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之第三章难点的理解

作者: 小苹果树 | 来源:发表于2020-06-06 09:31 被阅读0次
    香椿

    在阅读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的第三章《直接传达与间接传达》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难解之处。

    (p20)如果某一类事物并不作为人们普遍了解的对象,而只作为与思考者直接同一的存在者,那么这类事物是可以言说的。作为完整自我的思考者将与所思考的真理一道,转入探索自我的内心世界。

    问题1不被人普遍了解,只是作为与思考者直接同一的存在者。——某一类事物是什么事物呢?

    问题2为什么这类事物是可以言说的?


    赵新强老师的理解是——

    “某一类事物”,普遍性理解,对象化为“他者”。物我分离,庄子的物我为一,心物合一直达内心。这里的真理我理解不是物理世界的所谓客观的他者与我无关的真理。而是心理中的“真意”,真理在我“心中”,心即真理。这是个人的一点理解。有点唯心主义或神秘主义。心即物,物即心。禅宗。

    郭影强老师的理解是——

    @赵新强 [强],真理的存在,可能不是一种普适的如数学物理定律式的存在形态,而是一处与个体敏锐的感知相依存的此在状态。它的空间粒度可能较少,但因为维度丰富,而比较深入。

    越是巨大的对象,越容易确实其基本形态和属性,比如地球是一个球体。但地球表面是那么高低不平,说地球是一个球体,就把表面的高低起伏给忽略了。所以当描述越细致越深入,信息量越大,超过了人的感知与表达能力之外,只有靠心去直观把握。

    心之所求,即是物之所在,理之所在。


    我的理解是——

    首先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

    这里暗示的这类事物,是不广为人知的,不像我们能够广为了解的自然、社会等等的他者,而是一种内在于存在者的事物。探索这一类事物,即探索自我的内心世界,也就是一种内在真理,这种探索使得自我更加完整。

    其次,从上下文去理解。

    这句话出自该书的第3章《直接传达与间接传达》

    在这一章当中,雅斯贝尔斯将知识分为现行知识与原初知识。原初知识赋予现行知识以本意,但是这两种知识的可教性与传递性却不相同。

    现行知识是指数学,天文,医学知识等等,可以用简单的直接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原初知识是关系到人的存在本源和根本处境的哲学,这是无法传递的,需要通过间接的方式来传递。

    雅斯贝尔斯在这一章中提出了真理传达的问题。他借用柏拉图关于真理传达问题的第7封信中的观点指出,“真理是无法直接传递的,只有因为语言不能把握对象”下面引用了柏拉图的原话“需要经过长时间与对象进行的科学交往,并在相应的生活团体中真理才突然出现在灵魂中,犹如一盏被跳起来的火星点燃的油灯,然后再靠自己供给燃料”。我的理解是,雅斯贝尔斯认为真理无法传达,必须依靠存在的交往,科学的交往来实现顿悟。

    雅斯贝尔斯借用柏拉图的对话的概念指出,对话就是真理的间接传达,“对话的唯一目标便是对真理的本然之思。”对话的过程是“首先是解放被理性限定的,有着无限发展的和终极状况的自明性,然后是对纯理智判断你的怀疑,最后是通过构造完备的高层次智慧所把握的,绝对真实,以整个身心去体认和接受真理的内核和指引”。

    雅斯贝尔斯认为“柏拉图的对话成为一面镜子和对真正愿意相互对话者的启迪。”“而通过教育从而获得反思和辩驳能力,而这种能力也是具有高尚人生境界的一种标记。”

    在这一章的第3节《传达的形式与真理的形态》当中。雅斯贝尔斯提出了真理的两种传达方式。直接传达也就是运用概念推理,这里被表述为抽象的与思维统一的东西。第二,间接传达,以暗示与象征的体验方式来传达真理。这时,真理就变成可知的东西,它作为历史性中例外的主观性,在客观性的媒介中显示自身。在间接传达中,真理是观念所不能替换的,人们只能感悟到它因为真理变成自明性的存在显示出来了,也就是说真理变成了不可言说之物,但是在展开自身之时,它却能发挥灵魂的唤醒作用。(这一段话能不能用河合隼雄的观点理解?河合先生用荣格精神分析的观点指出,灵魂借助梦意象来自我启示,或者说,梦借助意象来与灵魂展开对话,获得启示。)

    在上面所引用的那一段话的前面,雅斯贝尔斯提出了怀疑和自主意识非常重要,他说,“如果有人能准确的复述我所说出的一切,并能理解我所思考的事物,然而却从来不准备有一些怀疑精神和自主意识,那么这样的思考者是可有可无、于事无补的。”

    在上面所引用的那段话的后面,雅斯贝尔斯又进一步地说。“作为完整自我的思考者,将与所思考的真理一道转入探索自我的内心世界”。“这种‘认识你自己’的探索正好表明了思考者是作为自由存在而存在着,因为他并不把真理作为一个全然与己无关的内容去外推和理解,同时在对真理的体认中思考者也无法说清楚自己所感领(感受领悟)的一切,因此他在言谈中只能借感性形象以使得本真之义变得的使人间皆可感知和敞亮起来”。


    如果某一类事物并不作为人们普遍了解的对象,而只作为与思考者直接同一的存在者,那么这类事物是可以言说的。作为完整自我的思考者将与所思考的真理一道,转入探索自我的内心世界。

    我的理解——

    问题1某一类事物不被人普遍了解,只是作为与思考者直接同一的存在者——是什么事物?

    这一类事物存在于形而上之中或者存在于灵魂深处,所以不被人们普遍了解。这一类事物用雅斯贝尔斯上文的话说就是一种原初知识——“关涉到人的存在本源和根本处境的哲学”。

    问题2为什么这类事物是可以言说的?

    因为个体在不断地开展“认识你自己”的探索,因为个体与真理是同一的,虽然个体也无法说清楚自己感受领悟的一切,但是他能够借助感性形象来暗示和唤醒灵魂。

    雅斯贝尔斯在这一章《真理的直接传达和间接传达》的最后部分指出,受教育者只有不断地开展“认识你自己”的探索,才能成为一个自由存在的存在者。他特别推崇,怀疑精神和自主意识,因为这是教育的根本——获得反思和辩驳的能力。唯有获得这样的能力,才能展开对话,才能不断超越,超越感性、超越理性,从而获得“无限发展的和终极状况的自明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是教育之第三章难点的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pt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