无”,在人生来讲,多是反对的。其实,人生“烟火”过重、过浓后,确实需要一点“虚无”——虚静以深思人生。尤其是当代的社会人生。但也不可否认,现代社会人生中,“虚静人生”特别是“虚静以卓越杰出自己的人生”,并非人人都有的能力,尽管“宁静致远”为大多数人所崇尚。
老子所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哲学,是睿智的,但也是具象的。以这只玻璃碗而言,其“利”在于“有”或“占有”之,其“用”则在其“中空”部分——没有“虚空”,何以成为盛物的器皿?
以这只玻璃器皿寓人的大脑呢?其中盛有多少“现代拉杂”,又盛有多少“现代睿智”?还有“虚无”的空间以容纳“现代的创新智能”吗?
虚无人生,是不可以的;把人生中的一些拉杂虚无掉却是必须的,否则,是匮乏空间以融汇真知灼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