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解读曾国藩《挺经》第十一卷久战中篇。
与其终日焦虑不堪,在一心找捷径中迷失,还不如稳打稳扎,用最“笨”的方法,在自己的节奏里度过一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7016/71269d0ced12524e.jpg)
凡与贼相持日久,最戒浪战。兵勇以浪战而玩,玩则疲;贼匪以浪战而猾,猾则巧。以我之疲战贼之巧,终不免有受害之一日。故余昔在营中诫诸将曰:“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凡是和敌人相持日久,最需要注意的是散漫地打仗。土兵们会因散漫作战而不在意,不在意就会懈怠不认真。敌人因为散漫作战而更狡猾,狡猾就会变得机巧。
用我军的懈怠去和敌军的诡诈机巧作战,终不免有受害的一天。所以我过去在军营中告戒诸将说:“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太平军从广西起义后,以星火燎原之势,一路沿途北上,横扫大江南北,战斗力爆裂,清廷正规绿营兵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后来由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将太平天国熊熊烈火扑灭,与湘军最“笨”的“扎硬寨,打死仗”战略密不可分。
湘军每到一个地方打仗,先啥事都不干,立即修墙挖壕,墙八尺高一尺厚,用草坯土块筑成。壕沟深一丈,以防对方步兵,壕沟挖出来的土必须要搬到两丈以外的地方,防止敌人用挖出来的土回填。壕沟外是花篱,花篱高五尺,其中两尺埋入土中,花篱有两层或三层,用来预防敌人的马队。
扎硬寨,这种扎扎实实的打法,先将自己变形成铜墙铁壁的防守,再伺机去进攻,使太平军吃尽了苦头。
每当湘军攻打一个大的城池,不是用奇谋去智取,而是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将城池围起来,然后在外面不停地挖沟。就这样挖了一圈又一圈,大圈套小圈,一道加一道,一直围到城里的守军弹净粮绝,然后一举用兵攻克。
打武昌,胡林翼挖沟一年;打安庆,曾国荃挖了五个月;打天京,曾国荃挖了两年,以至于有人说,湘军每打下一座城池,会改变当地的地貌。
打死仗,就是以这种笨拙的方法步步为营,以微小的优势去累积,从而取得最终的胜利。
我时常发现,真正厉害的人,从来都不走捷径,因为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如果喜欢走捷径,很容易把自己带偏,最终变得无路可走。
而自以为聪明的人,永远都在找捷径,他们从来不想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干,总想一步登天,想找最好的机会,想做最好的选择,他们哪里知道,真正好机会、好选择,并不只是依靠自己的好运气,还与一个人的见识、积累和认知等息息相关。
看到的机会,不能称作机会,抓住了的才是。
与其终日焦虑不堪,在一心找捷径中迷失,还不如稳打稳扎,用最笨的方法,在自己的节奏里度过一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7016/37446684b14fb055.jpg)
网友评论