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星若轩旅行·在路上旅行日记
郑营村,国家级明代民居聚落(18)

郑营村,国家级明代民居聚落(18)

作者: 完璧 | 来源:发表于2019-08-14 17:00 被阅读36次



         云南红河哈尼族石屏县宝秀镇郑营古村 , 至今仍有明朝风格精美古建筑民居 200余间 , 完美古宗祠4座 , 形成三街九巷的军营式古老村落。郑营村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340米,全村有民房185座,方位皆座南朝北。



         明崇祯十一年(1638),徐霞客从建水经泸江河溯流到石屏、宝秀,考察珠江源头即宝秀凤山关口分水岭,过秀山寺,泛舟赤瑞湖。想必他也曾住过郑营村以土木结构的四合院为主的郑营村民居呢。

民居内走道"美人靠"


          1999年1月 , 郑营村被省人民政府列为云南省第一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2008年10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12年,郑营村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陈氏宗祠由陈钧(陈鹤亭)先生创建于1925年,坐南朝北,祠门为牌坊式,门额上刻有清光绪进士朱家宝书的“陈氏宗祠”。陈氏宗祠建筑规模宏大,斗拱梁柱、屏门花窗皆精雕细镂,雕刻工艺 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见证了郑营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陈氏宗祠和陈氏民居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堪称超精美古建筑珍宝(两处建筑均有工作人员看护)。

        郑营村钟灵毓秀、人才辈出 ,这方水土养育了陈鹤亭、陈昆瑞、陈服宫、郑建等文化名人。 郑营村依山面水而建 , 背靠绿树红花古木繁茂的青山麓 , 面朝清澈碧绿、荷花飘香的赤瑞湖。庭院深深,户户殷实,堪为养人育才之地。

         郑营村青瓦白墙 ,竹径清幽,果木成林,后山还建有康熙年合寨人鼎力兴建的长春阁、玉皇阁,建筑艺术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郑营的历史文化主要通过民居建筑、宗祠、道观、学校及自然景观反映人文思想,是儒家思想观念与与滇南土著民族紧密结合的产物 ,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典型。


         郑营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是傣族和彝族先民的家园。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淅江金华蒲江县人郑太武随明军入滇,先驻扎蒙自黑皮村,后来其儿子郑以顺因屯田迁居石屏,驻扎于宝秀赤瑞湖南岸土著村落普胜村(后改为郑营), 遂形成郑氏等族人聚居地。明军入滇,军户先进的农耕、建筑、冶金技术促进了当地文化经济的发展。


        正值农忙季节,村民们忙着收割水稻。他们收获水稻的方式也很奇特:先把稻子割下束成一小捆,然后平放在稻茬上凉晒,待干些了再收回。这样即节省了场地,也增进了工效。

         

        云南石屏郑营村村民收获水稻(点击观看土豆网视频)

这位老农说:“水稻田里还可产4000公斤的鱼哩!”

        村里的老人和孩子。

        村里的水井,都极有年代感。

巷口的一个水井,绳印显出年代久远

        郑营村,优秀的古代建筑聚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郑营村,国家级明代民居聚落(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rg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