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认知,才能改变困惑,摆脱内心的烦恼。
同样一件事,别人觉得不是问题,但在你的眼里可能就是个事。倘若你能善于退一步思考,想想问题因何而来,也不过是所处的角度不同而已,所谓问题可能都不是问题。所以,问题不是问题,如何面对才是问题。千万不要把芝麻放大成西瓜,何须自寻烦恼,否则心累不是一点点。
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所以情绪难免存在。关键在于不良情绪如何中止,控制不良情绪的蔓延。踢猫的故事,想必是都不陌生的,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调整情绪,稳定情绪。
是的,平和心态与情绪,需要自我有觉察,也需要有掌控能力。只要能改变认知,转变思维方式,通过思考、探索和实践,接纳自己、他人以及这个世界……就意味着需要有强大的正能量面对问题,甚至是痛苦。所以,感同身受与理解万岁,不是一句话就那么轻松做到的,也不可能立马真正明白与理解,此刻,需要自我反省与深度探索的信心与勇气做支持。
比如,原生家庭的困扰问题,撕开看似愈合的伤口,其实也会很痛。但你为何还要想着探寻曾经的未知真相。说明,有了觉醒才有了想知道的动机与勇气。多少人会在小时候讨厌父母的做法而有想着摆脱家庭的束缚的念头,很想逃离那个熟悉的地方,想过与他们不一样的生活。可是多少人没能走出去,依然用着父母同样的方式,过着与父母同样的生活……这就是原生态家庭的烙印。曾经的很想离开,如今也可能不能离开,是没有摆脱的能力,还是年龄越大,牵绊的东西越来越多?说不清楚。如果,意识只是停留在想的层面,却没有动起来,改变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温水煮青蛙,不就证明,熟悉与适应要比改变容易,毕竟改变也会有很多痛苦。所以,一般人改变不了自我的认知,不能摆脱原生家庭的烙印也是有原因的。
人要有了自我察觉,就有了想要改变的动机当然也需要有改变的动力,思维与学习能力是很重要的突破禁锢的途径,也是强大的力量。不断的学习、剖析、修正自己的情绪、认知,就是在慢慢接纳自己。并学会聆听,多点赞扬,懂得欣赏,敞开心扉对自己的至亲与家人。试着放下芥蒂,平时多保持沟通交流,先从嘘寒问暖开始吧。反思,梳理,不抱怨、不纠结,也不再纠缠、不怪罪于原生家庭或者至亲的人,就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眼界的敞亮,人世间的美好。
当一个人有了自我认知,心智模式也会慢慢成长成熟,多一些理性看待现实,做好自己的事,过好自己的生活。倘若有能力,再去关心一下除了自己之外的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