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8年,秦始皇嬴政死后的第二年,李斯想活,但他活不下去了。
这一年,李斯已经76岁,但他还没有活够,他不想死。
右丞相冯去疾自杀了,大将军冯动自杀了,三个人中,只有李斯选择了继续活着。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或许李斯也是这么想的。
李期意为,单单沙丘政变一事,拥护秦二世胡亥继位,他是有功的。
对于整个大秦帝国,李斯都是有功的。
李斯不服,愤怒,郁闷,为什么?凭什么?我乃大秦帝国的功臣,两朝元老!
狱中的李斯修书一封,向秦二世陈述自己的“滔天大罪”,后世称做《狱中上书》。内容简介如下:
我是丞相,一干就是30多年。
我有罪啊!
是我,兼并六国,统一天下。
是我,北逐胡人,南定百越。
是我,善待功臣,拥立皇帝。
是我,立社稷,修宗庙。
是我,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是我,修高速公路,修度假村,国富民强。
是我,减刑罚,薄赋税,获取民心。
这七条都是大罪,罪该万死。
请皇上明察,明察啊!
史书上没有记载这封信秦二世胡亥有没有看到。我想,不看到还好,如果真的看到了,本来不想杀他,看完了,可能想法就变了。
李大哥,你不知道什么叫功高震主吗?这些如果都是你做的,秦始皇不成为吃干饭的了。
相对于写《谏逐客书》的李斯,我想,他现在真是的老了,有点老糊涂了。
当年的吕不韦比李斯的功劳不小吧,秦始皇还不是说翻脸就翻脸了。吕不韦知道自己是什么结局,没有等秦始皇说话,自己就主动拿刀抹脖子了。
秦二世胡亥比他老子赢政如何?
如果在沙丘政变时,李斯还看不懂看不透,等到胡亥上台后,逼死太子扶苏,杀曾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蒙恬蒙毅,眼睛眨都不眨的除去自己的兄弟姐妹上百口,被杀的其它大臣更是不计其数。这时,他就应该明白自己的处境了。
但,李斯没有看透,他只想到自己当年的仓鼠理论。
当年,李斯尚未发迹时,有一次,他在厕所里看到吃大便的老鼠,听到人或狗的脚步声都落荒而逃;过了几天,又在米仓看到老鼠,一只只吃得肥头大耳,库管来,仍然悠哉游哉地在米堆里嬉戏。
于是,他得出了非常出名的仓鼠理论: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平台大于一切。
如今秦始皇这棵大树倒了,他施展拳脚的平台没有了,他需要找到第二个,但这次他把宝压错了地方。
胡亥是个公子哥,是个只想着个人享乐的主。
别的不说,胡亥刚坐上帝王宝座,就想享乐人生,有一次他对赵高说:“人这一生就如同白驹过隙,做了皇帝,我想尽心享乐,爱卿你看呢?”
赵高回答说:“陛下英明,如此甚好。”
赵高,就是后来指鹿为马的赵高。
一个阉人。李斯根本就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指鹿为马赵高的老妈是个刑满释放人员,据说赵高从小就是个零件不全的人,但此人非常聪明,又善于察言观色、逢迎献媚,又精通法律,很合秦始皇的胃口,就提拔他当了中车府令,负责给秦始皇开车。
赵高穿开裆裤时,李斯应该已经帮秦始平定六国了,是三公之首,自然不会把一个马夫放在眼里。
秦二世胡亥不是秦始皇,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胡亥宠信赵高,不然也不会出现指鹿为马的事了。
胡亥登基后,除了杀兄杀妹杀功臣,天天躲在深居皇宫后院,与赵高献上的美女寻欢做乐,其它的事都交给赵高全权代理。
事以至此,李斯还是当年的李斯,应当做到功成身退,在第一时间交权退休回家养老,都76了,够了,天天没事出去看蚂蚁上树,还能看几天呀?
然,李斯一不服老,二不服赵高,三看不上当朝的新皇帝。
更让李斯生气的是,新皇帝胡亥劳民伤财大兴土木,修皇陵建阿房宫。
阿房宫奢华到什么程度,从晚唐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可窥一二。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 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纵然了21世纪的今天,建造一座这样的宫殿也不是易事,何况两千多年前的秦国,那可以刚刚统一的六国,结束了战乱。
这是什么节奏?祸国殃民的干法。
可李斯干着急没办法,贵为两朝元老三公之首之人,他却连新皇帝的面都见不到。
要说,这样的败家子皇帝不见也罢,可李斯是谁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这个时候赵高出现了。
赵高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都起义了,可皇上还没事人一样,花天酒地,修什么阿房宫,碰到这们的皇帝,我也急。可我身微言轻,在皇帝面前说话还没有您老放屁响。这种有关国家长治久安的事,还得您老新自出马。
这是话李斯爱听,受用。
可劝谏这样的大事,当面说效果最好,发微信打电话也没有呀。
赵高说,这事好办,你等着,机会来了,我告诉您老。
李斯一心为国,哪里会想到赵高会别有用心啊。
所以,等到赵高溜派人送信,他就一路溜烟跑到秦二世胡亥的面前。
李斯是老了,眼也不好使了,不然,看到胡亥面前横七竖八的人肉大餐,应该明白是怎么回事,打道回府就得了。
可他偏不,在老远的来了,怎么能一句话不说就走呢?明知山有虎,偏虎山行。
胡亥正玩得高兴,来了这个一个白胡子老头,气不打一处来。
可仔细一想,白胡子老头也不易,忧国忧民,不给他面子,也得给刚刚去逝不久的老爸面子呀。
李斯说了半天,胡亥也是这只耳机进那只耳机出,等他走了,依然我行我素,今朝有洒今朝醉,管他东南西北风,老子是天下第一。
赵高又来了,说,不行啊,好事多磨,这么大的事,只说一遍怎么行呢? 我再给您找机会。
李斯再次出现时,胡亥还是在寻欢作乐,只不过这次换了几个美女。
这一次,劝谏后,胡亥的脸就更难看了。
要说了,有了这第一次和第二次,李斯再近视也能看出个一二了,可李斯鬼迷心窍了一般,继续劝谏。
这下胡亥不干了,你是首辅,你是丞相,你是国家的栋梁,可你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每次都是在性头上,成心的不想让人舒服,是不?谁不让我有舒服,他也别想舒服。
再加上,赵高在一旁添油加醋,李丞相是故意的,这事会让皇上不举,不举就会造成无儿无女,他手握大权想让谁当皇帝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于是,胡亥下令——抓,为老不尊的东西,先关几天再说。
这正是赵高想看到的结果。
上贼船容易,想下贼船可就难了。
被关起来李斯这下算是明白,但一切都晚了。
李斯很清楚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毕竟冤死的人,他不是第一名。
大风大浪都过来,在这小阴沟里翻船,不值!冤!
是不是想让皇上断子绝孙?是不是想谋反?只回答是与不是。
李斯眼前一黑,这种场景如此熟悉。
开始李斯还想着自己堂堂七尺男儿,要有骨气,这种事,打死不能说是,不然就全完了,一生的名节啊!
李斯开始这么想,但还没有等到他死,他的身体已经出卖了他。
已经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严刑拷打,十大酷刑才用了三个,曾经舌战群儒的风采已经不会再出现了,他也永远没有这个机会了,在这里里,只有刑具与肉皮接触时发出的声音和受刑人的惨叫声。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李斯真的不知道,他有什么好坦白的,该说的他已经在《狱中上书》中说了。
他知道那不是赵高想要的结果,赵高就是想要他死。
赵高才是那个改诏书谋杀皇子皇孙谋杀大臣的千古罪人,现在却说是他,打死也不能承认。
李斯想到这里,给胡亥又写了一封血书。
再次陈述了自己对大秦帝国的衷心,随后揭发了赵高的种种不义之举,言明赵高才是想谋反的小人。
李斯太天真的,真的是老糊涂了。把他搬倒后,朝里已是赵高一手遮天,他的血书怎么可能直接送到胡亥的手里呢。
赵高看到李斯的反告血书,把血书摔在地上,咬着牙对下面的人说道 :打,打到他招供,但不要打死他。
然后,赵高还假悻悻把书信重写了一份当面给了胡亥,胡亥看完后,让他传口谕给狱里的李斯:你不要说赵爱卿的坏话,赵爱卿是个好人。以后处理国家大事,我还得全靠他呢。你老了,这次就不责罚你了。
李斯哪里会想到是这样的结果,接下来的日子就更不好受了。
接二连三的折磨,李斯受不了了,他想到自己定的律法中有一条,大臣定罪处决前,为防止冤案的发生,皇帝须派亲信询问。
想到这里,李斯就招了,他天真的认为自己还是有机会出狱。
其实,李斯已经不是第一次改变自己的初衷。
两年前,沙丘政变的初期,李斯开始是不同意私改诏书废长立幼的。但在赵高的一再劝说下,不久就改变了主意,不仅同意这么做,还出主意掩盖秦始皇暴毙的事实。
如果当初坚持自己的原则,立了皇长子扶苏,他可能就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了。
后悔有什么用,一切都太晚了。
赵高怕李斯翻供,又派人反复确认,最后,让人冒充皇上的亲信去问。
见到皇上的假亲信,李斯顿时痛哭流泣,大喊冤枉,自已是被严刑逼的,不信,你们看这里,看这里,还有这里——全身都血淋淋的伤。
假亲信和言悦色说:好的,好的,你的冤情我会如实报告给皇上,你就等着吧。
第一次,李斯看到生还的希望,看到了自己再次高高坐在丞相位置上的尊容。
可还没有等到他去想出狱后如何将赵高致于死地,已经有人冲进来,对他进行更加严厉的拷打,那些人边打边问:你是不是被冤枉的?你是不是要谋反?
李斯清醒了,梦乡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面前正在拷打他的人是真的,刚才进来的人是假的,那些人根本不是皇帝的亲信。
没办法,李斯再次承认。
过了几天,又有人说是皇帝的亲信来问话,李斯不敢开口,那人一再言明自己真是皇帝身边的人,机不可失,李斯再次喊冤。
皇帝的亲信走后,李斯再次造受非人的拷打,比上次还要重。
如此三番,只要李斯喊冤,就会受到更加惨酷的拷打,直到不管任何人来问,李斯都承认自己是想谋反,他已麻木了。
终于有一天,胡亥真的派人来问,李斯那里能辩出真假,麻木的说,自己是要谋反。
胡亥听说后,大惊,连连的说:真没想到,这么一个老实巴交的人真的想谋反。多亏赵丞相慧眼视破,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既然如此,推出去杀了。
赵高早等胡亥这句话了,进言道:陛下英名!李斯罪当灭族,皇上不要忘了他还有一个儿子在外当将军呢?如果听说他老子被杀,还不给我急啊!斩草要除根,夷他三族。
胡亥点了点头,说:赵爱卿,言之有理,传令下去,李斯谋反,夷三族!即刻腰斩。
李斯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李斯老爸家所有人、李斯老妈家所有人、李斯老婆家所有人统统被押赴刑场。
在去刑场的囚车里,李斯看到小儿子,想起曾几何时一同和他去游玩的场景,不禁悲从心来,哭着说道: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父子二人抱头痛哭,但此时,一切都太晚了。
《狱中上书》原文 如下:
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
逮秦地之陕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
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
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
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
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
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
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
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