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话则长——对我苏16高考作文题吐个槽

作者: 河西时代 | 来源:发表于2016-06-07 21:38 被阅读2110次

    我做了五年的高中语文老师,从09年的“品味时尚”到13年的“探险队发现深洞中的蝴蝶然后留下一盏灯飘然离去”,我见证了江苏高考作文从多姿多彩的命题作文向脑洞大开的材料作文的蜕变。

    后来,虽然我转行做了大学的语文老师,但我依然热衷于高中语文教学——因为教高中生实在是比教大学生有成就感得多。所以,我依然持续进行着高中语文教学研究并密切关注着江苏高考语文的动态。

    嗯嗯,废话说得有点多了,咱们书归正传,说说咱大江苏今年高考的作文题。一管之见,欢迎探讨;若有疏漏,敬请指正。

    十一点半,我就开始刷百度刷微博刷微信刷空间以及刷简书,以期第一时间获知江苏高考作文题。万能的互联网果然不负我望,我看到题目了,是这样的:

    江苏高考作文题网传版本

    什么鬼?这是我的第一反应。“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这两者有冲突吗?需要考生纠结怎么选择吗?还有跟开头的那个"俗话说",有毛关系?我怀疑网传版本不完整。我苏的命题不可能如此神志不清!

    后来我看到了标准版:

    2016江苏高考作文题正版

    网传版果然强行臆断了命题人的逻辑。细心观察,我发现两者有三处表述不同:

    ①原题“有人却说”,网传“也有人说”。如此一来,变转折关系为并列关系了。

    ②原题“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网传“无话的时候也要说出自己的见解”。强行对原文断章取义

    ③原题“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网传“在这个时代,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变并列关系的客观陈述为有选择倾向的主观引导

    据说这个网传版本是有记者在考试结束考生走出考场的第一时间采访到的,于是在正版出来之前迅速以其莫名其妙的语风在网络蹿红,并引发网友的集体吐槽。当然,我们可以说这不是命题人的错,谁让你看漏了理解偏了呢?

    估计,该考生的口头陈述代表了一大批人对该材料的理解。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不是一向声称不在审题上刁难学生么?今年是什么情况?

    我觉得个性、创新这样的话题切合时代主题,顺应社会潮流,符合考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本无可厚非,顶多被评为命题中庸新意不足罢了。但我苏仿佛不满足于中规中矩的表现,既然咱考的是个性,是创新,总不能让人家评价咱的题目过于老套毫无新意吧,想想“拒绝平庸”的那一年,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么?

    我忽然想起小说中,往往有这样的桥段:某人身患疑难杂症,多方求医不得要领,后遇一神医,神医给一药方,药草倒也是寻常事物,只是那药引子往往比较稀有神秘,诸如天山雪莲了,东海龙须了,无根之水了,人血馒头了等等等等。仿佛药草不重要,药引子才是最重要的,越是稀奇古怪,越能将药性催发。比如《红楼梦》里宝玉送给黛玉治疗其不足之症的那剂药方,那药引子须得用古墓里死人头上的珍珠宝石。

    每看到这样的桥段,我便忍不住暗自揣测,那奇奇怪怪的药引子果然不可或缺么?莫不是那神医用来彰显自己个性的手段吧?抑或是灵机一动的创新意识的闪现?若非如此,何以显示自己乃神医妙手?

    看我苏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前头两句"俗话说""有人却说"的引言,让我有一种如同拿到了神医的药方,后面的药草看得明白,对前面的药引子却是一筹莫展的迷茫…

    第一味药引子我是听过的,我问我带的一个高一小孩听过这句俗语不,他摇头说并没有,我笑他读书太少孤陋寡闻。第二味药引子我却是第一次听说,我也不禁在心里自嘲孤陋寡闻读书太少了。但这两句是不是就是我理解到的意思呢?我唯恐唐突了我苏命题的深意,于是特地做了些查证。

    首先是第一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搜索结果如下——

    于是我继续搜“有话即长,无话即短”,结果如下——

    这句话是唐代以后说书艺人常用语,意谓有话说就多说点,没话说就闲言少叙。其书面出处网络上显示有两处:

    这两处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冯梦龙是明末清初人,可见其说法早晚。有没有更早的出处,我没有做进一步的考证,这个应该并不重要。

    那么,第二句,就是那个改编版,“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说法到底有没有出处呢?还是命题人的奇思妙想?查了一下,原来也是有出处的:

    图片内容来自网络

    原来是林斤澜的小说创作主张。说实话,对于林斤澜其人,名字我是听过的,他的书确实没看过多少。看来读的书还是太少啊,惭愧!林老先生的这种提法当是对原句的一种调侃式地化用,是一种故意望文生义地词语新解,借此幽默地表达自己的文学主张,前句强调文学创作要富有想象力善于留白,后句强调善于洞察能够见人之所未见讲人之所未讲。

    我想说,试题中引用这句话,如果说跟创意还关联得上的话,跟个性的彰显有毛线关系?这不是明晃晃地断章取义么?

    为了彰显个性体现创新,我苏煞费苦心地想到这么一味药引子,也真是难为命题老师们了。

    据悉,语文考试一结束,就有专家发炎了:

    图片内容来自网络 图片内容来自网络

    看完这个点评,我不禁回想:我苏高考作文题哪年不是“学生易上手,发挥空间大”来着?

    不过,用这两句形容我苏费尽心思命制出来的题目真的好么?就往年的得分情况来看,易上手的题目往往得分低,空间大的题目往往易跑题。事实上,这个打分高低和判定是否跑题的权力其实不是掌握在命题组手里,而是掌握在阅卷组手里(我是不是不小心把真相说出来了…)。

    所以,据说,每年高考都是一场命题组和阅卷组的较劲。命题组处心积虑殚精竭虑地命制了一道你猜你猜你猜猜猜我到底想说什么的题目,阅卷组大笔一挥一二三四五六七写这几个方向算切题(管你原题想说什么)!哈哈,当然这些都是我瞎猜的,当个玩笑罢了。

    只是,苦了我苏的考生,尤其是喜欢想多了的考生们。

    祝你们好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话则长——对我苏16高考作文题吐个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tj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