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对历史,谈不上兴趣浓厚。
那一串串历史事件,都依时序记诵。机械笨拙的记忆,基本为了应试。
期间的枯燥、无趣自不必说,总感觉缺少更多撼动人心的细节、血肉。
那一个个历史人物,终因缺少一丝丝的鲜活与灵性,随着时光的流逝永远湮没在发黄的书页里,几乎被淡忘殆尽。
有幸,今天读《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一书,往日的寡然无味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与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深入人物内心,重新认识大明王朝七个不同身份、不同经历、不同结局的历史人物……
从作品的体例看,它不是一部纯粹的史料翔实的历史学著作,也不是传统意义的人物传记,而是类似历史札记。
随着人物生命历程的步步深入,作者从人物心理角度,剥茧抽丝、层层缕析、细致入微地探讨其命运的究竟,可谓视角新颖,独树一帜。
作者打破一贯的历史时空苑囿,以更真实、更生动、更广博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大明王朝七个活生生历史人物的前世今生。令人震惊错愕之余,更是对人性的深刻透视及对专制时代的反思。
余秋雨曾说,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
确实,当赋予一个个历史人物灵动的生命时,历史才最贴近生活,才最接地气。毫不夸张地说,作者做到了,而且恰如其分。
从作品内容看,作者选择了大明王朝七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一生克勤克俭、杀伐果决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幼时贫穷饥饿、颠沛流离及社会大熔炉的历练,造就他生性封闭保守,多疑暴虐 。
善于笼络人心、耍弄政治手腕最终夺取帝位的阴谋家朱棣, 官场里摸爬滚打、战场上叱咤纵横的他,精通权变,凶狠阴险。
刚直不阿、铁面无私、缺少变通的清官海瑞, 自幼被母亲严苛调教,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熏陶的他,偏执倔强,一意孤行。
机缘巧合、荣登权力顶峰的大太监魏忠贤,狭隘短视,虚荣残暴。
首鼠两端、生性冷酷的杀人狂魔张献忠, 早年备受世人冷眼,命运多舛。这铸就他极度仇恨社会、视生命为草芥的反社会型人格。
立场摇摆不定、始终找不准人生定位的叛臣吴三桂, 一路官运亨通、志得意满却面临人生两难抉择的他,总显得力不从心、畏首畏尾,最终迷失了自我。
矢志不渝、高举反清复明大旗、一举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一生忠肝义胆,激情豪迈。
以上, 作者运用丰富的心理学知识,为这七个人物描绘了一幅幅生动传神的人性肖像图。
究其内心,他们的人性或扭曲,或压抑,或执拗。有些背离了“人之初,性本善”的基本信条,有些缺少因时而动、因势而变的顺应与变通。
拨开重重的历史迷雾,翻阅那一段段沾满血与泪、悲与伤的批判性文字,我们似乎看到作者极度悲天悯人的情感翻江倒海,来势汹汹,不可遏制。
走近历史,映照人性——读《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哀其不幸恨其不争”,或许是作者对有些人物可悲可泣、可恨又可怜一生的慨叹与无奈吧。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的确如此。
同时,人性又何其复杂,何其难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阴晴不定,总令人难以捉摸。
人性的多变与顽劣,总与其生存的政治气候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试想: 天性纯真、锐意进取的海大人,若生活在一个海晏河清的时代,他该是何等如鱼得水,春风得意?
嗜杀成性,残暴不仁的张献忠,如果在政治清明,物质丰富,人人平等的时代,他还会磨刀霍霍,以万物为刍狗么?
但历史没有假想,有的,只是现实的残酷与不堪!
穿越二百多年的历史风尘,回溯到那个时代,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会以怎样的面貌展示给世人呢?
或许,在历史面前,人变得何其渺小且微不足道。而历史的宏大、隽永、深邃,无不由这些看似微小却暗潮涌动的生命串联而成。历经岁月的风霜雪雨,演绎成一帧帧令人难忘的镜头,定格于生命的永恒与历史的长河里,一任后人追溯与评说……
正如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生在一个太老的民族中间是需要付很大的代价的,他负担极重。有悠久的历史,有种考验,有令人厌倦的经验,有智慧方面与感情方面的失意,总之是几百年的生活,——沉淀在这生活底下的是一些烦闷的渣滓。”
透过大明王朝编织的重重叠嶂,我们似乎感受到: 那些人物负荷之下沉重的呼吸和无以名状的苦痛。
无论高高在上的帝国君主朱元璋与朱棣,还是挣扎在温饱线以下的贫苦大众,皆逃不过历史的牵扯与宿命。这一宿命,正是中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专制体制的毒瘤所致。
制度腐朽、模式僵化,即使大明君臣再勤于政务,尽职尽责,终扭转不了江河日下的颓势。
与毒瘤血脉相连的,是小农经济的落后与保守。农业文明的滞后、视野狭窄、思维固化,怎会对抗正蒸蒸日上的工业文明?
此时的儒家文化也早已故步自封,日趋衰落,民主与自由思想更是可望而不可及。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可惜,明朝历代的统治者并未因时而变,仍在殚精竭虑地对旧体制小修小补。
积重难返,尾大不调,大明帝国就像一位病入膏肓的老者,纵然华佗在世,也毫无治愈的可能。
它只能被滚滚的历史洪流无情地裹挟着、淘洗着,蹒跚前行。每一步,都需要付出太多的艰辛与努力。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类从未停息文明的步伐。世道必进,适者生存,是亘古不变的法则。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
那么,处于新世纪的中国,该做出怎样的调整与抉择呢?
同样,作为新世纪的公民,该以怎样的精神面貌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呢?
此书,或许已经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与借鉴吧。
走近历史,映照人性——读《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